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麟资金充裕足以支撑到高速发展时期
吴迎秋:造汽车非常需要时间,需要耐得住寂寞,而现在新汽车被很多人诟病的,恰恰就是耐不住寂寞,急于去说、急于去做一些现在心里没谱的事儿,导致现在不能批量生产、不能批量交货,质量可靠性、稳定性自己心里没底,这些问题的背后不少企业可能还是因为金融方面支持不够。我们现在看新势力里有几种现象:一种是PPT造车,拿一个概念先去找钱;一种是一边说一边做一边找钱;还有一种是找了一笔钱砸进去,希望很快能够产出,一旦砸进去没有效果,马上陷入被动。现在这样的情况非常严重。这也就证明了您刚才讲的,造汽车是一个挺艰难的事情。
对于赛麟来说也一样,它是一个新进入中国的品牌,尽管赛麟在美国有30多年的历史,是大名鼎鼎的跑车品牌,但是中国的消费者可能还是了解的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你们有没有考虑钱的问题,考虑盈亏平衡的问题?做企业必须要盈利,但是马上盈利又不现实,长期不盈利肯定会垮掉。这一点是新造车势力目前碰到的最大难题。对于这个难题,您怎么看?
王晓麟:其实这个难题,我们在决定造车之前就有预案了。我原来搞应用经济学,后来又搞金融、法律,在思维上相对保守。我不是那种脑门子一热就可以做决定的人,我是一定要深思熟虑。所以,在资金的准备上面,必须考虑能够投入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让我达到盈利平衡点,我才做这个事。
因此,我们跟PPT造车没有任何关系,整个系统都是成熟的。到江苏两年,我们建厂快完成了,没有做过一场融资发布会,因为没有需求,我的资金是充足的。
吴迎秋:看来,您不需要向资本喊话,现在只需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而且您也有足够的资金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王晓麟:对。另外在品牌上面,我们仅仅做了一些试探性的宣传,没有大规模去做,因为如果现在去宣传,所有的东西都是讲这35年来,赛麟在国外的非凡战绩。在中国造的车到底怎么样,我们希望是在产品出来之后再讲,而不是事先吹得天花乱坠,但是车出不来,或者车出来之后有问题,你讲什么都没用。
我们一定要坚持到PT(生产试制)车在生产线上做出来,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能够让消费者满意的时候再进行同步宣传。做这个策略的时候,我们也有同事反对过,说所有的品牌都需要预热,我说需要预热是没错,但是预热是需要拿产品来说话,不能光拿图片和文字,要有实物,这是我保守的一面。
在盈亏平衡点和投入上面,我做得相当保守。我从来没有认为这个车一出来,第一年卖多少台就能够赚多少钱,前期不光是造车物料成本、生产成本,运营成本、售后服务成本、销售成本都要算进去。我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够让这个公司进入高速发展期,在达到高速发展期之前,我要有足够的资金力量来支撑企业的正常运作,让消费者以最好的价格拿到产品,要给消费者提供最放心的服务,让消费者在享用这个产品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这些都需要钱,我们讲的所有东西,最后转化成财务数据都是钱。
钱一个是融资来的,另外,每赚一块钱利润是毛利润,但是每省出来的一块钱成本是净利润,在成本控制上我们有精细化的管理和30多年的经验积累。同样,在零部件配套成本上,我们也有一定的优势,因为赛麟可以和零部件配套公司共同进行工程研发,这个节省成本。还有,在零部件配套的时候,零部件企业也要分析这个产品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因为以前在国外已经有30多年的成功历史,他们会认为我们的成功机会大,零部件配套的风险成本会大大降低,包括模具摊销会更容易。这些是节省物料、降低制造成本这一块儿。
我原来搞金融出身的,特别是给通用这样的大公司提供金融结构服务,金融成本是一项很大的成本,钱不光是股权投资,A轮、B轮、C轮,还是债权投资,都是有成本的。在这方面,我们通过一系列的金融结构,让我们的金融成本变得最低。在几个组合拳之下,我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都可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个公司,能够支撑到我达到盈利平衡点。
吴迎秋:您刚才有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挣到的钱是毛利润,省下的钱是净利润。”您是搞金融的,我相信很多人会想,金融就是做概念、讲故事、空手套白狼,讲到挣多少钱,那得多少年之后,还不知道行不行。而事实上,现在围绕着新汽车,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大家对于造车有一种不信任,可能也来自于这儿。
刚才您的一番话多少改变了我之前的看法。我觉得您不仅仅讲概念,您对于每一分钱的把握都非常精准,非常严谨。我想真正玩金融应该是这样才对吧?
