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致
买涨不买跌,这个月涨价2000元,特斯拉下个月就能多卖2000台!
快来看,不安分的特斯拉,又干了一件大事儿。
本该是快活的五一假期,特斯拉的一顿骚操作,让刚刚平静的车圈再次沸腾了起来。恐怕谁也没能想到,说好要再次降价的它,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反其道而行之——涨价2000。
日前,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等车型价格都出现了上涨,各类车型涨幅2000元。如梦初醒一般,难道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就要如此结束了?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价格战始于特斯拉,但不一定终于特斯拉。
2023年刚刚开始,特斯拉就挥舞起降价的大棒,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本来市场上,新能源补贴退坡,叠加动力电池成本居高不下,不少车企已经拟定了涨价公告。然而特斯拉的一番动作,却让这些车企变得“里外不是人”。
“现在降可能会死,但是不降会死的很难看。”
此前,就有车企发声,诉说着诸多无奈。而回过头重新推敲这场价格战的本质,其实就是后疫情时代需求疲软的大环境下,车企们争夺市场份额的一次“自救行动”。
相对比而言,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底牌充足,就显得十分游刃有余,销量节节攀升。
可问题在于:特斯拉为什么要在这场价格战的关键时刻,撤军了?
01
突然涨价,偶然中必然
市场层面来看,“价格战”的后续影响,依旧存在,而且程度很深。
以零跑、哪吒等弱势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销量表现,就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而且事实摆在面前,各客观因素“放水”,大环境并不支持涨价的操作。
首先,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跌,动力电池成本下降厉害,就连宁王的“锂矿返利”计划都付之一炬。再加上特斯拉本身对于供应链体系的强话语权,4680电池的规模化上车,其动力电池的成本,还能再压上一压。
其次,芯片荒的情况早已经进一步缓解,而且不少芯片,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所以在芯片方面,也不足以构成成本增加的外在条件。至于其他关于供应链的问题,至少在国内市场上,大概率只会卷得更便宜,卖贵了,谁买?
所以,特斯拉真的是受到了“不可抗力”的影响?
在关于特斯拉涨价的一系列新闻报道中,评论区内,某家媒体被网友多次点名。
其原因很简单,因为该媒体发表了一篇名为“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的文章。内容如题,只不过这里的“伤人”,并不是指伤害了广大的消费者,而是另外的立场。
但必须提醒的一点,当“恶意降价”“恶意涨薪”,这种莫名其妙的标签,层出不穷地扣在特斯拉头上,人民群众就越会倒向“受委屈”的特斯拉。以至于,此时特斯拉的主观涨价,也就成为了“上方”施加压力“逼涨”的原因。
难道,马斯克真的是在发挥中国“特色”,混起了所谓的江湖人情世故?显然并不是这样,根据特斯拉全球范围的涨价来看,特斯拉需要的还是一点——利润。
在很多采访中,马斯克以及特斯拉中方高管都在强调,特斯拉的价格不取决于其他因素,将完全根据“供应链的成本变化”来定价,但问题就在于,大部分投资人并不愿意看到特斯拉利润率的下滑。
换言之,资本裹挟下,特斯拉怎么可能肆无忌惮地肆意妄为?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增长迅速,超过42.2万辆,同比增长高达36%,总收入也随之增长24%,达到233.3亿美元。
但硬币的另一面,车卖多了,特斯拉净利润却下降24%,为25.13亿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毛利率仅为19.3%,较2022年29.1%的毛利率,相差甚远。
所以不难推测,这次特斯拉全球范围的涨价,肯定能够小赚一笔,顺便舒缓一下资本市场的压力。更进一步的是,能够催单那些摇摆不定的小订用户,提高订单转化率,何乐而不为?
把格局打开,既然降价是伤人伤己,那么涨价不就成为利己利人的正确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