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努力,以后就只能买BBA了。”
过去的2023年,国产车在新能源的带动下不仅销量飞起,价格也是屡见新高。
50万的问界M9、60万的理想MEGA、70万的坦克700、76.9万元极氪001 FR、109万的比亚迪仰望……现在又多了个百万级选手——华为与江淮合作的首款车型,据悉不是之前传言的MPV,而是一款对标宝马 7 系的百万级轿车,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
华为、江淮、百万豪车这几个在吃瓜群众眼里有着巨大反差感观的关键词放在一起,瞬间让社交平台高潮了。
不看好的网友认为,江淮连 10万的车都玩不明白,华为赋个能就敢卖百万了,真拿情怀当韭菜割啊?当然也有人认为华为能手把手扶起一个赛力斯,就有下一个江淮。
只是,问界去年上市的旗舰定位车型——问界M9,也才定价50万。这次华为和江淮合作的轿车定价100万,就更加引人遐想了。华为还有什么压箱底没拿出来?李斌当年所谓的江淮生产工艺不输保时捷难道当真?关键是,江淮如果借此一炮而红,能进一步重燃目前国内边缘车企的希望。
但江淮造百万豪车,靠谱吗?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能企及这一高度的,特斯拉、保时捷这些外资是少数几个玩家而就国产品牌而言,新势力的高合汽车是相对接近的一家车企,但从近段时间门店频繁撤店的传闻看,经营高端品牌的压力显然不小。
而一向默默无名的江淮汽车突然宣布杀入豪华纯电赛道,凭什么?毕竟提起江淮,大家很容易想到的两个关键词是,低端国产车,蔚来代工厂,可以说跟豪华完全不相关。而且近年来从主营商务车转型乘用车市场推出的钇为品牌,效果并不乐观。与大众联手打造的思皓品牌,也并没有太大起色。
必须承认,这次与江淮合作的华为,技术和市场号召力毋庸置疑,是一个单枪匹马就能让汽车行业虎躯一震的科技公司。但这并不意味着直接迈入豪华市场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汽车消费是个金字塔形的结构。价格越高,消费群体越小。相比于主流价格区间的车型,豪车并非刚需品,百万级的豪车市场体量有限,不能实现大规模消费。BBA等豪华品牌旗舰车型都已经证明了这点。而且,豪华车市场的表现也不容太乐观。甚至,保时捷在华都出现了下滑。
还要看到,江淮汽车多年来始终是个大众汽车消费品牌,除了代工蔚来外,并无研发制造豪华车的经验。虽然华为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形象深入人心,但造手机和造车毕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相比于纵横豪华车市场百年的BBA等大厂,江淮即使有华为加持,仍然需要从零开始建立百万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另外,业内早就形成了,“从高往低打容易,从低往高打难”的共识。特斯拉从高端市场不断降价打到20万级中高端市场,年销量翻了好几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有人或许会说,那比亚迪不是从低端打到高端的吗?
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比亚迪销量崛起不是因为高端品牌,而是在燃油车转型电动车的过程中实现的。
比亚迪抓住了新能源汽车上升期的机遇,通过DM混动和刀片电池等关键技术的营销,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买新能源车选比亚迪的认知,这是其先发起飞的原因。而在此基础上的仰望也好,方程豹也好,这些品牌的高端形象就不再是无水之木。并且即便比亚迪的高端品牌做不到一炮而红,也并不影响其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的基本盘。对于江淮和华为的合作来说,首款车型一旦无法打响,就很难翻身了。
毕竟强如奥迪e-tron、奔驰EQS、特斯拉Model S,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是不温不火,能让特斯拉走量和盈利的还得是Model 3和Model Y,这也侧面显露出,百万级豪华新能源车的吸引力,不如当年豪华燃油车市场。
所以现在国内的高端电车市场还是蓝海一片,有很大的空白等待填补。但从这些过往者的经验看,大家都明白这一块市场想要立足十分不易。即便有强大的品牌力和资源支撑,也不见得就能得到好的成绩。
而当前江淮汽车最紧要的,我觉得还是得先在新能源市场打开局面。华为的赋能从此前跟赛力斯和奇瑞的合作看,对于智能技术和品牌形象都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正面效果,这次江淮不说达到比亚迪的程度,先像问界和智界一样卖好主流区间的产品,逐渐积累口碑才是正解。豪华市场,可以慢慢去探索。
最后,笔者还有点不知当讲不当讲的猜测。这次江淮跟华为合作的首发车型,选择直指百万级细分市场,如果是掣肘于产品不能跟问界或者智界同质化,或者定价类似,从而被逼无奈的选择,那我觉得这影响的不只是江淮,后续已经跟华为签订合作的北汽,还有华为注册的20多个“X界”商标,所代表的未来合作伙伴,都会面临产品定位难得问题。毕竟主流产品和价格就那么几个,总不能说先发的问界和智界抢占了主流区间的SUV和轿车,其他华为智选车模式的产品就不许再“内斗”了。燃油车时代的两家合资大众,本田,南北丰田还知道用兄弟双车战术瓜分更多的市场份额呢。
所以且看现在问界和智界的效果不错,未来跟华为合作这杯“浓咖啡”,技术加成浓烈,但口感或许也相对苦涩。
原文标题 : 对标7系,江淮跟华为合作的百万级轿车,卖得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