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出函谷关,一统新能源!比亚迪秦L携第五代DM技术震撼上市

Carmeta研究社
关注

引言

昨天(5月28日),比亚迪在西安举办了第五代 DM技术发布暨秦LDM-i、海豹 06 DM-i上市发布会,比亚迪秦L和海豹 06 两款新车正式上市,首发搭载第五代DM 技术

秦LCLTC工沉纯电续航有80km和120km两种,提供5款车型可选,售价区间为9.98-13.98万元。用户权益方面,新车置换补贴至高 1.5万元,比亚迪用户至高补贴 5000 元。

王传福发功震惊了全宇宙:百公里油耗2.9L

有大V总结,这次秦L: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比亚迪这次发布会中公布的第五代DM技术,是油电效率的极致提升,震惊车圈,注定要震惊全世界

有3个核心要素:

1、发动机热效率  46.06%

2、百公里 2.9L

3、综合续航 2100km

先说2、3怎么来的,是在新技术加持下,比亚迪秦L能够实现2.9L/100km的亏电油耗(NEDC),满油满电综合续航2100km。

接下来 笔者会带大家一起解剖一下这几个数值背后代表的意义。

发动机热效率  46.06% 是个什么概念

首先发动机是油车的核心动力源,烧的是化石原料(汽油等),热效率就是衡量发动机对于化石原料使用率的一个概念,热效率越高,发动机转化能源的能力越强,意味着更加省油

假设热效率40%,意味着100单位的油,通过发动机转化出了40单位的功。

比亚迪说了5代DM的发动机热效率46.06%是全球最高。

吉利表示不服气,今天,就在今天5月29日,表示吉利雷神发动机热效率46.1%。

但是吉利也说了,他这个超越比亚迪的要到25年才能量产。

我觉得吧,明年比亚迪是不是要出6代DM了,大写的尴尬

那么比亚迪在什么水平呢?笔者找了一个图,仅供参考

国际上量产车型主流发动机的热效率通常在30-38%之间,比亚迪是非常有优势的。

综合来看,目前量产上市的汽油发动机中,比亚迪这个热效率应该是最高的。

秦L的百公里 2.9L,综合续航 2100km 怎么做到的呢?

秦L的油箱为65L,按百公里2.9L,意味着可以跑2138km。所以秦L能取到综合续航2100km成绩主要看百公里油耗。

百公里油耗,之所以这么低,主要得益于第5代DM技术:

高热效率发动机:第五代DM技术采用的发动机具有高达46.06%的全球最高热效率,减少燃油消耗;

动力架构更加高效,减少动损:第五代DM技术采用了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这种架构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电能,减少对燃油的依赖;使用的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115Wh/kg,放电倍率和回馈倍率也得到提升,这有助于提高整车的能源利用效率;比亚迪采用的12V磷酸铁锂小电池重量更小,充放电效率更高,这也有助于减轻整车重量,降低油耗

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第五代DM技术的热管理架构采用第二代电池直冷系统,能够节省能耗并提高均温性,进一步降低油耗

秦L的发布对于合资企业的影响

比亚迪凭借第五代DM技术优势,通过价格策略在A级家轿市场对合资燃油车形成绝杀

在新能源车市占率超50%的背景下,比亚迪通过秦PLUS DM-i降价至7.98万,迫使合资车降价,同时秦L和海豹06 DM-i的上市时机精准,利用技术优势和价格手段,完成对合资品牌的降维打击。

比亚迪的全面产品定价布局,从7.98万到13.98万,以1万元为阶梯,牢牢掌控定价权,使合资品牌在技术和价格上均难以取得优势,面临销量萎缩的风险。

今年4月销量榜前十名中,日系旗下的轩逸、思域,和德系的速腾、朗逸等车型,销量总和7.1万辆。扩大到全部合资品牌销量,月销量规模维持在10万辆以上。目前比亚迪在家用轿车市场上的在售车型销量总和是6.7万辆,与合资燃油车销量还有几万辆的差距。

这个差距或许借助此次秦L的发布会进一步缩小

DM混动与纯电之间的经济性对比

常说混动是纯电和油车之间的中间态,比油车更省油,比电车更续航,那么混动和纯电之间的日常用车经济性如何呢。

以油价8元/升,百公里2.9L,1公里油费约为2毛3

以公共充电桩1.5/度点,百公里15度电(特斯拉百公里12度电),1公里电费为2毛2

众所周知,纯电在用车成本方面就是便宜,但DM混动已经完全无限接近于纯电下的用车成本了

去年,比亚迪卖了300万辆;

今年前4月比亚迪卖了近100万辆,预估今年将继续超300万;

在年中将近,在古秦所在地(西安) ,比亚迪秦对着整个汽车市场亮剑,合资将再无退路,要么加入,要么消逝。

秦出函谷关,一统六国

       原文标题 : 秦出函谷关,一统新能源!比亚迪秦L携第五代DM技术震撼上市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