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何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嘴炮”必须不能停

亿欧网 中字

“你觉得我今天讲得怎么样?”何小鹏对亿欧汽车记者问道。此时的他刚刚结束了在2018泰达汽车论坛上的演讲,正急匆匆地要从天津前往北京去开会。在今年12月,小鹏汽车首款面向公众销售的量产车G3就将正式交付,这位董事长兼CEO正为此四处奔忙。

其实,何小鹏不仅要解决产品和技术上遭遇的各类问题,还要防范不期而遇的“暴雨雷霆”。在半个月前小鹏汽车广州品牌发布会上,一张上书“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而不在制造”的PPT让他一夜之间成为了舆论的众矢之的,这也直接导致他在这次的泰达论坛上开口谨慎了很多。以至于在亮出这张PPT之前,他在台上开玩笑称“这次我得注意点”。

(何小鹏在2018泰达汽车论坛上的演讲PPT)

不过,何小鹏心中也是“不服”的。在与亿欧汽车记者的交流他表示,之前引发外界争议的那些言论在他所在的科技圈已经成为了共识,根本算不上“嘴炮”。不过当他出现在汽车产业人士荟萃的活动中时,显然要考虑融入“大环境”。但在亿欧汽车看来,何小鹏为代表的新造车企业家乃至其他汽车产业跨界人士的“嘴炮”,对行业有着重要意义。事实上在过去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忍受:来自汽车产业新进入者的“嘴炮”。

不管你愿不愿意。

(何小鹏此前引发了外界争议的PPT)

所谓“嘴炮”,不过是违背既有“常识”的新认识和新判断

在汽车新四化浪潮正席卷全球汽车产业之时,有悖于过去常识的新产品、新认识和新判断绝对是层出不穷的。从淘汰了车内大部分按钮的全新交互系统,到在高速公路上能够基本替代驾驶员的自动驾驶系统,智能化、电动化和网联化正在潜移默化中为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变革。实际上,公众也在逐渐接受新的产品,这点从特斯拉Model 3在美国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就可以看出。

但对于和传统汽车产业休戚相关的企业家和从业者来说,新技术和新思路带来的学习成本和对于未知的恐惧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传统汽车产业链来说,设计、制造、品控和成本才是一切的核心,电气化、智能化和互联网等新的知识是过去大家认知范围中没有涉及与覆盖的。不过在经过了初期的“不懂”与“不屑”后,传统车企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转型方向。大众、丰田、通用等跨国巨头都提出了自己向智能化和电动化的转型思路,并推出了相应的方案与概念车。而国内的自主车企也都围绕《中国制造2025》,设定了各自的企业规划。

对于一款新上市的燃油车,业界已经有了明确的判断标准。不过对于智能汽车这个还为真正出现的“新物种”,整个产业是缺乏定义标准和判断能力的,因此在整个产业需要在“萌芽阶段”展开充分的讨论。在市场竞争中,产品是核心。但实际上对于“定义何为好的智能汽车”的标准,也是同样重要竞争要素。让自己企业对于智能汽车的定义成为行业共识,不仅有利于获得产业链上下游的帮助,更可以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良好印象。就像德系车尽管毛病一直不少,但由于“德国工艺靠谱”这个印象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心中,因而召回事件层出不穷的大众居然成了中国销量最高的外国品牌汽车。

事实上,汽车产业的大多数内部人士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新趋势的重要性,并在积极拥抱变化。不过,显然一些处于汽车产业链外围的“媒体人”并没有及时理解到“新情况”的发生。

让别人帮助你的第一步,是意识到你的存在

遥想当年,李书福以名言“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吗,有什么难的”,一度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乃至民营企业家的笑柄,但这种看似无知的言论并没有妨碍吉利汽车成为中国发展最好的民营企业之一。事实上,他当年说出这句话时正在独立申请造车资质。彼时,李书福不仅需要让中央领导和主管部门意识到浙江有个造车的李书福,更要让产业链上下游知道他对造车的决心。

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也是李书福在那个中国汽车产业的草莽时期“没有办法的办法”。

何小鹏如今面对的产业环境要比十几年前的李书福好得多,但挑战不容小觑。尽管汽车制造、生产资质和产品目录等流程已经可以通过“代工”搞定,但要完成智能汽车所定义的诸多功能,小鹏汽车要汇聚来自智能硬件、电子通信、车载应用开发者等传统汽车供应链之外的各方帮助。因此,通过自己的声音,让行业上下游企业意识到小鹏汽车对于智能汽车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

“让别人帮助你的第一步,是意识到你的存在。”要实现让公众广泛认知,不语出惊人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过去几年,蔚来汽车的李斌,威马汽车的沈晖以及奇点汽车的沈海寅等人已经纷纷强调过智能交互对于新汽车的重要性。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和机缘巧合,他们没有“享受”到何小鹏这次的待遇。

别着急喷,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需要说明的是,亿欧汽车并不鼓励对于产业的无脑喧嚣和哗众取宠。实际上,令人讨厌炒作和成功营销之间的界线并不是那么明确,这其中需要企业公关与品牌部门的智慧。毕竟汽车和APP不一样,品牌和产品的美誉度需要排在知名度之前。

理解了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就应该对造车新势力们的“嘴炮”有更多的理解。实际上,何小鹏在广州发布会第二天的记者会上就对自己的言论进行了展开说明。他表示,自己的原意是指在大家在普遍保证了制造品质的基础上,智能汽车生态的运营将成为企业产品之间的差异化竞争点。

不过对于行业媒体来说,遇到争议言论之初是否该一味地喷且蹭热点,倒是值得讨论的事情。毕竟流量固然重要,但发表观点的前提是对事实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报道。毕竟,新造车企业的老板们身价动辄上亿,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当中已是绝对的凤毛麟角。这些人既然选择All In智能汽车产业,那么他们说出无脑言论的几率通常微乎其微。与其着急反驳他们的只言片语,倒不如先理解其观点背后的思想与判断。

毕竟造一款车需要几年时间,大家也应该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作者:周到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