王晓麟:其实,金融分很多细分的领域,我过去在华尔街这20年,差不多10多年做金融,我做的是跟产品有关的金融,像我做供应链的金融,就是汽车零部件的配套,我的金融是基于产品的。我做设备的金融租赁,首先是有设备,这个算法是不能玩概念的,是根据零部件配套整个成本利润来进行金融结构的构架。汽车销售的金融,我做资产证券化,就是根据每一台车的销售和利率、分期付款,这个构架上面把它打包,进行一个实物资产的,或者金融资产的证券化,这是我做的。我跟那些看未来,做大概念的金融是不同的,我过去做的金融,都是基于制造业的实物,因此我在做汽车的时候,我很明白,我的金融如果没有实际的生产制造,它本身严格的成本计算、财务计算,我这个金融是没办法做的。结构性金融是基于实物金融和实际的金融资产的。而不是只要有一个概念,就可以拿到哪个地方打包上市。
基于传统体系 开拓创新思维
吴迎秋: 刚才聊了很多关于如何做好新汽车的话题。越聊越发现,赛麟身上的传统基因很强。如果你是新势力,意味着你的形象、创新性应该更强。但这似乎有矛盾,你想表白的:“我跟新势力不一样,我在2014年就来中国了,在新势力冒起来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要投资建厂,稳步推进量产规划了。”这些是否会影响到你创新的形象?毕竟新势力的内涵中代表着一种创新的能量。
王晓麟:我觉得新势力和传统势力并不矛盾,新势力并没有也不应该否定传统势力的一切,传统势力也应该拥抱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我个人对赛麟这个公司的定位是:我们是基于传统对未来的拥抱而产生的一个结合。
举个例子来说,我说基于传统,1983年史帝夫创建赛麟这个品牌的时候,他因为要搞赛道跑车,就要研究轻量化,那个时候不是为了省油或者节能减排,而是因为车子轻就可以跑得更快,在赛道上就可以拿更好的成绩。那个时候搞轻量化的研究,我们用铝合金、碳纤维、镁铝合金。经过这30多年的积累,他对轻量化材料和工艺已经了然于胸,今天这个时候去做电动车,我们传统的轻量化技术全部用上了。同样电池电量下,赛麟的电动车续航里程要长得多,因为它不仅轻,还能够达到美国的碰撞安全标准,这就是将传承嫁接到新技术上。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公司结构上我们也做了一定的调整,我们把IT行业的一些有实干经验的高管请到公司来,他们对消费者的脉搏是把得最清楚的,对市场的反应也很快,而传统汽车行业相对来说慢一点。我们的执行副总裁毛天华,从华为过来,我的产品设计总监、产品规划总监要向他汇报,向研发院长汇报,两边是一个结合。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赛麟的反应是非常快的,从过去的传承来讲,我们本来就比传统汽车快,因为做定制化的高端跑车需要迅速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在这方面有一定积累,再加上大批来自IT业的管理人才加入,这个特点就更加明显了。
在互联网技术、智能驾驶技术方面,我们一定是首先对整个产业进行分析,然后才能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在这方面我们比传统车企走得快得多,但是我们没有像很多新势力那样急于求成,抓到谁就是谁,来了几个博士就说要搞出世界最好的自动驾驶,我们相对来说既快又稳,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特点。
做工业制造,所有的捷径都是弯路
吴迎秋:您刚刚讲的我印象很深,新汽车有几个基本特征:第一,源自互联网时代的变革;第二,人们对汽车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三,造车的理念和方法发生了变化。所以,很多以前没造过汽车的,在互联网创业很成功的人,看到了这样的机会,围绕着新的概念、新的理解去做。同时,我也在想,新势力为什么会兴起来?中国的汽车制造是有目录的,有门槛的,要牌照的。使得传统汽车行业相对封闭,外围的人进不来。新势力的出现,是因为现在行业的管理出现了变化,围绕着新能源,国家允许一批企业进来,给它发牌照。过去看到机会做不了,现在开了这个口子,大家涌进来了。
你们是在新势力起来之前,或者说政府出台新能源汽车管理办法之前进入中国市场的,那个时候想搞汽车首先要有牌照,您当时怎么想的?您怎么理解新势力的?
王晓麟:我们进入中国市场前做了两年多的分析,还做了两年的尝试,最后才落下来。两年的分析,让我们看到市场的巨大机会,我们要进来;两年的尝试,是对市场的试探性的销售。参加车展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那两年我们一直在找合作伙伴,但是合作伙伴不是现在意义上的造车新势力,全部是有生产资质的。在2016年我们跟一家有资质的公司完全达成了一致。所以,从构架上来讲,江苏赛麟是一家标准的中外合资的汽车整车厂,适应的是国内的“7”字头目录,当然也有新能源目录。
刚才讲到赛麟到底是一个传统的还是新的企业,我是谁。从制造工艺和整个系统化方面我们是传统的,从节能创新、互联网科技、电动车科技,包括我们的销售方法、研发原点,我们是新势力。我为什么特别强调研发原点,您讲到汽车产业不光在中国,在国外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成体系的产业。美国没有准入门槛,一般来讲车企都是做一些市场调查,从消费者那边得到反馈之后,在工程师这边汇总,工程师决定设计一款什么样的车,它有用户的输入,但是用户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影响,难说。
2016年江苏赛麟如皋工厂破土动工
我举一个例子,上世纪90年代我刚到美国的时候,通用做的车没有放饮料的杯托,有人采访他们,为什么你们不做这个东西,他们一个工程主管很傲慢地说,这个东西在沃尔玛花一块钱就可以买到,为什么要浪费我们工程师的宝贵时间去设计一个价值这么低的东西呢?现在所有车里面都有放咖啡的杯托,这就看出来当时工程师和消费者之间的脱节,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实际上在传统的汽车行业里,这种脱节的现象仍然很严重,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设计汽车的原点上我们是彻彻底底的新势力,我们要造出来的就是消费者早就想要的,在公司最高层的推动下让研发院执行这一点。好在,赛麟原来就是做定制化高端车的,大家已经习惯了把客户的需求设计进去,一旦这个原点定下来之后,所有设计流程一定是传统的,质量控制流程一定是传统的,工业制造有一定的规律,不能越雷池一步。
我经常跟公司的人讲,做工业制造,所有的捷径都是弯路,你走了哪一条捷径,就要花几倍的时间退回来再去补,所以不要想走捷径。从这点来讲,我们又很传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