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唱衰,德国汽车工业真的不行了?

买车家
关注

前段时间,美国知名媒体彭博社刊登了一篇名为《德国的超级工业大国时代即将结束》的文章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该文章通过展示当前德国汽车品牌以及供应商所面临的运营问题,表达出“德国汽车工业”正在衰落的观点。

没过多久,来自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的汽车经济学讲师「弗兰克 . 施霍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行业会在2030年左右裁掉1/4左右的岗位,而失业人数的激增,吸纳就业能力的下滑,足以说明德国汽车工的影响力正在减弱,在他看来,这一切的元凶都是电动化转型。

据统计,目前全球各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德国拥有27万人左右的员工,如果按照上述1/4被裁掉的说法,那么在几年之后大约会有7万人左右失业。而类似采埃孚、博世等知名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都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公布了“人员优化”方案,比如采埃孚就明确在2030年会裁掉1.2万名~1.8万名德国员工,而博世也将会在德国辞退大约1500名变速器工厂的职工,此外在2027年前,他们还将会裁掉电子软件部门约1200名工人,其中有80%都是德国员工。而大陆集团也在前不久启动了裁员计划,预计到2025年年底,将会有7150人被裁掉。

当然,对于弗兰克认为“电动化杀死了德国汽车工人的就业”这一观点,也有人认为太过偏激,毕竟,虽然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在衰减,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创造了诸如“动力电池”制造这样的新需求,只要通过一定的就业引导和再培训,大多数工人都能够找到新出路,因此从这一点的角度来说,并不能证明“德国汽车工业”正在衰落。

对此,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曼努埃尔?卡尔韦特」认为,近期频发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裁员事件,其实只是行业转型期间的正常表现,供应商集体缩编只是为了把资源投入到转型项目上,而对于那些技术好、有一定经验的熟练工人,他们并不会因此而丢掉饭碗,实际上他们只是跳槽了而已。

为此他还举了非常形象的例子,他说:“如果一家传统零部件供应商的员工跳槽到电池厂商,他们的就业数据会被统计到电力行业,如果员工跳槽到半导体厂商,情况也类似。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再自动被计入传统汽车供应商领域,但他们仍在生产汽车零部件”。

相较于“裁员”,德国汽车工业所面临的真正问题其实是“制造业外流”,德国企业早年在汽车行业占据了技术和资源上的优势,逐步将这些产业转移到国外,利用当地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赚取高额利润。

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德国汽车工业在技术上的优势正在衰减,此前那种单靠技术输出、品牌输出赚钱的路子走不通了,必须要重新打造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技术研发生产线才行,而由于此前德国车企及供应商把大量的资源都投到了海外,比如在中国、东南亚等国家地区,所以如今很多德国车企也不太愿意回国内投钱,去改造生产线了,这才导致德国汽车工业呈现出“衰落”的迹象。

但这基本是所有汽车发达国家的共性问题,日本、美国都一样,所以也不完全算是德国汽车独有,对于德国汽车工业来说,只要大众、奔驰、宝马以及博世、采埃孚等顶级车企供应商不出现明显的运营问题,或者市场份额和技术落后对手太多,那德国汽车的工业能力就不存在所谓的“衰落”,无非就是换个地方生产而已。

虽说在中国汽车崛起的背景下,德国人所面临的压力的确比从前大,但要谈“德国汽车衰落”,目前还为时尚早。

       原文标题 : 都在唱衰,德国汽车工业真的不行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