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
作者丨杜余鑫
责编丨杨晶
编辑丨何增荣
3月8日,领克07 EM-P迎来首秀,这应该是这一两年来,非常重磅的一款中高级插混轿车了,因为诸多新车中,真正定位在B级PHEV的产品屈指可数,至少与扎堆和内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风向并不一致。
再往前几天,第九代凯美瑞上市,乍一看17万多的起售价,还是和以往保持一致,但混动双擎的主销价格放在了20万元以下,这相较于上一代产品,至少降了5-6万,这种变化可以说是划时代的。遗憾的是,凯美瑞只有普混车型,没有PHEV版本。
再往前,是非常火爆的理想MEAG上市,火爆归火爆,但根据首周的订单和销售情况,据说将成为理想的滑铁卢,至少相对L系列来说是不及预期的。外界分析认为,拿掉油箱的理想,本身就自行断臂,少了很多用户群体。
同样是MPV市场,被腾势D9打压得非常厉害的别克GL8,据说即将推出PHEV版本的别克GL8,被内部称之为合资最强插混,试图在MPV市场夺回一些话语权。
所以面对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以蔚来、小鹏为代表的纯电市场增速放缓,和以比亚迪、理想、问界、吉利们为代表的插电式混动(含增程)的持续爆发,已经为未来新能源行业的走向锚定了一个答案:里程焦虑和补能供需关系的失衡,再一次将“油箱”这个关键的部位,在所谓的新能源过渡方案中提升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位置上。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力挺插电混动,他指出,插电(PHEV,含增程)具备燃油车的全部功能,又有电动车的功能,还有混合动力的功能,它是一车三种功能,可以当纯电动车开,也可以当油电混动开,而且(综合)油耗低于4升/百公里,它完全超越燃油车。
那么问题来了,诸多532(5米车长、3米轴距、20万元级的价格)车型扎堆,无论是银河E8还是极氪007,无论是小米SU7还是智己L6,且绝大多数都是纯电动产品,瞄准的都是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汉这样的产品,却鲜有谁想明白,比亚迪汉卖得多的,还是汉 DM-i车型啊。
和多款新能源产品进军多个细分市场头部不一样的是,中型轿车榜单前十,没有一款纯电动或者混动新能源产品一样,作为定调品牌能力的中型轿车市场,难道这块肥肉,就没有人愿意去抢吗?
扎堆20万元级,偏偏漏了这块肥肉?
今年年初,吉利银河E8上市,5米的车长,不到20万的价格,确实算得上是新能源市场的一颗重磅炸弹,扬言要对标比亚迪汉EV。不过产品上市后,依然有很多消费者关心,银河E8究竟有没有PHEV版本?
显然吉利的规划和消费者的预期是有差距的,毕竟浩瀚架构是纯电平台,并不支持发动机的搭载,也就注定了银河E8与插电混动无缘。
其实不仅仅是银河E8,包括极氪007在上市那段时间,也会有外界关心极氪到底会不会做增程或者插混。直到领克07 EM-P的到来,原来银河E8和极氪007的纯电布局,是给领克留了一条路。
当然外界的期待,由此也看出,他们对PHEV的需求,已经从紧凑型车延伸到了中型车、从SUV延伸到了轿车市场。
这种需求,和PHEV&增程车的增幅是一致的。乘联会新能源批发数据显示,2023年纯电动车的总销量是612万辆,同比增幅为21.9%,而插混和增程式的总量虽然只有275万辆,但其同比增幅达到了84.5%,市场需求和增长速度可见一斑。
数据虽然如此,然而再深入探究一些插混和增程车,其实更多的产品集中在SUV领域。2023年插电混动和增程轿车的总销量是82万辆,SUV则达到了176.2万辆,是前者的一倍。比如卖得好的,以比亚迪DM为核心的插电混动,基本上占据了插混车市场绝大部分的销量。而增程车则以理想和问界为主,基本上集中在体型较大的SUV产品上,还有如长安深蓝这样的中型车上。
细数整个中型和中大型轿车其实产品也就十多款,而真正卖得上量的中型插电式混动轿车,基本上一只手就数得过来了,比如以深蓝SL03和零跑C01为代表的增程产品,还有以海豹DM-i和汉为代表的PHEV车型,最多再加上走亲民路线的五菱星光,整个中型PHEV轿车,似乎并不受消费者待见。
作为对比,该级别和细分市场的纯电产品,那可是基本上有超过30款,数量是插混和增程产品数量的一倍,而且还有更多的玩家对这个市场虎视眈眈。难道说这个级别的消费者,都全面转向纯电动了?还是说带油箱的中型轿车,原本就没有市场需求?
