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盛告诉记者,就中国而言,真正阻碍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原因有两大方面。一是硬件设施不达标,“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道路的建设还到不到无人驾驶汽车所需的较为相近的驾驶环境,但是这方面的缺陷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另一个则是驾驶习惯,也是最核心的原因。“车主的文明程度,如礼让、隐性违章等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这些问题若不解决,无人驾驶汽车将不可能上路普及。”
曹鹤直言,近几年无人驾驶汽车主要是科学技术在推动,再往后发展到一定规模,将会碰到很多社会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社会伦理道德,这方面甚至会上升到整个社会的探讨,弄不好会陷入困境,成败与否,就看双方的力量制衡。
小结:工程师虽然已经通过一系列技术搭载让无人驾驶汽车免于犯一些可控的错误。但是,如上文专家所言,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从技术硬件上来说问题不大,但是碰到社会隐性存在的伦理道德、法理常识,无人驾驶汽车还得蒙圈。而中国距离无人驾驶汽车的上路普及,还处于硬件设计缺陷和驾驶陋习阶段,法理伦理等容后再议。
问:一旦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普及,全球汽车产业整体格局将会如何演变?
无人驾驶汽车概念出现之日,传统汽车产业为之虎躯一震。而当它真正上路普及,传统汽车产业该何去何从,全球汽车产业整体格局将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对此,叶盛表示,无人驾驶汽车问世后,主导汽车产业的将是传统汽车企业和互联企业(如谷歌),传统汽车有百年的生产经验,互联网企业则有最新技术。当然,也有可能形成一两家互联网车企巨头,要实现大规模量产仍旧要与传统汽车企业合作。与此同时,传统汽车企业也要往无人驾驶汽车方向去发展。
曹鹤指出,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无人驾驶汽车若得以普及,汽车产业整体格局还将由发达国家主导,新一轮的调整或可以参照汽车行业在全球产业转移的模板。然而一旦普及,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包括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水平、社会习俗、现实使用条件等等。“无人驾驶在今后五六年间看似很热闹,待到真正进入产业化,其规模能像中国这两年新能源汽车一样发展就很不错了。技术好突破,关键是使用条件。”
小结:传统汽车产业欢迎互联网新成员的加入,但是也不能丢了自己辛苦创下的百年基业。目前,无人驾驶汽车尚处于起步阶段,离真正上路行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在此期间,互联网企业在为之努力,统汽车厂商也要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去拥抱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种种冲击。
盖世论衡:是盖世汽车研究院打造的一个品牌汽车评论栏目,透析汽车行业的新现象,新热点,新规律,新趋势;以行业资深专家、权威媒体人及企业高管为发声主体,多层次、多角度探讨变化中的中外汽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