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接盘造车,滴滴困于第二增长曲线

唐辰同学
关注

滴滴甩了包袱,但压力并没有轻多少。

程维和何小鹏牵手,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普遍认为,这是一场双赢的联姻。

一方面,小鹏汽车没有动用现金流,以增发股票的方式获得滴滴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附加通过滴滴曲线进入网约车、出行市场,这是一块相当大的蛋糕,为不少车企贡献了相当大的销量。吉利、上汽等主机大厂还成立网约车平台,埃安、比亚迪等都在网约车市吃到了不小的份额。

不仅如此,小鹏汽车借助“MONA”项目为资本市场讲了一个多品牌的故事。按照何小鹏的说法,MONA车型是小鹏第二品牌甚至第三品牌的开始。并且,小鹏还借此以成熟的产品线快速切入A级汽车市场,以交易换时间,压力开始传导给造车新势力觊觎这块市场的友商。比如蔚来,规划中定位中低端市场的“阿尔卑斯”、“萤火虫”项目,一直停留在纸上。

另外一方面,滴滴虽然未能立即拿到写在纸面的真金白银,但和小鹏签订的“对赌协议”,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绑定式的共生成长。新车型卖得越好,滴滴赚得越多。如果连续两年完成双方约定的目标,滴滴最高就能获得交易完成后小鹏汽车5%的A类普通股,成为小鹏汽车的战略股东,小鹏成为滴滴长期的“饭票”。

此次交易对滴滴最大的意义在于滴滴甩掉了造车包袱,重新聚焦主业。在过去的两年时间,滴滴在自主造车项目上用力很大,但也亏损达34亿元之多。该项目也经历多次裁员,团队规模也从最高峰的1700多人,缩减至近期的不到千人。如今,滴滴顺利脱手,不失为合理的减负。

其根本原因在于滴滴无法在短期内拿到“准生证”,即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再加上滴滴造车进展也并不顺利,滴滴正在谋求回港上市,关注主航道成为当下的要务。

短期看,小鹏汽车和滴滴都拿到了适合自己的筹码。但我们把时间维度拉长,小鹏是否能完全消化合作的利好,还是个问号。滴滴则宣告放弃造车,成为另外一个百度。参考吉利和百度成立的新公司极越合作模式,滴滴成为小鹏的技术和生态模式提供方,这也是媒体解读为滴滴学习华为模式的原因;而小鹏主导合作达成后新车型的设计、生产,成为狭义理解上的“代工厂”。

在这些表象意义之外,小鹏接盘也意味着滴滴多年来第二增长曲线的探索再一次受挫。

在滴滴在出行市场一家独大后,一直在围绕“出行”进行第二增长曲线的探寻。这里既有巨头对流量的渴望,和美团一样进行无边界扩张。更重要的是,程维在做出行这门生意时就知道,网约车的钱不好挣。

从2012年天使轮到滴滴美股流血上市之前,滴滴前后共进行多达22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123.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0.28亿元)。滴滴已经连续亏损十余年,累计亏损超过千亿元。滴滴也是凭借烧钱能力,才取得今天的市场地位。

网约车行业的账很容易算明白,一边是乘客,一边是司机,滴滴在中间赚取佣金和其他金融收益,但盈利空间有限。在网约车行业成熟甚至运力过剩,进入存量竞争时,订单的横盘对滴滴来说就是不安全感。高德、曹操、百度等后来者虽然无法从根本上动摇滴滴的地位,但也造成不小的麻烦。

滴滴在国际化、本地生活业务、车服以及造车上都有过努力。但无一例外,都未见成效。以本地生活业务为例,2018年4月,滴滴外卖上线,但短暂运行一年后关停;2020年6月,滴滴大力入局社区团购,推出橙心优选,但该项目维持不到2年时间便大部分关停。其财报显示,橙心优选为滴滴带来了208亿亏损。

目前,滴滴收入主要由中国出行业务(网约车、出租车、代驾等)、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和其他业务(包括共享单车、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三部分构成。其中,中国出行业务是滴滴的支柱。以2022年营收划分计算,中国出行业务在当年的滴滴收入中占比高达89%。这也说明,即便滴滴国际业务的成长速度快,但短时间内还无法支撑滴滴安稳的出海。

乱翻书主理人潘乱曾在复盘滴滴的业务发展状况时称,程维和已卸任的柳青对滴滴第二增长曲线的理解出现分歧。他举例说明,2020 年,滴滴的关键词是增长,不仅是主赛道网约车各个业务,程维还提出将小桔车服、自动驾驶、智慧交通、金融等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而在2020年6的一次车服内部讲话中,柳青强调,“车服不是第三,也不是第四,就是第二增长曲线。”

潘乱总结到,滴滴内部对于到底哪个业务是第二曲线没有统一的认知,管理层在哪个新业务是第二曲线业务也并不笃定。车服、社区团购、同城货运都是万亿级别的市场。显然,滴滴不可能同时在三个战场同时开战并取得市场领先地位。战略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精力实现一些目标,同时也需要放弃一些目标。

程维提出多个赛道都是滴滴的第二曲线,核心还是没有想清楚对于滴滴来讲,优先要发展的第二曲线应该是哪一个业务,采取撒胡椒面的策略,结果就是每个业务都做了,但效果并不明显。没有取舍的战略实际上等同于没有战略,是最坏的战略的一种。

这个问题在今天的滴滴身上依然存在,商业行为已经为程维排除掉一个选项。值得一提的是,小鹏和滴滴的这笔交易中,并未涉及自动驾驶。困于第二增长曲线的滴滴,能否借助自动驾驶视线“轻舟过万重山”?

这对当下的滴滴是一个成为更值得探讨的课题:滴滴拥有Robotaxi商业化落地最便捷的路径,庞大的出行网络、海量的道路场景以及大数据资源。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也预测,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万亿元,其中Robotaxi占比将达到60%,即1.3万亿元,共享出行市场未来会逐步转向无人车出行市场。

对程维来说,不只是聚焦主业的取舍,还需要长期的战略锚定的勇气和魄力。滴滴一下,小鹏接驾,或许才是更有想象力的双赢。

       原文标题 : 小鹏接盘造车,滴滴困于第二增长曲线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