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剧透”3款新车型,血赚560亿的马斯克又在“画大饼”?

汽扯扒谈
关注

北京时间6月14日,2024特斯拉股东大会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举办。在此次大会特斯拉通过投票方式通过了多项决议,其中就包括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年薪5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62亿元)的薪酬方案以及将特斯拉公司注册地址迁至德克萨斯州。另外,埃隆·马斯克还在此次大会上高调阐述了特斯拉的未来发展前景,不仅宣布Cybertruck单周产量已经超过1300辆,并将进一步提升半挂卡车Semi的产能,未来特斯拉还将推出三款全新车型。

   

此次股东大会上,埃隆·马斯克针对业务发展、行业趋势、公司业绩等问题,分享诸多观点,展现出对可持续未来的坚定决心。马斯克提出,特斯拉的市场价值有潜力增长至当前最高市值公司的10倍,这意味着特斯拉未来的市值可能超过30万亿美元大关。

特斯拉汽车业务持续发力

在此次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向公众预告了三款令人期待的新车型,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神秘地表示:“我们正在研发的新车型,非常特别。一开始,大家可能不觉得它们有什么惊艳之处,但请保持期待,你们会惊喜的。”

根据新车预告PPT显示,除了现有的Model S、Model X、Model 3、Model Y、Cybertruck和Semi,还有三款被遮盖的新车设计草图。其中两款设计相似,线条流畅,呈现出圆润的溜背式轮廓,预示着可能是一款运动风格的轿车或轿跑车。而第三款车型则呈现出方正的外观,更像是一款厢型车或MPV,可能是为了满足更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虽然马斯克未透露具体细节,但根据特斯拉之前的规划,公司将在8月8日推出“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此外,特斯拉还计划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推出一款价格更为亲民的新车型,这或许就是传闻已久的Model 2车型,可以预计新车型的推出或将进一步扩大特斯拉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在谈到现有车型时,马斯克提到由于车身结构和材质不符合中国和欧盟的规定,特斯拉将为中国和欧盟市场制造特供版的CyberTruck,新车很可能会采用传统的车身用料而非特殊的不锈钢材料,甚至还可能会推出特供版的外观和结构设计。他还宣布,特斯拉将在下个季度开始生产CyberTruck非Foundation系列,这将进一步丰富特斯拉的产品线。

关于电池技术,尽管外界普遍认为特斯拉的4680大圆柱电池成本高于其他供应商,但马斯克信心满满地表示,预计今年年底特斯拉将实现4680电池的“成本平价”,这将有助于提升特斯拉产品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宣布,特斯拉已累计生产超过600万辆电动车,并预计年底前总产量将突破700万辆。为了帮助客户利用自己的车辆赚取收益,特斯拉计划推出一种创新的车辆共享计划。这一计划类似于网约车与民宿平台爱彼迎的结合,特斯拉将拥有一部分车队,同时鼓励客户车辆加入运营队列,共同分享收益。这一创新模式有望为特斯拉车主带来更多价值,同时也将推动特斯拉在共享出行领域的发展。

人工智能助特斯拉市值猛增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特斯拉不仅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人工智能业务已成为特斯拉的重要支柱,对其市值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马斯克深信,人形机器人将在未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家庭的得力助手,教育孩子的智能老师,甚至在工厂中发挥重要作用。他预测,下一代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具备更多功能,如弹钢琴等,这充分展示了特斯拉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力和前瞻性。

实际上,马斯克对人形机器人的期望极高,他认为这些机器人将成为工业主力,数量有望超越人类,预计未来将达到100-200亿。特斯拉计划年产10亿台人形机器人,占据市场10%以上的份额,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彰显了特斯拉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野心和信心。

此外,特斯拉还在加速扩展其超充网络,今年下半年的投入预计将达到5亿美元。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完善特斯拉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FSD辅助驾驶系统正不断努力在中国市场落地,预计如果其能达成所愿,还可以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取得一笔不凡的收益。

随着人工智能业务的不断发展,特斯拉的市值有望进一步提升。事实上,特斯拉的股价已在今年实现了逆势上涨,截至周四收盘,特斯拉股价上涨2.92%,盘后又上涨了0.48%。这充分证明了人工智能业务对于特斯拉市值增长的重要性。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特斯拉的市值有望迎来更加显著的增长。

特斯拉在马斯克引领下,始终秉持创新精神和进取心,尽管挑战重重。其未来市值能否突破30万亿美元,尚需时间验证。但特斯拉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领域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都值得跟过中国企业关注学习。

       原文标题 : 特斯拉“剧透”3款新车型,血赚560亿的马斯克又在“画大饼”?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