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快要到了,这是一年一度的对各个行业的整饬,每年都有大量的丑闻被爆出,新能源汽车行业自然也不例外。
过去3年时间里,新能源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目前渗透率已经接近40%。高速发展的市场,很容易产生各种乱象,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5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点。
1、过度营销:厂商的力气是不是用错地方了?
营销,几乎每个行业都离不开,但过度营销,多少有些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普遍特征。
“永不自燃”、“想撞都难”等等,想必你都听过这样的宣传,它们出自各大厂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广泛传播,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
客观来说,适度营销无可厚非,但过度营销却是不应该的。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是不折不扣的新生事物,不切实际的过度宣传,很容易造成认知混乱。
现在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营销“内卷”,已经逐渐偏离轨道,部分厂商拿几年后才能量产的技术来吹,有些厂商交付艰难却拿订单来忽悠人,还有一些车型未上市先寻敌,江湖恩怨比产品本身的关注度都高,这些其实都是行业内的噪音。
《孙子兵法》中有这么一句话:“不能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主流厂商往往沉醉于对用户的“洗脑”,却忘了很重要的一点:过度宣传很容易被反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认可度,也很容易因为不负责任的宣传而重新消失。
部分厂商们本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产品性能的提升上,但现在却在了“嘴炮”上。
2、乱带节奏:媒体实属双刃剑?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一直都是顶流,话题多,热度高,养活了一大堆靠流量吃饭的媒体。客观来说,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生事物,有关注度是好事儿,但如果这种关注是来自于你一拳我一掌的回合制游戏,那对整个行业都是一种伤害。
单就汽车设计而言,作为一名曾经的汽车设计工程师,我深知每一个造型理念的来之不易,当然,既然是设计,本就是见仁见智的东西,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然而,即便是对于造型设计的评价,网络上的风评也开始变味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最近几天不少网络大V对理想汽车的调侃,且不论理想MEGA这款车的性能怎样,因为它的独特外形而胡乱联想,甚至诋毁整个汽车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恶毒。
长此以往,汽车行业内将无人敢去创新。
汽车行业内的讨论,还是应该局限于汽车产品本身,或者关注一下厂商的经营策略、发展前景,那些场外的讨论,不建议去过分的关注。
说到底,新能源汽车是靠产品性能去说服人,而不应该是场外的干扰因素。弄虚作假的厂商,与乱带节奏的媒体,都是行业的祸害。
3、误导消费者:先把技术做成熟了可好?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称为“新”,是因为它的动力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都是新生事物,与燃油车的逻辑大有不同,很多技术和应用尚未成熟。
普通消费者不是什么“科学怪人”,他们更希望得到经过验证的、成熟的技术。但目前不少主流厂商反其道而行之,一个劲儿地向消费者宣传不成熟的技术。
咱们不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国家政策层面,2023年年底才刚刚开始发放L3级自动驾驶的测试牌照,说明监管层并不相信厂商们现阶段可以实现L3级自动驾驶,但主流厂商不断通过各种视频来宣称“全程无接管”,这很容易让消费者在驾车过程中放松警惕,酿成事故。
可千万别说,厂商宣传它的,消费者自己擦亮眼睛就好了。
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对一款车进行全面甄别、评价的能力,他们在购车时相信的就是厂商的宣传。而厂商为了自身利益,给消费者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信息茧房。
2023年,就出现过不少用户在高速上躺着开车,甚至把婴儿直接放在副驾上的事件,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指定与厂商的营销推广不无关系,当然,这也引起了公众的痛批。
甚至还有这样的厂商:故意推出不成熟的车型来博眼球,后期通过OTA来进行弥补,这看似先进,实则是一种提前消费预期的行为。
权威机构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投诉中,发动机、电动机等质量问题占比高达50.5%,这说明:新能源厂商的产品质量离消费者满意还有不短的距离。
基础性能都需要完善,那些云里雾里的、遥不可及的“黑科技”,暂时还是不要多吹了。
4、续航虚标:坑了多少消费者?
续航虚标是新能源汽车的老大难问题。新能源汽车有各种优势,但不少车型续航不足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厂商提供给用户的数据,是实验室里、测试场上、特定条件下得出的理想化数值,但消费者实际用车的时候往往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消费者用车,往往会受到天气、路况都因素的影响,虽然这些因素不可避免,但新能源汽车没有燃油车那么让人放心也是事实。
其实,燃油车的油耗也是虚标的,但没油了最多就是加个油,如果用户根据新能源厂商提供的续航数据去制定出行计划,在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很有可能搁浅在路上。
5、服务不周:消磨消费者热情?
过去两年新能源市场猛冲猛打,销量狂飙突进,那么,在销售环节和售后服务做得怎么样呢?
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现的服务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其中占比最高的居然是服务收费,令人匪夷所思,这说明:新能源厂商在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并没有比燃油车强多少。
除此之外,承诺不兑现的占比也比较高,说明部分经销商急于获取客户而满足跑火车;服务流程不完善,则主要体现在“系统升级”上,要知道,智能座舱可是主流新能源汽车的卖点,现在居然成了漏洞。
目前不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持怀疑态度,已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很多也都有“尝鲜”的心理,新能源厂商如果再不抓紧提升服务质量,可能会把消费者的热情与信任消磨掉。
结束语
行业问题不可避免,发展了上百年的燃油车市场即便是到了今日也存在各种问题,新能源厂商既然想取代燃油车的地位,就必须要拿出更先进的技术、更严谨的态度和更优质的服务。毕竟,只有为消费者带来燃油车不具备的价值与体验,才能够真正取而代之,不是吗?
原文标题 : 盘点 | 315晚会会瞄准谁?新能源汽车行业5大乱象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