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上了华为,也让此前名不见经传的赛力斯在去年赚翻了。
日前,赛力斯发布了2024年业绩,其2024年营收1451.75亿元,同比暴涨305%,相当于每天进账4亿。同时,终结了连续5年亏损的颓势,净利润达59.46亿元。
作为第一个坚定选择华为智选车模式的车企,赛力斯此前也是经历了群嘲的尴尬期,如今终结亏损走向盈利,去年的赛力斯确实要比大部分新势力更幸福,证明自己赌对了,不过赛力斯的幸福期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拉回了现实。
进入2025年后,赛力斯汽车连续三个月销量接近腰斩,问界M9、M7和M5全线大跌,与其它新势力品牌形成鲜明反差。
问界身上的华为光环逐渐褪色
今年一季度,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54552辆,同比下降42.47%。其中,新能源汽车1月下滑47%,2月下滑46%,3月下滑45%,连续三个月销量降幅接近腰斩,并与其它新势力品牌形成鲜明反差,已被挤出第一梯队。
而问界的直接竞争对手理想3月和一季度销量却仍在上升。
问界的直接竞争对手理想3月销量为36674辆,是问界单月销量的近3倍,1-3月累计销量92864辆,也超过问界同期销量的2倍,且销量同比仍在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性价比不足以及华为与其它车企合作面的扩大,赛力斯的“华为光环”似乎已逐渐褪色。
数据显示,今年1-2月,问界M7销售13647辆,同比大降73.3%,2月份M9销量也回到一年前刚上市之初的5000多辆,问界销量是肉眼可见的下滑,目前问界也是靠着M9一款车撑门面,问界急需下一个爆款。
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华为给问界安排的M8即将于4月发布,日前,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晒出问界M8小订突破10万台海报。余承东激动的表示:“感谢10万个家庭的选择与支持!问界M8将陆续进驻全国800家门店。”
据悉,问界M8预售价为36.8万元起,将于4月上市,定位家庭智慧旗舰SUV,新车将填补问界M7和问界M9之间产品档位,只比M9小一点,智驾与座舱相差不大,价格却要便宜十万。
从问界产品谱系来看,M8的推出是属于华为的性价比策略,华为希望用低价策略复制M9的成功,不过进入2025年,智能化与价格战已成为重塑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格局的关键词,也为问界M8的火爆能持续多久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目前靠着“华为智驾”走向盈利的问界,也面临着华为“光环”的褪色。一方面,目前国内汽车智能化竞争激烈;另一方面,除问界外,鸿蒙智行相继“孵化”智界、享界、尊界品牌,“朋友圈”的扩大让问界不再独享“华为智驾”。
赛力斯无力打破“打工皇帝”困局
为了改变销量下滑趋势,问界除了全新M8以外,还在3月底进行了问界新M5 Ultra、M9 2025款密集上市,价格也有所下探,可以看出,问界也是想以低价新车吸引消费者视线、扭转颓势。
只不过这些拯救措施都不是赛力斯可以主导的,一切还都得听华为的。
虽然赛力斯营收一千多亿,但利润率仅4.1%,远低于特斯拉的15.4%,甚至比主打低价车的零跑的8.4%还要低一倍,可见华为合作模式下的利润分配机制不透明,赛力斯作为代工方议价权有限,难以从高溢价车型中获取合理分成,这些都是赛力斯代工模式的弊端。
当然议价权是与华为合作的前提,没有华为的主导也不可能有赛力斯的今天,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面对越来越卷的新能源市场,问界的这种代工模式的弊端也就越来越明显。
问界品牌车型主要是依靠华为产品力,但华为目前还要照顾其他合作的车企,比如2025年鸿蒙座舱4.0的首发权被阿维塔夺走,暴露了问界在华为生态中的可替代性。
同时问界目前已经从唯一变成了四分之一,去年问界对鸿蒙智行的销量贡献还接近九成,但2025年2月,智界销量占比鸿蒙智行全系达40%,问界占比降至53%,可见鸿蒙智行内部竞争有多激烈。
目前华为营销重点也在向享界与智界倾斜,余承东只有一个,但是也要照顾到每一个“界”的市场与技术分配,再加上还有上汽和广汽的合作,华为真的是有心无力,即便问界是嫡系,但华为的光环也不能一直笼罩问界。
相比之下,其他新势力面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机动性就显现出来了。
小鹏和理想就是新势力车企中面对市场变化,调整较为迅速的案例。
其中小鹏汽车搞定了整车生产成本控制,目前已经打下了低价高技术的品牌标签,旗下P7+与MONA M03均在细分市场获得了肯定,一季度也就坐上了销冠;
理想面对M7冲击后快速带来L6,也让其稳住了第一梯队的位置,目前为了寻找增量也是开启了渠道改革,从手机厂商处学经验,用华为的方法对抗华为,这是理想带来的增量方案。
而这些积极内部变革,我们在问界品牌上一个都看不到,问界只能等着华为制定产品、营销、销售方案,赛力斯更多的是扮演无条件服从的打工者的身份。
不过代工者的身份并不影响市场对其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的认可。
在2024年财报发布次日,赛力斯宣布了其赴港上市的计划,并拟为其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增资扩股,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此次增资金额合计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
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问界靠着华为技术注入让问界M9登顶50万元级豪车销冠,这场从四年亏损百亿到市值2000亿的狂飙背后,是华为生态重塑汽车业的估值想象力与供应链困局的双刃剑。
而赛力斯目前的困境折射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技术供应商主导”模式的深层矛盾,短期借势虽可快速崛起,但长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终将沦为生态附庸。
对于赛力斯而言,能否在华为生态中完成从“代工者”到“共创者”的转型,将决定其能否跳出“打工皇帝”的宿命。不过从营收来看,或许赛力斯内部并不排斥这种“打工皇帝”的宿命,毕竟把钱赚到手才是王道。
原文标题 : 赛力斯终结亏损走向盈利,去年营收暴涨三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