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席卷北京车展,车圈大佬迎来“流量焦虑”

汽扯扒谈
关注

时隔四年归来的北京车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弥漫的硝烟变得更浓烈。与往届车展不同,24日媒体日当天,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两位互联网大佬取代了黄渤、陈小春、张智霖、金晨等一众娱乐明星,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当日午后,北京车展W2展馆小米汽车的展台上,人群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甚至部分人已经蔓延到了整条过道,更有甚者站到了隔壁友商的展台上,只为一睹雷军的风采。

在人群的簇拥下,雷军先后去了比亚迪、方程豹、理想、蔚来、北汽等展台。并与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等众多车企领导交谈。这一刻,雷军化身“行走的流量”,去到哪里,哪里就是全场最热的焦点。

在雷军巡展之前,因“卖迈巴赫”事件火爆网络的哪吒汽车投资人周鸿祎率先出击。长达3个半小时的直播,参观了他关注的每一款车型。其现场照片在网络上疯传。画面里,一袭红衣,年过半百的他坐在东风猛士车顶,周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因此,周鸿祎被网友调侃为本届北京车展“年纪最大的车模”。

以雷军和周鸿祎为代表的大佬亲自下场带流量——车企高层从幕后走到台前,冲在营销一线。现场及社交平台上火爆的讨论度似乎都在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风向变了,产品竞争已经满足不了当前形势的发展,科技企业家大佬成为新的焦点为车企疯狂引流。

各车企大佬亲自下场

进入2024年以来,关于价格、技术的鏖战仍在继续,但车企们也都发现比价格、技术更有效的法宝—“流量”。

前者有华为、小米用强大的流量虹吸市场关注,进而拿到更多的市场订单;后者有互联网网红用一句“长城炮!”,喊出了长城汽车股价三连涨的资本奇迹。不论是新势力造车还是传统车企们,都在渴望打开流量的潘多拉魔盒,力争在残酷的市场上走下去。

事实上,早在北京车展前,车企高管们已经开始下场。3月28日,小米首辆新车小米SU7正式发布,雷军依靠自身超高人气,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不断对新车进行宣传,几乎成为自家产品的“一号代言人”,被称作小米汽车热卖的最大功臣。

围绕着小米汽车这场“流量狂欢”事件,原本深藏幕后的车企大佬纷纷走向台前,亲自参与直播。4月14日,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直播驾驶,展示长途高速高阶自动驾驶技术;4月17日,哪吒汽车CEO张勇亮相哪吒汽车官方直播间,回应网友提问,并承诺下次交车时将举办交付仪式,“我愿躬身90度,亲自为车主打开车门”。

就连一向低调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有所改变,不仅现身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还在开通微博13年后首次发布动态,之后更是和雷军频频双向互动,互相赠车、评审SU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和总裁王俊也先后开通了微博账号。

对此,业内资深分析师对汽扯扒谈表示:“在过去,明星代言是车企营销的重要策略,他们凭借光鲜亮丽的形象和广泛的人气,为汽车品牌带来了大量的曝光和关注。然而,随着消费者对汽车产品要求的日益提高,仅仅依靠明星的知名度和形象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科技顶流企业家的崛起,为车企带来了新的机遇。科技顶流企业家通常具备深厚的科技背景和创新能力,他们在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流量”背后的焦虑

一波又一波的营销,让今年的北京车展尤为热闹,但如此喧嚣仍难掩行业大逃杀的紧绷。据官方统计,本届车展全球首发车型共计117款,其中跨国车企贡献了30款,新能源车型高达278款。相比四年前的数据,全球首发车型82款,跨国车企首发14款,新能源车型仅为160款,其中首发新车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80%。

与价格战、舆论战相同,车市残酷的优胜劣汰,压力分摊到每一家车企的身上。争先恐后挤进聚光灯下的车企们,不得不拿出各自的看家底牌。

汽扯扒谈留意到,相较于四年前的上一届北京车展,高合汽车、威马汽车、观致汽车、广汽三菱、东风雪铁龙等多个品牌都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华为鸿蒙智行独立展台,以及小米、极氪等近20个新兴品牌。

然而巨大的流量就像是一把“双刃剑”,雷军此前曾说:“小米热度特别高,一点问题就会被大家拿1万倍的放大镜在看。”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的第二天,“被曝出现多起退定投诉”迅速登上了热搜。理想汽车首款纯电车型MEGA也曾因外形备受争议,李想更是罕见地在平台上自动“闭麦”了20天,再次出现在网络上则是为自己的纯电战略进行反思和认错。

某自主品牌内部人士对汽扯扒谈表示:“如果说马斯克、李想通过社交媒体为各自品牌赢得了声量,那么雷军携小米SU7的高调亮相,无疑是彻底颠覆了汽车行业从产品理念到营销策略的传统框架。以创始人为个人IP的品牌形象也正在深入人心,传统车企若不求变,必将被淘汰。”

正如朱华荣说,领导人本身就是流量密码,“流量”就是未来领导人的生产力,车企的领导都要亲自下场,以后从自己做起。

       原文标题 : 雷军席卷北京车展,车圈大佬迎来“流量焦虑”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