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这种局面将会在一周后的上海车展,再一次集中爆发,而今年的市场行情,注定不会比以往更太平。
距离上海车展还有一周的时间,各家车企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引爆春季的车市鏖战,或提前发声,或避开上海车展的高峰期,将各家的重磅产品和盘托出。但盘踞着众多车企和品牌的中国市场,就算提前布局,也根本拉不开相互之间的时间差距,扎堆不可避免。
4月15日当晚,就有5个品牌召开发布会上市了5款新车,有豪华品牌的沃尔沃XC90,新势力的极氪007GT和小鹏X9,有主流合资的广本P7,还有自主品牌的捷途山海L9,虽然有的是全新产品,有的是年款新车,但对于每家品牌来说,这些产品也都还比较重要,值得市场和行业对其进行一定拷问。
比如主打安全信仰的沃尔沃XC90,能否在理想L9和问界M9等新能源新豪华的市场中,重塑旗舰产品影响力?
虽然市场热度和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层面,沃尔沃XC90并没有踩准节奏和时机,也并不被所有人接受和认可,但是全新XC90,其最看重的就是安全,并提出了“安全才是最大的信仰”观念。
可以说在4月以来行业热议智驾、电池和新能源安全之后,沃尔沃此刻讲安全,恰逢其时。就算结果并不能如沃尔沃所愿,但至少在安全的呼唤,和行业的坚守层面,沃尔沃XC90发布会上的声音,是一次对行业乱象的纠偏和正本清源。
特别是沃尔沃亚太区CEO 袁小林火力全开,针对当下汽车行业的一些乱象开炮,痛批目前行业中存在的营销式安全、参数式突破、配置式大卖场、许愿式伪科学,认为安全从来就是一个系统化工程,硬件软件数据的结合只是基础,更需要强大的工程能力,长久的知识积累和审慎地分析验证。
不过在产品上,全新XC90看得见的变化真的不大,相当于10年了这款车才迎来了中期改款,仅对前脸、内饰做了部分升级,这对于追求新奇体验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并不友好。更何况作为进口车,XC90一年在华的销量也仅有万辆有余,难以形成决定性的影响力。
好在价格层面,XC90的确也比之前更务实了,指导价63.89万元-89.49万元,最高降幅超过20万元,来到了47.9万元-67.9万元,也推出了PHEV的版本,这基本上也切中了问界M9和理想L9的价格带,让消费者在科技和安全的对比中去思考和抉择。
对于007GT的拷问则是,再次进军猎装市场的极氪,站在四周年的节点上,007GT能否用更极致的产品和售价,拉开极氪的新里程碑?
4年前极氪以001开启了猎装轿跑细分市场,过去每卖出10台猎装车就有一台是极氪,它用四年的时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品类,让国内的新能源市场逐步诞生了如蔚来ET5、哪吒S这样的猎装或旅行车细分品类和产品。
4年后的今天,极氪再一次用一款科技猎装轿跑,开启下一个4年的里程碑,此刻极氪对猎装轿跑的理解,可以说又一次深刻和升华了,做出了比4年前更好的猎装产品。
首先是007GT的价格,权益之后起售价19.99万元,顶配车型23万元,这是除了极氪X外最便宜的极氪车型了,而且还全系标配带激光雷达的浩瀚智驾系统,全系高通8295的芯片,全系ccd魔毯系统,再加上极氪的原创设计、品质、用料和安全,要说电动车的内卷,没有谁能够卷得过极氪。
其次是4周年,拉开了极氪迈向2.0时代的步伐。极氪不再执着于纯电赛道,而是在品牌逐步向上的需求中,开拓更加多元的新能源解决方案,用多种动力形式满足更多用户需求,比如由9X开启的超级电混系统,将成为未来极氪高端向上的重要推手。
2.0时代的极氪,还有另外的一些改变,比如在与用户沟通方面,不再是过去的直男和工程思维,比如在产品和技术上,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有序迭代,一年磨三剑这种情况将不会再出现,同时还要直面问题,直面用户,建立全生命周期用户沟通机制。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即将迈入累计50万用户的新豪华品牌,极氪也将构建2.0时代的豪华服务体系,行业唯一的“三电不限里程终身质保”“高速免费救援服务”“新车4年或10万公里内覆盖全国任何道路的免费道路救援”等,还有“1小时快保,24小时快喷”、免费取送车、免费维保接送等服务的升级,在产品力之余,将豪华必备的服务强化,也是极氪向上之路上的必经之路。
而对于小鹏的拷问,则是在M03、P7+等愈加向下的产品形象后,能否靠X9进军香港MPV市场镀金的方式,唤醒小鹏X9在豪华MPV市场的价值,拉上品牌的向上之路?
