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真的无图?
对于“无图”,先来看小鹏的例子。我们知道,小鹏想争抢的是“无图时代”智能驾驶的中国第一,而它号称的“无图”,实际上是体现在无高精地图下的LCC-L(车道居中辅助增强版)上。
从视觉方面来说,小鹏的LCC-L看起来跟城市NGP的SR仪表显示已经没有区别,但是并不表示小鹏可以做到号称的完全无图。并且,小鹏新款G6基于“扶摇”架构,还是配备全场景辅助驾驶系统XNGP,支持城市+高速导航辅助驾驶(高速NGP)。
当然,从车企和供应商来说,不是一家在进行“无图”这方面的布局,多家车企和供应商在决战这个领域。这里,我们可以参照相关媒体整理的一份名单:
其中,轻舟智行近期推出基于“单征程5芯片+视觉方案”的轻地图模式城市NOA方案,号称基于轻舟的完全无地图能力,可以实现NOA适用范围的几何级拓展。该方案支持“熟路模式”,可在常走路线上做到“常走常新、轻车熟路”,让用户体验和行车效率持续提升。
而在实际体验方面,轻舟乘风“高速+城市”NOA首次完成了2000万级人口城市下的复杂道路场景挑战,据说成熟度和稳定性已达到量产水平。
另外一家就是前面提到的元戎启行。前不久,元戎启行对外发布了D-PRO和D-AIR两款行泊一体的智能驾驶产品。这是元戎启行基于Driver 3.0技术框架,为车企打造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也是号称“无需高精地图,以更低的硬件成本就能实现城市内点到点智能驾驶。”
从硬件成本来看,D-AIR成本为 7000元,能够为用户提供 ACC、LCC、ILC、APA、AEB 等辅助驾驶功能,是主打性价比的低端版本。D-PRO成本为1.4万元,使用1颗激光雷达,7个摄像头以及1颗英伟达Orin芯片。由于不依赖高精地图,在导航地图覆盖范围内开启,可实现全域点对点的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具体性能怎么样,实际上不能只听这两家自己说的和演示的。但从这两家公司包括上节我们提到的,“性价比”会是城市NOA破局的突破口。而且,越来越多的智能驾驶公司和车企进入竞争赛道。
比如,问界宣布M5智驾版搭载华为ADS 2.0系统,不再依赖高精地图,而是通过雷达、摄像头等融合感知,识别异形障碍物。还有,比亚迪则宣布基于地平线征程5芯片的自研BEV融合感知方案,将于年内量产。还有其他的车企都在陆续跟进。
问题是,理想说年底覆盖100座国内城市,其他的车企也在陆续跟进,那么,有多快的速度能覆盖到多少城市?每个城市內的应用能达到什么应用程度?数量都好讲,但魔鬼都藏在细节里。毕竟,理想吹过的牛不是一个两个,而且效仿者也太多。
当然,真“无图”要大规模应用,就必须采用低成本、高性能的技术。就像元戎启行 CEO 周光认为的,只有通过量产,大规模投放有高阶智能驾驶的车辆,才能快速积累数据,有效提升自动驾驶的性能。
周光也很清楚,要实现“重感知”的自动驾驶路线,数据的积累是最重要的一环。这是自动驾驶的底层逻辑决定的,特斯拉的“影子模式”就是这么干的。虽然这个地图的数据要弱点,但比标准导航地图信息要多,接近于ADAS地图。
当然,要达到真正的“无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靠营销是肯定不行的。车企和供应商还是要少点噱头,踏踏实实地做点事出来。
原文标题 : 突如其来的无图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