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一场风暴正在慕尼黑酝酿,老牌欧洲汽车制造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作者丨杨晶
责编丨杨晶
编辑丨靳鹏辉
“欧洲汽车制造商在今年的IAA Mobility上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中国迅速转型为电动汽车超级大国,甚至对欧洲老牌汽车制造商的主场构成威胁,这将成为今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举行的IAA Mobility的主题。”
IAA Mobility全称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俗称慕尼黑车展。面对影响着欧洲汽车产业、两年一次的汽车盛会,当地媒体的观点也是丝毫不留情面。甚至还有评论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对慕尼黑车展的入侵令人期待。”
德国汽车工业越来越接近电动汽车这一事实将成为IAA的关键词,无论是德国车企还是欧洲车企,都在电动化领域进行大量投资,这也将在展会上一览无遗。得到的确切消息是,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宝马和奥迪等品牌将展示新车和技术。
不过,这次有7家中国车企参展,分别是比亚迪、阿维塔、零跑、赛力斯、名爵、小鹏和东风柳汽,如果加上吉利集团下的路特斯和极星,据说占据了整个车展三分之一的乘用车品牌,凸显出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本土挑战大众、宝马、标致、雷诺和菲亚特等品牌的雄心。
更重要的是,中国顶级汽车行业会议——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也第一次在国外举行,并选在了慕尼黑车展期间。虽说其目的是加强该领域的全球合作与交流,但足以说明中国汽车产业对老牌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威胁日益增大。
给欧洲最后一丝颜面
随着移动出行概念不断变化,全球车展也在不断发展,从产品到技术展示的转变非常迅速。组织方表示,IAA Mobility 2023将比以往更加国际化,参与的新公司数量将创历史新高。来自国外的演讲者数量增加了17%,从2021年的33%增加到今年的50%。?
除德国外,中国、美国、奥地利、韩国和法国将是代表人数最多的国家。事实上,41%的演讲者来自亚洲。参加IAA Mobility 2023的中国企业数量增加了一倍多,与此同时,首次亮相IAA Mobility的公司数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2021年IAA Mobility上有很多新内容,不仅是举办地慕尼黑,展会本身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纯粹的汽车展转变为全面的移动出行展会,为其他交通方式提供了空间,并应对未来移动出行的挑战。
两年后,这个概念仍然保持不变。除了新车型外,2023年IAA Mobility还将展示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将展示和讨论零排放驾驶的想法,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但不幸的是,本次车展上全球汽车制造商参展下滑的趋势仍在继续。
丰田、马自达、铃木和日产等日本品牌不见踪影,现场只有Stellantis集团的欧宝。菲亚特、JEEP、Alfa、标致和雪铁龙都退出了,沃尔沃、路虎以及韩国制造商起亚、现代和捷恩斯也没有参加,迈凯伦、捷豹和法拉利等豪华品牌也没有。
制造商代表比例下降的发展并不意外,毕竟随着新的IAA Mobility概念实施,展会希望将目光远远超出汽车行业。因此,参展比较熟知的外国汽车品牌有宝马、大众、奔驰、保时捷、雷诺、福特和特斯拉等。
另一方面,供应商占据了展会的很大一部分,即B2B贸易展览会,包括博世、大陆集团、博泽、现代摩比斯、麦格纳、伟巴斯特和西门子等。与此同时,超过100家初创企业已报名参加展会,数量同比增加了30%以上。
毫无疑问,德国汽车厂商会坚持在慕尼黑车展隆重亮相。但是从汽车行业的角度来看,这届车展的亮点寥寥无几。其中最具看点的是宝马已经展示的Neue Klasse全新纯电概念车,以及梅赛德斯-奔驰则将展示电动入门级车型的概念车。
当然,德国制造商也会竭尽全力,不会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其他首发亮相车型包括大众ID.7 GTX、保时捷卡宴插电、大众第三代途观、全新宝马i7、Corsa e等等,中国汽车市场基本上看不上这些产品,而这些车型也不再欧洲市场的主销车型中。
实际上,要分析德国汽车危机,还得看清其身处的环境。随着中国迅速转向电动汽车,德国品牌在中国依靠内燃机技术取得的成功正在迅速消失。此外,欧洲汽车制造商正在应对欧洲的销售危机、高能源价格和熟练劳动力短缺。
包括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警告说,廉价的中国电动汽车将“入侵”欧洲。德国汽车工业的评价也很悲观。“中国汽车产业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但我们的生产成本却与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不相符,这些都是困难。”
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认为,德国制造商创纪录利润的时期“即将结束”,安永还听到“越来越不利于”西方制造商的风声。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能感受到这种压力,比亚迪在今年上半年超越了宝马。
中国汽车“将留下来”
“一场风暴正在慕尼黑酝酿,老牌欧洲汽车制造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外媒这样写道。前不久,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已经确定向大众汽车在中国授权电动平台。如今,有近50个中国品牌参展,涵盖了整车、智能化、电动化以及零部件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比亚迪的出现,这家中国车企在中国市场成功取代大众汽车,成为新的品牌冠军。今年年初,比亚迪向中国客户交付的电动汽车数量几乎是大众汽车的 20 倍。比亚迪也将从慕尼黑开始征服欧洲市场,在慕尼黑同时推出六款汽车。
中国在许多行业趋势上的优势及其雄心将在IAA Mobility上显而易见,比亚迪和其他中国品牌将在展会上推出全系列电动车型。“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清楚地表明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到来,而且他们将会留下来,他们可能会成为欧洲某些领域的市场领导者,这将成为新常态。”
有分析师表示,入门级电动汽车是中国企业的明显目标,因为欧洲品牌在这一领域“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并且,随着客户的注意力从机械精度转向中国品牌更擅长的互联和娱乐领域,中国品牌也可能在高端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当欧洲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原材料以及电池和电子产品等产品方面都还在依赖于东亚国家主导的脆弱供应链时,中国在电池技术、数字化、竞争力和生产自动化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国内竞争对手非常强大”。
宝马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策(Oliver Zipse)的看法稍微乐观一些,他表示:“没有人能在一夜之间进入一个新市场。”对于试图在欧洲汽车市场站稳脚跟的中国新潜在竞争对手来说,“野心并不等于成功”。“新参与者如何满足欧洲客户的要求和品味还有待观察。”他解释说,数字化、物流、维护服务和许多其他因素在提高客户满意度方面发挥了作用。
“欧洲市场对于任何外国企业来说都充满挑战,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日本和韩国品牌所发生的情况一样,他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在这里建立市场份额,但他们仍然不是领导者。” 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将面临同样的困难,因为欧洲消费者非常受品牌认知度的驱动,并且可能对他们不了解的新品牌和新汽车制造商持怀疑态度。
“与此同时,这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市场,你从一个国家走到另一个国家,你会看到品味和需求的差异。”中国汽车制造商能够以比日本或韩国汽车制造商更快的速度取得成功,因为它们已经展示了从头开始开发电动汽车的实力。
但不管怎么说,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市场最近的发展趋势给欧洲汽车行业,尤其是德国品牌带来了令人深感不安的消息。随着中国迅速转向电动汽车,德国品牌在中国依靠内燃机技术取得的成功正在迅速消失。
没有一个欧洲品牌进入中国最畅销电动车型前十名,在中国销售的五分之四的电动汽车都是国产品牌,只有特斯拉拥有相当大的电动市场份额。有机构预测,今年中国汽车品牌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可能首次超过外国品牌,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份额将升至65%。
原文标题 : 慕尼黑车展,被中国汽车“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