昨晚,小鹏在香港开启了全球品牌之夜,上市了2025款的X9,价格依旧和之前的价格保持一致,35.98万-41.98万元。香港和MPV自然有最直接的联系,在这个遍地都是豪华MPV,具有定义MPV价值和影响力的市场,香港是MPV的前沿阵地,代表了MPV的风向标,将X9推向香港市场,足以见得小鹏对X9这款MPV的地位和期待有多高。
作为小鹏的旗舰,X9的产品力和价格其实也比较有优势,只是在极氪009和一众增程大SUV的竞争之下,小鹏X9向上的后劲表现不足。
然而对于小鹏来说,一面向下,一面向上,最大的麻烦并不是卖不好X9,而是愈加成为品牌支柱的售价更便宜的M03,已经逐步将小鹏的品牌形象和平均售价向下拉低了两个档次。再加上P7系列也好、G系列产品也好,价格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一步步下探,这对品牌塑造和坚持来说,并不友好。
所以何小鹏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守住小鹏的向上之路,以至于品牌不会与蔚来、理想相比掉价太多,X9成了唯一的突破口。当然除了产品,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抓手,纯电续航里程430公里的鲲鹏超级电混体系,打破纯电在高端豪华市场中的局限,思路与极氪如出一辙。同时L3自动驾驶、图灵芯片等技术,也都有了明确时间表,成为支撑小鹏品牌影响力的技术法宝。
对于本田P7的拷问,则是在经历过东风本田S7“断网式”定价教训之后,广汽本田在P7上喊出了19.99万元的一口价,这个看上去听劝的价格,是否能挽回外界对本田和合资电动化的刻板印象?
实际上广本的P7相比40天前东风本田上市的S7卖25.99万元起,同源的本田中型纯电动车售价直降了6万元,可以看到来自主流合资品牌本田,已经在尝试理解中国市场的定价体系和风格。包括P7上市之后,东本S7也应声下调了其销售价格和权益,并将这个优惠保价延伸至已购车主,就足以看出本田的求变之心,本田有时候也可以对自己很狠。
实际上,作为成熟的合资车企,之前本田敢定26万元的这个价格,就代表其产品对得起那个价格,这是一种产品自信,比如其在将成本投入用户难以感知,但长期使用中至关重要的领域,4年研发周期打磨操控细节,在供应链、耐久测试、碰撞安全等方面保持偏执式的坚守。
但市场和反馈和用户的声音更重要,这次两个本田顶住成本压力下调价格,一方面就是“听劝”最直接的表现,这确实需要一定的魄力,展现本田在新能源之战上的恒心与坚守。至少从成本来看,20万元以下的价格,成本就不一定HOLD得住了。
另一方面则是本田期望通过降低购车门槛扩大用户基盘,着眼全生命周期服务价值,能更好地用规模化市场反馈反哺技术迭代,这种长期主义的发展思路,更代表着本田在用自己的方式,吹响合资电车反攻新号角。
最后是对捷途山海系列的拷问,山海L9承载了捷途家庭旅行序列向上的重任,这次山海L9用价格下探迎来再次上市,能否一改这半年L9品牌内部垫底的事实?
首先从名字来看,全新山海L9听起来跟理想L9同级,在前脸设计和6座布局、零重力座椅等方面,都向理想品牌靠拢,也是新能源产品,但实际上尺寸定位与理想L6接近,价格还要便宜好几万,把消费者的心理拿捏得准准的。而且14.69万元到16.59万元的价格,相较于指导价,差不多下探了接近2万元,性价比路线践行到位,再加上背靠奇瑞集团,和快速发展壮大的捷途汽车,看起来很有盼头。
不过纵观过去1年多来的销量,山海L9表现不温不火,且近半年来,基本上属于捷途销量倒数第二的车型,此次换新降价很有必要,捷途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它去年以来的颓势。
其次是山海L系列作为家庭旅行混动出行的定位,其实销量表现一直都不及旗下的方盒子车,这不仅与竞争难度有关,也与捷途对品牌高端向上突破的需求有关。作为品牌朝家庭出行的延伸,其面临的对手众多,上升压力大,要想进一步做品牌的升维,难度不小。
每个品牌在内卷的市场中,都不得不用最实实在在的产品,去应对来自市场和行业的拷问,而答案则是要在新产品上市之后,交给市场和消费者去印证。但实际上,更残酷的事实在于,还没等到这一波产品好好表达,下一轮新产品呈“日更”的方式接踵而至,不断掩盖昨日的声音。
继15号之后,16号也会有5款产品走向市场,问界M8、享界S9增程、方程豹钛3、哈弗枭龙MAX、传祺向往M8等,一款款更加重磅的产品继续投入市场的内卷中去,短短的24小时时间,就有10款重磅产品投向市场。
用网友的话来说叫作——产品太多,消费者都不够用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新车上市,有令人追捧和引发行业热潮的产品,就会有上市之后默默无闻、一蹶不振的选手,在更多玩家扎堆的中国车市,热闹非凡伴随着窒息内卷,又有谁能够顺利地熬过去呢?
责编:李思佳 编辑:何增荣
原文标题 : 24小时狂甩10款新车,谁能熬过“窒息式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