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点赞小米!格局大却难掩尴尬:电车销量与品牌力加速下跌

雷科技
关注

业绩不行,但有了“格局大”的好名声。

小米汽车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亮眼的销量与良好的口碑,获得友商的公开点赞也是有力证明之一。

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表示,小米SU7 Ultra将从2月11日起陆续公布全国专业赛道的挑战成绩。迄今为止,小米SU7 Ultra已经公布成都天府国际赛道、湖南株洲赛道、珠海国际赛道、上海国际赛道等赛场成绩,并都成为这些赛场的最速四门量产车。

screenshot-20250215-160219.png

截图:微博@保时捷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米SU7 Ultra刷新上海国际赛车场官方认证圈速纪录后,一直被小米汽车当作竞争对手的保时捷出现了,亲自给小米汽车送上恭喜和点赞。

此举获得不少网友的认可:相比因对手普及高阶智驾就破防的某些车企,同样被短暂超越的保时捷更显格局。

在2023年年底举行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中,雷军就一直强调自己的竞争对手就是特斯拉和保时捷。其中,保时捷是一家有九十余年历史的汽车品牌,当看到没有几年历史的小米汽车对标自己时,电车通相信保时捷会有一种“被碰瓷”的感觉。

历经一年多的疯狂生长,小米终于竞争对手的官方认可,确实不容易,同时也证明,纯电动量产车在赛道的潜力未被完全挖掘。

作为赛车运动领域的百年技术标杆,保时捷早在1998年便推出首款混动概念车911 GT3 Hybrid,并计划在2025年电动车型销量占一半、在2030年实现电动车占总销量80%这一目标。然而,在新能源市场呈指数级增长的当下,这家德国豪华品牌的电动车市场接受度反而不及预期,与产业变革速度形成鲜明落差。

尴尬的保时捷:电车销量与品牌力齐跌

早在2015年,中国市场就已经是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但从2022年开始,中国市场却成为保时捷销量下滑的主要市场,年销量到2024年直接下滑28%,在华年销量不到小米SU7的一半。

作为品牌唯一在售的全纯电动车型,保时捷Taycan的2024年销量相比2023年下降将近一半,成为保时捷去年市场成绩表现最差的车型。

需要注意的是,保时捷Macan EV在去年第四季度的销量占据保时捷Macan车系的65%,但这并非保时捷纯电动车的崛起。作为保时捷的主要销量来源,欧洲市场在去年春节就停止了Macan燃油版的销售,当欧洲用户只能选择Macan EV时,Macan EV的销量自然会比Macan内燃机版本更高。

据外媒electrek报道,保时捷将在德国裁员将近2000人,比例减少15%,裁员理由是电动车需求疲软。除此之外,从去年12月开始就有多家媒体报道保时捷在中国区裁员的消息,官方表示这次内部组织架构的优化重组,是为了在行业快速转型中保证持久的成长。

screenshot-20250215-181521.png

截图:electrek

说白了,保时捷在多个地区实施裁员计划的根本原因还是销量不佳,而且不仅是电动化发展有阻滞,其他畅销燃油车的地位也受到了极大威胁。

小米SU7的价格与保时捷Taycan相差不少,但雷军在小米SU7上市发布会期间的数据对比,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展示出小米SU7的综合实力。目前来看,小米SU7还没有像保时捷Taycan布局全球化市场,但在国内市场的月销量已经稳定了2万辆出头。

4a4256a0235a4626a1a0b5a049df279e.jpg

图源:小米汽车官网

再看燃油车,保时捷Macan、保时捷Cayenne市场地位都很高,但受到理想L系列、问界M系列等国产新能源SUV的极大冲击,就连价格偏贵的问界M9,月销量都能够轻松突破1.5万辆。

分析到这里我们已经不难猜出,国内消费者普遍乐意接受新能源车,虽然保时捷有品牌影响力,但在不少国内用户看来保时捷的新能源车只是“杂牌”,加上其他国产新能源车的畅销,让保时捷在燃油车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不再明显,这也就不难理解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何会下滑这么快了。

纯电之路走不通,豪华品牌们必须返璞归真?