其实不然,中型PHEV轿车数量少,和中型纯电轿车数量多,也是有一定的背景和原因的。销量、份额和细分市场的表现,与企业端的供给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很多新势力车企,想要销量和利润,以及品牌影响力全丰收,势必会在市场容量、价格、消费升级和需求较为集中的SUV市场狠下功夫。
外界能看到的,无论是增程的理想和问界,或者说小鹏、智己,基本上都靠20万元往上的SUV闯市场,当然也包括品牌力非常强大的特斯拉,也得靠Model Y为品牌提供绝对的销量支撑。
与其说市场玩家们漏掉了中型PHEV轿车这块肥肉,不如说他们是有意而避之。
一方面绝大多数车企会更加倾向利润更好、消费者更喜欢的SUV车型,这符合中国消费者对空间的需求;另一方面,相较于单纯的纯电系统,再加上内燃机系统的混动产品,本来就比单一系统的产品要复杂一些。这种复杂不仅是研发和产品的复杂,背后还有一整套供应链体系的建立,这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并不容易。
好在,有人遗忘就有人拾起,数据和市场的表现与之前的布局有直接关系,随着领克07 EM-P的到来,中型混动轿车市场,也该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了。
新时代的中型轿车,谁来引领?
纵观汽车产业的历史长河,大众化的汽车品牌中,真正具备全球强大影响力的,无一例外是中型轿车。
帕萨特、雅阁、凯美瑞,他们不仅是企业和品牌的代表作,更是长久以来销量、利润的核心支撑。就算放在中国市场,中型轿车每年只有300万辆级的市场,远不及紧凑型轿车500万辆级那么多,但中型轿车对一个品牌的托举和影响,以及带来的市场地位,亘古不变。
就像如今的大众、丰田和本田一样,即便是外界认为这些主流合资品牌被自主压制得很厉害,销量和份额的下跌也一直在持续,但如雅凯和迈帕这样的中型轿车产品,也一直保持在这个细分市场的头部位置,由此也持续奠定了主流合资的地位保持至今。
是的,中型轿车是技术和集大成者,是车企和品牌的旗舰代表,一个品牌的成功可以不由中型轿车定义,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中型轿车带起来的品牌,一定会经历市场的多伦周期而不衰,这也是为什么外界非常关注的小米,首款车型不是SUV而是轿车的重要原因。
那么在全新的时代,中型轿车应该由谁来引领?在中型轿车的销量榜单上,真正持续在头部阵营,或者后来居上的新产品,究竟应该由谁来担纲?
零跑C01用5米长的大车卖15万且销量表现平平的故事告诉我们,答案一定是大厂的混动中型轿车,这是大厂的优势,也是大厂真正能够吃准的最后一块细分市场了。
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传统内燃机上多年的深耕,无论是技术、成本控制还是热效率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混动技术的成熟,电池成本的下压,原本电量就不大的插电混动产品,其成本已经实现了极大的降低,这也是为什么在混动中型轿车上,传统大厂表现得比新势力更积极的原因。
另外混动比纯电动,一定会更加有市场和消费需求优势。不久前,一则关于选油车还是电车、有超过260万人参与的调研数据显示,只有不到20%的消费者选择了电车,超过80%的人仍然会选择带油箱的汽车产品。其中,选择混动产品的用户明显高于电动车,这也意味着,接下来两年的时间里,混动产品将实现进一步大行其道,纯电动车市场的增速还会进一步放缓。
如果考虑到10万元以下入门级电动车产品的强大需求,以及高端电动车用户对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青睐,这势必会压缩20万元级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和走势,这对于处在20万元级的纯电中型轿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反而进一步激发了20万元级混动轿车的影响力。
实际上,多家主流合资品牌,也嗅探到了这种市场机遇。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多家合资品牌已经开启了PHEV技术的研发工作,除了一贯在混动技术上有所积累的日系品牌以外,包括德系和美系这两个一贯对混动不感冒,推崇小排量涡轮增压的流派,也开始快速转向,开启了对PHEV相关技术和车型的开发工作,并谋求快速推向市场。
有消息称,上汽大众的自研PHEV车型将在2025年推向市场,而一汽-大众自主研发的混动系统也即将上市,未来一汽大众全系产品都将混动化。
之前有行业人士的观点是:低端车用电动,主流家用车用增程,中高端车用插电混动。原因在于电池成本下降后,入门低端车的消费者对购买和使用价格的敏感度,催生了大批如五菱宏光MINIEV和比亚迪海鸥这样的产品;而增程因为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带来的低成本,是主流家用车的客观需求;插混因为可以实现串并联,性能和能耗经济性会做得更加平衡,因此进入到主流家用和中高端市场,也是大概率事件和新趋势。
如果说比亚迪汉,拉开了中型轿车市场的格局,那么面对新时代,谁又能重塑汉在中型轿车领域的巅峰时刻呢?
原文标题 : 插混中型轿车,还是不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