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放血保命 谁还会倒在黎明前?

老铁科技说
关注

今年北京车展,国产新能源汽车可谓是大放异彩,雷军和周鸿祎一绿一红刷爆社交网络,与之相关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屡上热搜。在喧闹的氛围下,消费者,市场,车企多会产生一种错觉:自己押对了赛道,挖到了宝。甚至于会忘掉行业已经非常之“卷”的现实。

如今车展已经结束,市场应该平复焦躁的心情,让我们来继续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哪些车企能度过这个寒冬。

本文核心观点:

其一,行业内卷程度已经异常激烈且惨烈程度超乎想象;

其二,若只做20-30万价格区间,企业的盈利平衡点应该是年销量100万台,考虑到当前车企都在向高端车冲刺,上述数据也不应该低于40万台;

其三,特斯拉注定不是苹果,理论护城河是不牢固的。

行业内卷:放血保命

对于汽车行业的“卷”许多朋友可能已有所耳闻,只是对“卷”的程度可能没太多感触。

在工业企业中,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毛利率是衡量的行业景气度的重要参考:当行业景气度高(产品供不应求),产品价格带会上移,企业毛利率跟随上扬,相反当行业景气度下行(产品供过于求),产品价格带会下行,企业毛利率也就被压缩。

在上图中,两条折线展示了高度的相关性(除2020-2021年受“输入性通胀”有所背离),同时也非常直观地展示当前行业所面临的重重压力,“内卷化”挑战厂商定价能力,产品定价越加保守,均希望通过价格优势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当企业屡屡祭出价格战时,一个不争的事实便是:行业的供需关系已经完全反转,“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消费者对汽车的选择已经不再是单一靠产品力,创新力,更为重要的是“价格”,简单来在新的供需关系下,厂商已经很难说服消费者为产品力买单。

小米SU7从公布产品,到最终发布,量产,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市场观察者均密切观察定价问题,小米也深谙市场所思,在定价问题上一直三缄其口,最终的定价策略也是在同等车型偏下区间(标准版21.59万元的定价紧贴20万大关),这也是行业“内卷”下的具体表现。

消费市场“内卷”也已经传导至企业经营策略,产能利用率与产品库存保持了高度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当行业景气度走高,企业会上调产能利用率,并积极储备库存以实时满足市场需求,而当市场风格逆转,企业则会进入去产能周期,纷纷下调库存和产能利用率。

如今企业所面临处境在上图中也是一览无遗,自2023年中开始行业就已经进入了降产能周期,行业产能利用率和库存双双下行。

此前市场讨论起新能源汽车压力之大,往往忽视传统燃油车的因素。在行业赛道切换过程中,燃油车面临更大的挑战,在暗淡的前途和维系原有产能双重压力下,为稀释新能源汽车的冲击,只能采取更大的折扣力度以快速实现去库存目标。

燃油车的大力度折扣又激发新能源车继续“让利”,毕竟市场盘子已经就那么大了,燃油车占比多了,自然就会压缩新能源市场,在上述逻辑之下,汽车行业整体上陷入了竞相降价的周期内。

通过简单数据梳理和分析,我们简单勾勒了新能源汽车以及整个汽车行业当前的现状:

1)行业的“卷”可能超出想象;

2)企业的经营策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扭转,如果说此前的让利折扣带有某些进攻性,那么当前的让利更多是“防守”,稳库存保现金流,甚至可以牺牲短期利润,放血是为了能活下来。

科技属性:欲戴皇冠,必先承其重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谁能在这个冬天活下来的问题。

从公司经营角度,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科技属性,后者引以为傲的辅助驾驶,无人驾驶,智能座舱等充满现代性的设施,背后则是海量支出的研发费用。

市场每每谈论特斯拉与通用,福特这些老牌汽车的估值逻辑时,总会倾向于前者具有明显的科技属性,应该按照科技公司逻辑估值,给予高P/E(市盈率),燃油车企业仅仅是钢铁机器而已,估值不可过高。

特斯拉2023全年研发费用支出接近40亿美元,妥妥的科技公司手笔,这背后是特斯拉20%左右的毛利率的底气(前文中国汽车毛利率相比则相形见绌),甚至于当市场开始怀疑特斯拉的估值逻辑时,FSD(完全自动驾驶)就会被视为重要变量在各位分析师的excel模型中上下翻飞(如近期马斯克访华就掀起了一轮FSD估值热)。

新能源汽车拿科技公司估值并无毛病,只是欲戴皇冠,必先承其重,要享受高科技的资本溢价就需要前期承担庞大研发成本,又由于行业尚未成熟,技术尚在追赶中,研发就会陷入军备竞赛的怪圈里。

