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建军等不了这5天?

BusinessCars
关注

情怀不管饱

目前,李瑞峰暂时接管魏牌。他同样面临着“如何把魏牌从低谷中拉出来”的难题。毕竟,曾掌舵过两次,都未能让魏牌重新实现破局。

说到这,就有点想问一下李瑞峰,“手里的余粮,还足够安心吗?”

4月上海车展时,李瑞峰曾说,打赢大势需要东风,蓝山就是其中一股。只有在蓝山这款车上,把多维度做透,形成一个熟练的体系,才能把更多车型做透。一旦多款产品打赢,实现销量规模,才能说大周期来了。他觉得,产品阵营有,各种技术在手,手有余粮心不慌。

当然,魏牌的转型需要时间,把多维度做透也需要时间,仅靠蓝山和新摩卡并不足够让跌入谷底的魏牌形成一个成熟体系。毕竟,从魏牌诞生以来的野蛮生长,成为首个以及最快达成30万辆整车生产的中国高端品牌,到销量一路下滑车型走走停停,就像“坐上过山车”。

坐过山车的这几年,魏牌的口碑也变差了,甚至变成了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的“反面教材”。要问如何走高端?答案就是,魏牌以前做的那些,都别做就行了。

要知道,一旦销量不好人事变动频繁,市场就喜欢刨根究底,所以魏牌的老底再次被掀开。即便曾有过3年30万辆的成绩,但很多人仍旧认为,魏牌从一开始就打的不是一场“有准备的仗”,整个发展过程总充斥着一种“顾前不顾后”的感觉。品牌定位和车型布局,都绕不开混乱二字。

说到WEY到魏牌的改名的过程,就凸显了没有做好充足准备。魏牌的名字,源于魏建军的姓氏,但中间还有个插曲。一开始之所以叫WEY,是因为比亚迪搞王朝车型序列,把“魏”商标给注册了,没办法,魏牌最开始只能用英文商标“WEY”了。

没有用到“魏”,魏建军心里的那道坎就过不去,毕竟他的民族情怀一直是非常浓厚的。他希望用自己的姓氏,为中国汽车走上世界的舞台做出一些努力。正巧,比亚迪的掌舵人王传福也有此格局。

到2021年,比亚迪成人之美,将“魏”无偿地转让给了长城,弥补了魏建军的遗憾,这才有了WEY更名为“魏牌”的事情。“使用中文名,彰显了中国车企的文化自信,是王传福一直倡导的”,王传福和魏建军也算志同道合的盟友,虽然现在比亚迪和长城有些闹掰了。

混乱的主要表现,还是出现在产品布局。魏牌问世之初,曾推出VV5、VV6、VV7及VV7PHEV等车型,正是这些车型让魏牌快速达到30万辆。但是,在2021年以后魏建军大手一挥决定摒弃VV系列的命名方式,停产了一堆车型,开始搞让人看不懂的命名方式,推出摩卡、玛奇朵、拿铁等车型。

杂乱无章的命名策略变化,也是魏牌品牌战略的变化之混乱。燃油车时代,魏牌定位是对抗主流合资燃油车15万-20万元的市场,到新能源转型,瞄准的却是30万级新能源市场,完全一番推倒重来的架势。

一个没有在30万元以上市场运作的品牌,在没有品牌价值持续积累的过程之下,结果可想而知。所以现在,要问到底什么才是魏牌的产品风格,什么才是魏牌的品牌理念,消费者也不清楚。再加上,油耗高、维修成本高等产品问题,也让市场对魏牌的耐心消磨了不少。

“我们自己都有点混乱”,从魏牌离职的员工说放弃VV系列,到启用咖啡系列,中间没有任何传承,割裂感太重了,而且无法准确区分产品等级的高低。显然,市场也确实不太喜欢喝咖啡,2021年和2022年魏牌交出了5.83万辆和3.64万辆的成绩。与此同时,这两年是比亚迪的腾飞之年。

还记得在蓝山上市发布会上,长城还信心十足,说“练了7年的武功叫入门,练了32年的武功叫大师”,这位32年的武功大师,把魏牌蓝山推出来对标的是“刚入门”的理想L7。不过,“大师”暂时没有打过“菜鸟”。

半路转型新能源,受到各路强势新能源品牌的冲击,魏牌的市场表现就是预料之中的一波三折。当市场把“转型慢,所以销量受阻”的帽子带给魏牌的时候,魏建军就借着变革的时机,对魏牌进行了调整,随之而来的是“搞人”,频繁更换CEO就不意外了。

从CEO的走马观花,还觉得魏牌的速度慢吗?

李瑞峰觉得不慢的,不过他说的订单量。

在中大型豪华SUV之外,魏牌又新开辟了家用MPV市场。被魏牌当成承载转型战略意义的一款车型,也是陈思英主导但没有参与最后上市的一款车型,魏牌高山共推出三款车型,售33.58万元-40.58万元,对打阿尔法。

根据李瑞峰的微博得知,魏牌高山上市两小时订单突破了5000辆。这个数字很眼熟吧,蓝山也曾拿到过同样的“胜利”。

至于能不能一鼓作气?作为高端MPV市场的后来者,魏牌高山的挑战并不比蓝山少。虽然他觉得,长城布局 MPV 战略的 “快”、体系的“快”,要比落地的“快”更重要。

那么,销量能不能也快呢?

“长城汽车未来会怎样?依我看,命悬一线。”这是魏建军在2020年长城30周年写下的一句担忧的话,希望不要在魏牌身上一语成谶。

毕竟,已经错失转型最佳时机的魏牌,并不是换掉陈思英就够了。

       原文标题 : 为什么魏建军等不了这5天?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