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高层人事变动:陈虹第三次“组阁”!

愉观车市官方号
关注

陈虹第三次’组阁”!情急关头“稳”大于一切!

传闻已久的上汽高层人事变动,终于掀开了冰山一角。虽然最新的人事任命拟一下子任命了三位副总裁,属于大型人事变动,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上汽集团在高层人事布局上的铺垫,虽然外界不乏有些异议,但我认为,此次任命,对于稳定人心,稳住关键业务,将上汽集团前期的积累,以上汽集团的长期主义的思路推进下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也是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2014年上任之后的,第三次较大规模的“组阁”。

三次“组阁”各有使命

已经张贴在漕溪北路400号上汽集团食堂门口,由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颁发的《贾健旭等同志任职前公示》(下称《公示》)显示:根据《上海市市管企业领单人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市管副总裁人选基本情况公示如下。

《公示》写道:1978年2月出生的上汽大众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贾健旭;1970年3月出生的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蒋峻和1976年2月出生的上汽乘用车分公司总经理、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吴冰,将纷纷拟任市管企业副总裁。

公示时间为:2023年12月13日至2023年12月19日。

此次拟任命的三位副总裁,清一色是70后,这意味着,上汽集团未来8位副总裁中,将有一半70后。这无疑为上汽未来的发展,进一步稳住了高层人事格局。

盘点陈虹自2014年上任上汽集团董事长以来,这是其第三次进行较大规模的“组阁”,而每一次,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是2014年8月,陈虹上任上汽集团董事长后,一次任命了七位副总裁。现任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现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蓝青松、现任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通用五菱董事、总经理沈阳等,都是在那个阶段任命的。

伴随着七位副总裁的任命,上汽也开启了“爱上汽车畅行天下”,“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一些列战略梦想,同时提出新四化,全力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陈虹第二次较大规模“组阁”于2019年,在其上任五年后,随着王晓秋被任命为总裁,上汽集团现代理CFO卫勇、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祖似杰以及上汽国际业务部总监杨晓东被任命为新一任副总裁,而这被视为上汽集团强化“新四化”核心业务、提升自主品牌新阶段的一次人事布局。

针对第三次布局,在愉观车市看来,此轮布局更大的意义在于“稳中求进”。

对于上汽集团来说,近年来外部环境变幻,上汽集团一边要保住现有的盘子,一边要转型创新,大象调头,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连当年的百年通用,创新转型的过程中都不得不以破产重组来度过这段风雨飘渺期,自然上汽集团的难度也是一样的。

而近年来,我们也可以看到,一边是市场的变幻,一边还有人事频繁的变动,大势的新机会挑拨着作为传统国企的高管的心。

随着新势力造车的风起云涌,资本的介入,受到限薪限制,以及想寻求个人更多海阔天空,希望尝试新的挑战的上汽集团高管,离职的也不在少数。上汽多位副总裁,离开创业,包括高合汽车董事长丁磊、天际汽车创始人张海亮,原CFO谷峰、等纷纷离开上汽加盟新势力造车。

这也不是上汽一家的问题,是汽车行业的整体问题。但外界乱,自己更要保持定力,团队的稳定,人心的安稳,是非常重要的。

老牌车企认真造车面临新问题

现阶段,对上汽集团来说是非常微妙,也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在前期的努力下,总结一下陈虹从2014年上任至今,9年多的业绩,可以说在新四化——“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上汽集团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就在十一月份的报表中,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从今年一月份的3.2万辆增长到15万辆。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已经销辆90.3万辆,今年有望超过2022年的107.3万辆。而在智能网联化方面,上汽也兑现承诺,打造了自己的“灵魂”,车载网联系统不仅造就旗下几大品牌,甚至还将成为大众的标配。