在撰写本文时,我们发现了一些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2023年理想汽车研发费用106亿元,小鹏53亿元,蔚来134亿元,刚刚赴美上市的极氪汽车支出84亿元,小米在2021年初宣布造车,其后研发费用经历了跳跃式增长,2023集团研发费用支出超过190亿元,花费在汽车方面应该也不会低于90亿元。

一般来说车企的期间费用主要有两部分构成:

1)研发费用,在一个竞赛式支出的行业中,企业在此普遍年度支出水平在100亿元上下;

2)管理和市场支出,对比几家公司,此部分与研发费用大概在1:1,我们大而化之为100亿元。

站在损益表角度,我们就找到了企业扭亏的平衡点:

期间费用以200亿元计算,就需要毛利同期贡献200亿元,当前新能源汽车价格中枢在20-30万之间(最为集中),毛利率方面除理想在2023年达到了20%以上外,大多数企业在5%-15%之间(如蔚来5.5%,极氪13.26%,雷军最近披露小米SU7毛利在5%-10%之间)。

如果我们笼统地将新能源汽车的平均售价设置为25万元,毛利率定为8%,卖一辆车赚得毛利2万元,企业若要实现盈利平衡就需要年出货量在100万辆左右。

这是一个令人十分咋舌的数据,我在得到数据之初也是震惊的,新能源汽车虽然热火朝天,但其盈利的门槛竟然如此之高。

这就突出了产品路线的重要性,如理想从创业之初就确立了”奶爸车“的产品路线,避开了20万上下这一红海市场(2023年客单价超过30万元),毛利率超过20%,平均每部车毛利接近6万元,在2023年销量超过37万部时,实现了经营性盈利。

或许是受此企业,抑或是被上述搞的吓人的扭亏门槛所迫,当前新能源汽车纷纷打起了30万以上的市场,问界L9价格带更是超过了40万元,极氪009也是50万起步,年轻人原本寄希望于小米SU7是人生第一辆车,但殊不知高配SU7 Max已经在测试30万元大关了,据有关媒体披露小米下一代汽车很可能是SUV,价格带突破30万基本已经确定。

这就让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现了非常纠结的一面,一方面行业内卷化已非秘密,企业需要不断下移毛利率以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20-30万赛道已经寸草难生,为扭亏考虑企业又纷纷盯上了具有高毛利属性的高端车,在理想MEGA上市后出现的一系列舆情战,公关战便是最直观的体现。

面对此情景我们该如何预判2024年乃至未来几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呢?

其一,大量汽车品牌消失基本是注定的,没有销量的车企是注定没有未来的,集中在20-30万元赛道,我们认为其扭亏销量要高达100万辆,假若高端车进展成功,其门槛也不会低于40万辆(参考理想2023年数据),市场就是这么残酷,销量低迷且还投入研发费用来展示科技感的企业可能"死”的更快;

其二,2024年的北京车展其实是行业的一次大演习,国产新能源车的焦虑投射为社交媒体KOL声嘶力竭的宣传,一些不甘于人后的企业的可能要通过市场费用拼死一搏;

其三,笑到最后的企业要具备以下素质:

1)产品力,这是销量跨过扭亏平衡的前提;

2)有融资以及成本稀释能力,在资本市场以及中概信心尚未恢复之时,极氪赴美上市,这包含了其对融资的渴望,无论是二级还是一级市场尽快融资囤积力量是扩周期的有利保障,此外小米汽车虽然成本高昂(短期亏损应该是必然的),但其有手机和IoT等业务的协作关系,可以共担成本,短期内就缓释了汽车对损益表的冲击。

撰文至此,相信大家大家已经看出我对行业整体还是比较保守的态度,科技行业的高研发属性给经营端设置了重重压力,只是在现实中仍然会有朋友对特斯拉抱以极大热忱,其中主要逻辑为参照苹果,尽管安卓手机竞争异常凶猛,但苹果毛利率仍然在高位岿然不动,形成了安卓手机培养用户,苹果手机拿利润的局面,此剧情是否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演,特斯拉仍然拿到行业利润大头呢?

2023年特斯拉毛利率为18.25%,尚不及理想汽车的22.2%,相比苹果的毛利率可一直是在40%以上的,无论从绝对值还是参照同类企业,均说明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并不具备独一无二的定价权,近期已经多次下调价格便是实例。

对于特斯拉年研发支出超过280亿元的企业,仍然不能确保其护城河是牢固的,换言之国产动辄百亿规模支出的车企,其护城河有想象中那般坚固吗?其科技属性的成色还够吗?甚至于说FSD被批准大规模应用,其商业价值会有想象中那般高吗?FSD是否也同样陷入价格战的泥沼呢?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

在当前行业的格局下,或许只有家底厚,产品力强,品牌溢价能力高的企业能活到最后,至于还在纠结改名称的车企,不如洗洗睡了。

       原文标题 : 车企放血保命 谁还会倒在黎明前?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