电车通了解到,除了保时捷之外,还有不少豪华品牌尤其是超跑品牌,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面临挑战,纷纷调整策略,加大了内燃机车型的投入。

莲花汽车原本计划在2028年成为纯电动豪华品牌,但现在已经确认走“超级混动”路线,推出增程版动力车型;迈凯伦将电动化的中期目标改成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兰博基尼在2024年底实现所有产品线的混动化,但目前也就只有Revuelto和Urus SE两款产品。

无独有偶,沃尔沃、奥迪、宾利等品牌也纷纷调整电气化战略,将重心放在混动车型上。

2761caa93ee0426383ccb959cd44185d.jpg

图源:沃尔沃汽车官方

起初,豪华品牌对电动化转型很自信,认为入局几年的新能源车企就能够获得如此好看的销量数据,自己有这么多年的技术积淀,只需要几年投入就可以用纯电动车完全替代燃油车,满足市场需求和过渡期的需要。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他们对豪华品牌的认可主要还是集中在燃油车上,普通的纯电动产品还勉强有些小成绩,而主打越野、超跑等小众需求的纯电动车型,即便搭载行业领先的创新技术,消费者的接受度依然有限。

按照当下畅销的新能源汽车来看,新势力的市场份额并不少,可见中国消费者普遍愿意接受新事物,但传统豪华品牌似乎很难讲好电动化的品牌故事。

989dcf875494412c9612f55d14bab19f.jpg

图源:奔驰官方

就拿知名度最高的BBA来说,奔驰的EQA、EQB、EQC三款本应该负责走量的车型,却为“油改电”产品;宝马的电动化策略更多依赖现有燃油车平台的改造,只有给出比较明显的市场优惠才能拉高电动车的销量增长;奥迪今年直接取消了原定在2023年推出的“奇燃偶电”的命名体系,MEB平台在电池容量、电压、智能化等方面存在上限,PPE平台车型的推出节奏偏慢,导致奥迪在新能源转型中落后不少对手。

几乎所有想要继续在中国市场发展的车企其实都面临相似的问题,为了保证自己的竞争优势,部分海外品牌已经开始尝试与国内企业合作,比如奥迪与上汽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开发专注市场的全新智能数字平台;奔驰与宁德时代在电池技术研发和供应方面展开合作等等。

b1daab7ab6a24bab9fc9eb8c73683d09.jpg

图源:AUDI

打造出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产品并不容易,但双方合作意味着需要花时间沟通相关细节,比如大众和小鹏在2023年7月合作,但双方合作的首款产品预计在2026年上市,一款主打家用市场的纯电动SUV就花费三年时间,其他豪华品牌的电动化进程也不会太快。

届时这些合作打造的产品是否还有竞争力暂且不讨论,但至少在这之前,豪华品牌还得想办法找到提高销量的办法,而混动车既能降低油耗,又能保留“汽油味”,无疑是吸引新老消费者的不二法宝。

百万级经典豪车的新势力对手越来越多

不得不说,国产新能源车的发展真的很快,理想、问界将家用豪华SUV这一市场的潜力挖掘得非常彻底,对传统豪华SUV的冲击非常大;主流细分市场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方面的投入,在极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豪华车型的竞争力。

现在,就连劳斯莱斯、宾利等超豪华品牌车型也都有竞争对手了。据了解,在去年年底亮相的百万级行政轿车尊界S800确认会在今年上市,而且余承东直言,这款新车将拥有超级巡航、超机动性等八大亮点,直接对标劳斯莱斯、宾利等豪车品牌。

33a34b8466e648e1b943bd4a7ad6afd6.jpg

图源:电车通摄制

另外,鸿蒙智行将在2月20日举行尊界技术发布会,电车通已经收到发布会的邀请函,届时将为大家带来一手信息。

豪华品牌的知名度,在现在看来依然奏效,愿意为品牌买单的消费者依然不少,但随着国产车的不断进发,保时捷、劳斯莱斯、迈巴赫、兰博基尼等豪华品牌的竞争对手,很有可能是只有几年发展史的新势力。

(封面图源:小米汽车官网)

来源:雷科技

       原文标题 : 保时捷点赞小米!格局大却难掩尴尬:电车销量与品牌力加速下跌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