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比卖车更难的事儿吗?

汽车公社
关注

经销商,怎一个难了得

内卷的齿轮转动,必然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掀起滔天的海啸。“疫情走了,人流动起来了,店铺都开工了,生意也慢慢好起来了,可赚钱越来越难了,商场如战场,现在的内卷、恶性拼杀何时能止?”前不久,兰天集团董事长汤国华在朋友圈言辞恳切地写下这段话。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去年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仅为19.4%,完成年任务指标80%以上的经销商占比为42.2%,未盈利的经销商占比达更是高达7成以上。

经营压力接踵而至,包括中升、广汇、永达在内的多家上市经销商集团纷纷遭遇了营收与净利润的下滑冲击。

从遍地黄金到“烫手山芋”,不过十年时间,经销商的生存状态已是“两级反转”。那些在黄金年代里不惜代价重资扩张的经销商集团们突然发现自己最大的敌人不再是库存、销售指标,而变成了燃油车产品本身,时代变了。

“二季度没有额外预算支持,希望大家管理预期,现在要么提升质量继续跟着厂家走,要么卖掉授权及时退出,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此前,你很难想象,如此无奈的话语竟然是出自头部豪华品牌之口。

相比于财大气粗的主机厂们,资产沉重的大型经销商想要转型显然更加被动。一旦车企无法及时提供业务补贴,又难以给出更具时代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矩阵,使得经销商们的转型效果抵不过经销成本的上涨,那走向亏损必然是大概率事件。

这时候为了自救,部分经销商为了回笼资金,快速清理库存,便会采取低价抛售的策略,导致品牌的价格体系进一步趋于混乱,价格战纷争不止。

这场战役没有硝烟,却死伤无数。

在2023年的萧瑟与锋芒之中,产品、技术、价格疯狂“内卷”,是果断“瘦身”也好,是坚定转型也罢,全面拥抱新能源,革新渠道的服务模式与体系标准,是车企转向新能源时代的前提与根基,亦是经销商们迈向未来的必经之路。

可以看到,从吉利银河到哈弗新能源再到奇瑞iCAR,无不以数百家的规模数量大面积的布局着经销网络。一方面,他们力图充分梳理与利用现有渠道的覆盖和服务能力,统筹新旧网络之间的关系,形成互补,持续增加用户触点,这是他们各自新能源产品触达市场的前提;另一方面,经销商体系的重新搭建也在很大程度上挽回了渠道的信心和信任,这是他们新能源渠道服务体系的根基。

如果说2022年汽车行业的主基调是“复苏”,那么迈入2023年,尽管时间还未过半,但是一个“卷”字已经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留下滚烫的烙印。

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转型不是一蹴而就,可以预见,李斌口中“现在还有什么比卖车更难的吗?”的情况仍将长期存在,所以更需要每个人理性的看待、不断的思考、大胆的尝试。穿越风暴的关键在于,坚定不移的创新,不断完善和迭代着技术成果,逐步夯实价值链体系,以不变应万变。

       原文标题 : 现在还有比卖车更难的事儿吗?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