国际化上更是亮点,2022年,凭借MG和上汽大通两大品牌,上汽海外销量达到101.7万辆(出口90.6万辆,海外基地产销11.1万辆),同比增长45.9%,成为国内首个海外销量“百万辆企业”,连续七年蝉联国内车企榜首,海外每卖出三辆“中国车”,就有一辆上汽造。

今年前11个月,依然是遥遥领先。 

与此同时,凭借新四化上取得的成绩,上汽集团也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高端化问题,自己打造了高端品牌智己,且智己的产品,完美演绎了上汽集团在传统汽车底盘操控上的积累,也展现了上汽在智能化上的能力,是电动智能汽车产品中,为数不多,将传统车的操控和新势力造车的智能化,结合到极致的。

但不得不说,看到成绩的同时,上汽遇到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市场已经不是以前的市场,作为国内最大的车企,几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以特斯拉引起的新汽车风潮下,加上政策的引导下,市场巨变。

转型慢的车企,在这一轮中纷纷被落下。就上汽集团而言,虽然自主品牌转型迅速,且引导了自主品牌的高端化和智能化,但是,上汽集团旗下,转型脚步尚未跟上的合资企业,从以前利润奶牛和销量主力,销量纷纷腰斩。当然,这不是上汽的个案,是整个行业的问题,美系、德系、日系、韩系纷纷遭受重创,一些小众的品牌,包括好几个法系都退出了中国市场。

且合资企业的影响是多维度的,竞争力下降伴随着价格战越演越烈,整个市场一片混战,都是奋力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就能赢,没有人再去考虑当下的亏损。

受此影响,整个市场卷到无序,有人在无序中苦苦挣扎,有人已经倒下,活得好的,也是暂时的,因为看不到品牌的沉淀,看不到消费者的粘度,无非只是靠流量和口嗨撑着。

这样的市场状态,很多车企当下的光芒,纯粹是资本在驱动,玩口嗨,拼流量,没底线,不问利润,不看长远,带来的后果是劣币驱逐良币。某种程度上,你认真造车,成本更高,需要承受的就越多。但是,包括上汽集团在内的主流车企,一定都是要坚持造车原则,不可能妥协的,所以,在当下,竞争力在乱局中,被忽视了。

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王道

这样的局面如何去打破?怎么去突围?这需要智慧,但需要时间,更需要坚忍。

淘汰赛已经开始,现在重要的是谁能坚持下去,坚持到最后,这也是一些主流的车企,都是坚持“马拉松思想,坚持长期主义“的动力。

但是,即便能笑到最后,即便能长期活下去,眼下也是痛苦的历程。

上汽集团这个大局,需要在这个痛苦的阶段稳中求进,才能赢得下一阶段的发展机会。

而眼下,对于上汽集团来说,又面临的是高层人事局面稳定的挑战。众所周知,现在属于上汽集团高管团队的敏感期。董事长陈虹从2021到2024年,已经是连续两次续任,还有第三次吗?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的生日是1964年8月,也是一个敏感期,他们两位,当然也可以安心退休,毕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打造了自主品牌,又让上汽集团跟上这个朝代,仅在“新四化”上的业绩,就可圈可点,但是,上汽集团的未来如何走?谁来带领?要知道,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不仅需要年轻力壮,更需要有着对汽车市场和大势的精准判断,并且还要有坚韧的耐心,忍住当下的不易。

不是谁来接管的问题,而是谁敢来接管的问题。

Anyway,不管陈虹总去留,不管之后的高管团队如何布局,当下,随着三位副总裁的任命,实际上汽集团此举已经稳住了核心业务。而从三位的副总裁的简历来看(具体参阅《公示》),不仅属于年富力强的盛年期,70后当道正当时,最关键的是,三位均有过合资企业和自主品牌的经验,并且均参与过上汽集团“新四化”的推动,无论从经验层面还是从情感层面;无论是职业理想层面,还是对汽车行业的使命来说,我认为都是可以被值得信任和期待的!

       原文标题 : 上汽高层人事变动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