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之下,海马汽车花样“自救”?

车圈能见度
关注

图片来源:Pixabay

刚发完产销喜报没多久,海马汽车(000572.SZ)就公告将延期回复深交所关于公司2022年年报的问询函,而这已经是其第二次发出延期回复公告。按照深交所原本的要求,海马汽车本该在5月25日前就回复,这是患上了“拖延症”,还是有什么苦衷?

作为海南省唯一的乘用车整车生产企业,海马汽车虽然今年前5个月销量同比增长49.86%至1.62万辆,财报业绩却十分难看。今年一季度归母净亏损为5210.1万元,去年全年归母净亏损更是高达15.74亿元。

正是这样的大幅亏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5月11日,深交所向海马汽车发送问询函,针对相关经营业绩提出质疑,甚至要求海马汽车说明相关资产计提大额减值是否存在不当盈余管理或“洗大澡”的情形。

但是,截至《车圈能见度》发稿,海马汽车还未回复问询函,只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承认,“近年来公司业绩不佳,核心原因在于公司自身。对此,公司管理层有着深刻的反省与检讨”。

那个依靠甩卖房产,曾成功扭亏“摘星脱帽”的海马汽车,似乎又一次站在了危险的悬崖边。

1

巨亏被质疑“洗大澡”

海马汽车1988年创立,是曾经国产车的实力干将,更是海南工业的“领头羊”,令很多海南人心生向往。

2016年是海马汽车的巅峰时刻,当年全年销量达到21.6万辆,同比增长19.30%,净利润也实现了2.3亿元。

然而从2017年开始,海马汽车就陷入了跌跌不休的困境。2017年全年销量下滑35.1%至14万辆,2018年继续下滑51.9%至6.8万辆。

伴随着销量下滑的是,海马汽车的亏损也在迅速扩大。2017年和2018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4亿元和-16.4亿元,两年累计亏损超过26亿元。

因为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当时深交所将海马汽车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海马汽车”股票名变更为“*ST海马”。

为了自救,海马汽车不得不靠售卖资产、组织瘦身、重整供应链、变革营销渠道等来解决流动性危机。

据统计,2019年,海马汽车两次出售上海及海口房产总计401套,套现资金3.33亿元;当年7月,海马汽车将其持有的河南海马物业服务有限公司39%股份转让,获得约4300万元的收益;9月,海马汽车将其持有的上海海马研发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获得约4.3亿元收益。

一系列操作之下,2019年海马汽车实现归母净利润8519.6万元,成功扭亏为盈。2020年6月又成功“摘星”,2021年5月成功“脱帽”。

不过现在看来,靠售卖资产只能解燃眉之急,海马汽车还是没能走出经营困境,2022年再次转盈为亏。最新的年报显示,2022年海马汽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5.74亿元,上年同期则是盈利1.12亿元。

因此,深交所发出问询函,要求海马汽车说明相关经营数据的变化详情和合理性,其中有一条更是直接质疑公司存在“洗大澡”的情形。

原因是年报显示,因研发项目停止导致研发设备、模具闲置,因业务缩减导致现有产能过剩,海马汽车对原已资本化的研发支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当期计提减值准备合计8.15 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 51.75%。

据《车圈能见度》了解,如果是“洗大澡”的话,就相当于上市公司利用费用递延处理、计提折旧或摊销等方法,故意在年报中制造“亏过头”的现象,然后在第二年实现扭亏,以避免退市。这属于会计游戏的主要手段。

不过,海马汽车尚未对问询函进行回复,是否真的“洗大澡”,还得等待监管部门的“审判”。对于后续经营,海马汽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态度是:“不会幻想回到过去,更不会放弃。”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