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小鹏汽车的一体式飞行汽车
文|车评君
大家好,我是车评君。
1024的何小鹏大师兄总是很兴奋,在卷上天际的今年尤其如此。掌控全场的大师兄全程无水点无尿点,上蹿下跳,扮演从董事长、CEO到技术负责人甚至主持人的各种角色。
为纪念2014年公司诞生,小鹏汽车从2019年以来的每年这一天,定为1024科技日,大量黑科技发布,无数金句在这一天诞生。今年也不例外,分体式飞行汽车、双足人形机器人、AI代驾和首款MPV X9……不过,台下济济一堂的媒体和投资人似乎对这一切已审美疲劳,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小鹏汽车真能撑到智能化的拐点到来吗?
1. 科技日里看到生机了吗?
|图为小鹏汽车新任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
请把“吗”字去掉好吗?甚至,当何小鹏看到“生机”这个词可能都会有点不高兴,但他理性想想,用这个词一点儿也没错。连比亚迪一招不慎,都可能满盘皆输,何况还没摸到盈亏平衡点的小鹏汽车,在当下的世道面前,没有哪家企业敢拍胸脯说,我活得下去。
回到问题本身:“科技日里看到生机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智驾就是小鹏的生机。无论智驾一哥还是二哥,小鹏汽车前二总是没问题的。
了解智驾的同学都知道,高速辅助驾驶很多企业都能做,但城区辅助驾驶,很多企业都有问题,只有小鹏汽车、华为、理想、蔚来在开展,其中,做得最好的当然是小鹏和华为。
相比高速辅助驾驶,城区辅助驾驶的难度是十倍以上,城市工况里普遍存在人车混流、行人横穿、近距离切入、异形路障/交通参与者等问题,如果高速场景通行的难度值是“小学”水平,那么城市场景通行的难度值堪比“大学”。
小鹏汽车测算过,相比高速NGP,城市NGP的代码量是6倍,感知模型数量是4倍,预测/规划/控制相关代码量则提升至88倍。
|图为小鹏汽车城区NGP演示图
下半年,智驾概念突然爆火,跟各车企长期传播和教育有关,也与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的问界M7上市后短短数日订单超过5万有关。华为统计过,5万订单里3万以上是选择更贵的版本。何小鹏也算过,9月份新G9上市后,选择最贵的MAX版本的是70%。
智驾的拐点提前到来?
这是近期讨论最热的话题。在智驾双雄的发力下,更多人在更低价位(两家企业打造高阶辅助驾驶的车型定价均有所降低)体验了智能驾驶的好处,口碑持续传播和发酵,越来越多潜在消费者关注拥有智驾能力的车型。小鹏、问界、阿维塔和理想是最大受益者。
在这些车企中,小鹏的优势很明显。首先,第一个推出NGP,第一个推出城区NGP,开城速度(覆盖城市城区道路的速度)最快。新任自动驾驶部门负责人李力耘说,到11月底覆盖全国20个城市,到12月底之前覆盖全国50个城市,同时AI代驾功能启动小范围测试,年内向部分用户覆盖,明年年底前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城市。搭载了城市NGP的小鹏车型就像老司机,很少需要人类司机接管,车评君曾在北京、广州两地试驾过的小鹏的城市NGP,能力超过其他企业。
不过,由于尚未试驾问界M7智驾版,能力如何无从评判,不过,余承东所言年底前覆盖全国可能性不高,“覆盖”二字可能存在不同理解。
2. 大众是小鹏的稻草吗?
