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的明天:何去何从?
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屡创新高的背后,随之而来的却是动力电池报废带来的环境压力问题。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到2020年这些新能源车带来的庞大废旧电池规模将何去何从?
在新能源车产销井喷的当下,全球各国都有意识到报废动力电池的处理问题成为目前严峻的课题。对此,各国也在积极开展相关方面的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目前,美国在电池的阶级处理方面较为全面,还建立了电池回收利用网络;德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电池回收利用制度,按照德国电池回收法规的规定,在德国,本国的电池生产商和进口商必须在政府登记,经销商要组织收回机制,同时用户也有义务将废旧电池交给指定的回收机构,这种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落实和建立了完善的电池回收体系;而日本的电池生产厂商已经建立了一套“电池生产销售—回收—再生处理”的回收利用体系。这些,都是国外比较好的电池回收利用方案。
而在国内,针对当前的现状,工信部提出的国内首个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明确指出回收拆解企业应具有相关资质的国家标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将从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外,自2018年2月1日起,《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等三项动力电池新国标也将正式实施。早在2012年7月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国家电网下属的北京、浙江子公司,在之后马上投入资金进行梯次利用研究项目,但进展缓慢。
在国家政策对动力电池回收的严格要求下,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包括超威集团、猛狮科技、沃特玛、豪鹏科技、中航锂电、比亚迪、CATL、国轩高科、比克电池等在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均展开市场布局。目前包括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在内的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也在酝酿新能源汽车的二手车回购计划,以及积极推动废旧电池的梯次利用进展。
小结:
从理论上来看,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目前已经进行了各方面的布局,但从实际操作上,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案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需要产业上中下游成立联盟来共同努力。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想要快速高效地发展,二手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需要政府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回收问题,相关厂商和企业也应该负起责任,建立专业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回收、处理以及置换体系,这样不仅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也能有效地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文/王丽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