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禾颜阅车
关注

导语 | Lead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本文出品|禾颜阅车工作室

撰文|张   弛

编辑|禾   子

全文2495字

阅读需4分钟

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受到了欧洲各界广泛欢迎和积极评价。这对奇瑞等有意在欧洲市场大展拳手的中国车企而言也是利好的消息。近日,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

早在2025年年初,大众就曾经酝酿过裁员,但随着工会的强烈反对,转而以出售德累斯顿和奥斯纳布吕克的两家工厂来达成削减成本的目标。对于大众管理层和工会来说,由其他车企接手,带来的负面影响比较小,是一个为各方所能接受的方案。自那时开始就有不少中国车企计划收购或者租赁德国大众工厂的传闻,目前来看,奇瑞接盘的概率增大。据媒体报道称,奇瑞方面证实正在洽谈在德国开展本地化生产,但未透露合作方是否为大众。

△奇瑞有意在大众汽车的工厂里生产Lepas品牌的车型

奇瑞海外战略重心或转向欧洲

在国内一众主流车企中,奇瑞是海内外发展相对来说最为均衡的车企。2024年,奇瑞全年出口汽车达到114.5万辆,同比增长21.4%。从集团层面来看,奇瑞海外销量占比约为44%。所以相比于国内其他车企,奇瑞更看重海外市场的发展。

更进一步来看,和比亚迪专注在新能源汽车不同的是,奇瑞是多条技术路线并行:燃油、纯电、插混,奇瑞一个都没有放下。在燃料电池和飞行汽车这些前瞻项目,奇瑞也投入了不少资源。如此大的摊子就需要奇瑞不断提升销量,来分摊之前的投入。

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欧盟汽车市场的销量仅次于中美两国。也正是因为如此,欧盟自然也是奇瑞亟需重点拓展的海外市场。2024年,如果加上英国和北欧国家的汽车销量,整个欧洲汽车市场的规模达到1296.4万辆。撇开去年加征的电动车反补贴关税不谈,欧盟并没有像美国一样,对中国汽车设置比较高的贸易壁垒。对于奇瑞来说,在欧盟市场站稳脚跟将为自己的销量增长找到一个新的动力。

△与美国相比,欧盟对于中国汽车的态度是比较包容的

从奇瑞自身的欧洲战略布局来看,如果德国工厂可以落地,那么就可以和其在巴塞罗那的工厂形成遥相呼应之势,为奇瑞做大欧洲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奇瑞巴塞罗那工厂不仅已经在去年年底进入到了本地化组装的新阶段,而且奇瑞还计划进一步调整巴塞罗那工厂的产品线:增加Omoda 与 Jaecoo两个品牌的纯电动版本;提升瑞虎插电式混动车型的产量。相关的调整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届时年产能最高可达20万的巴塞罗那工厂将成为各方不容小觑的势力。

△奇瑞巴塞罗那工厂即将完整调整,开足马力全力生产

机遇和困难并存

其实,奇瑞国际执行副总裁张贵兵再今年4月在芜湖的一次和经销商与媒体的沟通会中表示奇瑞确实在洽谈在德国的本地化生产。但同时他也承认,奇瑞在做一些可行性研究,包括生产成本、供应链、工会和监管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进行评估。

在欧洲生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特斯拉在柏林的超级工厂为例,虽然也是得到德国政府的全力支持,但是和上海超级工厂相比,柏林超级工厂还是差了很大一截。2024年,柏林超级工厂的产能提升至了37.5万辆,而反观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已经达到了百万的规模。时至今日,欧洲市场上的Model 3都是在上海生产并运输至欧洲进行销售的。

△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运营难度比上海超级工厂大

对于奇瑞来说,其在德国的生产有可能会遭遇到和特斯拉一样的困境,所以提前做好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相比于之前吉利收购的是沃尔沃的整个体系能力,奇瑞拿下来的只是一座工厂。所以,后期都需要奇瑞向这家工厂来导入整个体系能力,这不仅包括新品牌和新车型,还需要找到深谙当地法律法规的专业人士以及能力强的工会。除此以外,文化方面的差异更是奇瑞需要事先考虑到的。之前比亚迪在部分销往欧洲的车型上撤下其标志性的“Build Your Dreams”标语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中国车企在欧洲的运营需要更多注入本土化的因素

做得比日韩车企更加“日韩”

在欧洲汽车市场,除了欧洲本土车企之外,各大跨国车企巨头也都力求有所斩获。

作为全球汽车舞台上的后起之秀,日韩车企依靠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加可靠稳定的质量,在欧洲市场站稳了脚跟。如今在欧洲各大城市的街头,丰田、现代和起亚的车型随处可见。但不容忽视的是,美系车企在欧洲则是典型的反面案例。由于持续亏损,通用汽车早在2017年就退出了欧洲市场,把欧宝/沃豪公司(后者是欧宝在英国市场所使用的品牌名)出售给了彼时的标致雪铁龙集团。而后者在接手之后,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实现了盈利,让通用汽车颜面尽失。

至于福特在欧洲也只是苦苦支撑而已,除了全顺所在的商用车板块尚处在主流阵营之外,其在欧洲的乘用车业务没有太大的亮点可循。从根源上来说,还是通用与福特所投放的车型,无论是从定位、性能还是从市场营销推广方面,都未能号准欧洲用户的脉。

△通用汽车早在2017年就把欧洲业务出售给了法系的标致雪铁龙集团

对于奇瑞来说,日韩车企的成功做法值得推广,而美系车企的失败经验教训需要总结。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奇瑞需要更加依靠欧洲本土人才。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前,沃尔沃汽车其实归属于福特的豪华车集团。彼时的福特派遣了数以百计的高管来到瑞典总部,使得沃尔沃一众瑞典本土高管非常抵触。无论是德国还是西班牙,都有着完整的汽车工业产业链,并聚集了大量的工程人才。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能够快速崛起,跻身主流,沃尔沃的瑞典工程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奇瑞能够海纳百川,吸收更多的西班牙和德国的优秀工程师,那么无论是服务于奇瑞的欧洲战略,还是帮助奇瑞进一步开拓国际化市场,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运营好德国公司,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值得奇瑞参考

点评

从布局的动作上来看,奇瑞这次是下了血本,但与俄罗斯、中东、南美这些市场相比,欧洲市场的运营难度要大了很多。奇瑞需要储备足够的资金,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来经营欧洲市场。但难度越大意味着机会也越大,如果奇瑞可以在欧洲市场取得成功,那么奇瑞就会蜕变为一家真正国际化的车企。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文标题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