|图为科技日当天何小鹏与人形机器人的合影
这个问题有玄机。
大众集团不是压到小鹏的最后一根稻草,也不是小鹏的救命稻草,但对于小鹏汽车确实是非凡的机会。
了解大众的同学都知道,大众的优势是在汽车制造上的经验和技术,在汽车销售环节的管理,在营销环节的品牌塑造。
小鹏汽车所欠缺的恰恰就是这三个方面。对于何大师兄本人来说,与大众合作是他真正理解汽车制造的契机。小鹏汽车吃了很多亏,吃的都是不尊重汽车制造行业的亏。尽管小鹏汽车标榜为科技企业,但产品本身是大宗消费品,不是手机等消费级产品。何小鹏期望用互联网模式治理企业没有问题,但如果用互联网的方法做汽车,肯定是南辕北辙。
互联网产品的思维是:快速迭代,产品出来后,要不断迭代,获得数据反馈后,再迭代。周而复始。但汽车产品偏传统,中间有产品定义和研发生产的漫长过程,产品生命周期长,换代慢,每一代产品形成一代产品的车迷,每一代的特性需要保留和保护。这是汽车的思维。
互联网人将互联网思维引入新能源企业后,确实经历了一些水土不服,2019年新G3上市,卡在新老更替的关口,新车升级幅度大,老车主感觉被背刺,拉横幅抗议。2022年G9上市两天后修改配置和价格,引起大量用户不满。
何小鹏对传统汽车企业各环节的重视也就从那时开始。那一年前起,何小鹏陆续调整了组织架构和人事,整合供应链等多个部门,重金请来在长城执掌多年的铁娘子王凤英,重整销售渠道,加强销售和网络建设能力,启用传统汽车企业常用的4S店模式,大量招募授权经销商,减少直营店,近期更不惜家丑外扬重拳反腐,誓要将供应链毒瘤连根拔起,降低零部件成本,提高生产供应速度和新车交付速度。总体的意思是:让好产品有好销量。
和大众的合作,对于小鹏汽车意义非凡。分三个方面讲:
第一,获得大众7亿欧元,缓解小鹏的财务压力;
第二,获得深入学习汽车制造经验的机会,尊重会带来收获,学习会引发反思;
第三,获得与大众一起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开拓意味着获取数据,接受检验,为未来自身的海外业务奠定基础。
最近何小鹏到访大众总部,深入交流后,大众高层提醒他零部件采购价格太高,这才下决心整顿采购部门。
|图为何小鹏9月底造访大众总部
何小鹏的反思越来越多,他说,越做下去,越觉得品牌和组织在车企里面很重要,因为车是一个超大型的产品,所以它的组织很重要。而汽车品牌的溢价比快销、互联网的溢价都要高得多。
他的反思很真实,不过,确实也能听出来他以前对汽车缺乏应有的尊重。
3. 小鹏汽车能活下去吗?
|图为何小鹏分享小鹏汽车在飞行汽车的探索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车评君希望小鹏能活下去,而且活得更好,因为作为技术理工男,小鹏造车是认真的,对产品的追求是很高的,难能可贵。
1024科技日当天至少有三个投资人询问车评君对小鹏的看法,分别是“看好小鹏汽车吗?”、“觉得今年会销售多少?”、“无图轻雷达可行吗,无图无雷达能做到吗?”。无人提及飞行汽车,也无人提及人形机器人,因为大家都明白,飞行汽车及人形机器人只是彰显小鹏的科技属性,远水解不了近渴,小鹏的问题得靠汽车这个基盘解决。
投资人的疑问和焦虑,正是市场对于小鹏汽车的顾虑。新能源下半场是智能化,智能化下半场在即,大量车企尤其是比亚迪、吉利、奇瑞、上汽等传统巨头已持巨量资金纷纷杀入。两年前小鹏尚可说智驾优势,如今优势明显缩水。
|拥有海量驾驶数据的比亚迪正在衔枚疾进狂“卷”智能驾驶,他们的系统叫DiPilot,也叫天神之眼,目前有3000人左右的团队,由比亚迪副总裁杨冬生领导。今年第四季度,推送高速NOA,明年第一季度,推送城市NOA。
|上汽智己目前号称进入城区NOA公测阶段。
|奇瑞高薪招揽自动驾驶大咖谷俊丽博士加盟,号称要做到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行业前三。
|吉利的高阶智驾领航辅助系统依赖高精地图,目前已在吉利银河L7亚运幻影版上搭载,目前只覆盖城市高架路和高速公路。
|更别说蔚来、理想、问界、阿维塔等,他们都已经实现了城区辅助驾驶量产上车,只是能覆盖的城市多少而已。
不过,何小鹏对部分友商的伪智能、假智驾不以为然,当天他说了一句金句:“嘴强王者可能影响舆论,真搞技术才能创造未来”。科技日当天,大量小鹏员工穿起“真·臭搞技术的”字样的文化衫,表明自身的态度,这也是何小鹏喜欢的自嘲。
|图为科技日金句频出的何小鹏
金句频出解决不了问题,想想如何活下去才是关键。扩大智驾优势+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是当前小鹏的必由之路。
基于成本的考虑,小鹏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路线已有所调整,从依赖高精地图+激光雷达调整为无图轻雷达+视觉+AI,从这次发布的MPV X9开始,小鹏汽车会逐步减少激光雷达的使用,而且更多依赖视觉和AI技术。
尽管何小鹏认为无雷达的纯视觉方案不可行,但减少激光雷达使用已是小鹏的共识,加上不再依赖昂贵的高精地图,小鹏汽车的降本成为可能。
事实上在9月25日上市的改款P5上,曾经作为亮点宣传的激光雷达已经取消。15-17万价位的车型再卷激光雷达已无必要,布局智能驾驶的企业正走向理性。
《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地图白皮书》显示,采用传统测绘车方式,分米级地图的测绘效率约为每天每车500公里道路,成本为每公里10元左右,而厘米级地图的测绘效率约为每天每车100公里道路,成本达每公里千元。技术复杂的激光雷达一年来虽已持续降价,但每颗至少也要5000元以上。
此外,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小鹏汽车发布驾舱融合的车载计算中心,相比上一代中央计算架构,实现了40%成本节约;同时,小鹏汽车还正在研究CIB+中地板一体压铸技术,将降低10%~30%的整车制造成本。
|图为小鹏汽车的一体压铸车身
供应链采购环节的降本也至关重要,为此小鹏不惜家丑外扬、高调反腐,小鹏汽车副总裁、采购部负责人李丰被带走调查,采购部门由刘永杰接手整顿。
到2024年底,小鹏计划实现整体成本降低25%的目标,最终在2025年实现收支平衡。何小鹏说,有信心在2024年底将降本的目标再提高一些。
开辟新的战场也是关键,首款MPV产品推出就是基于这个考虑,抢在理想MPV之前,卡位高端智能MPV是小鹏的目的。
新能源MPV正成为新的风口,2023年上半年,中国MPV终端销量超过52万辆,同比增幅达到21.6%,领先于轿车和SUV。腾势D9连续月销过万,让车企们非常羡慕。
|图为小鹏汽车刚刚亮相的MPV X9
8月份收购的滴滴造车项目,则是小鹏大幅扩大规模的机会。滴滴第一个车会在明年推出,定位15万元以下。
何小鹏评价说:“滴滴造车团队原来在十几万车TO C和TO B两个领域都做了非常多的调研,再加上小鹏在智造的更多能力组合起来,我觉得是蛮多机会的。”何小鹏评价道。根据之前透露,何小鹏设定是目标是年销10万台。
如果降低成本和扩大规模都能实现,小鹏将能缓解财务压力,给投资人看到希望。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压力山大是小鹏的常态。2023年上半年,小鹏仅交付新车4.14万辆,同比减少了将近4成,总收入为91亿元,同比也减少超过40%。
毛利率方面的情况更为严重,去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的毛利率是11.6%,今年上半年毛利为负;净亏损则从2022年上半年的44亿元扩大到今年上半年的51.4亿元。
不过,从6月份G6上市起,小鹏的销量确实明显改善。2023年9月交付新车15310台,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81%。其中G6交付量达8132台,累计交付量已达19381台。在供应链不给力的情况下,G6能达到这个成绩,也算过关。2024款小鹏G9会成为下一个增长点,该车上市72小时大定订单突破8000。
小鹏曾发出一篇新闻稿写道,小鹏G6产能已显著提升,接下来交付进程将进一步提速。同时,G9产能爬坡速度正在加紧提升,正在加速交付在手订单。
何小鹏说,拐点会在2025年来到,车评君与大家一同拭目以待。
——END——
原文标题 : “不务正业”的小鹏汽车,能撑到智能化拐点到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