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除了燃料电池,万钢部长政府撰文中还提到了这项重要技术

电车汇
关注

重磅|除了燃料电池,万钢部长政府撰文中还提到了这项重要技术

电车汇消息:12月15日(上周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人民日报》第六版发表了题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文章。作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奠基人,这篇消息发布的行业影响力可想而知。不过,在大多数媒体将新能源汽车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着眼于燃料电池时,却多有断章取义之嫌。

重磅|除了燃料电池,万钢部长政府撰文中还提到了这项重要技术

事实上,万钢主席的原文如下:

要协调推进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增程式)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和产业化。应及时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向增程式混合动力发展。显然增程式混合动力将会成为未来补贴退坡期内一个重要过度。

那么,结果显而易见,除了燃料电池之外,还有一项万钢主席提到的核心技术,那就是“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向增程式混合动力推广。”插电式向增程式扩展,这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补贴退坡倒逼增程式发力

在万钢主席发布的文章中明确指出:认真研究2020年对纯电动、插电式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出后的税收优惠政策,使交通运行零排放和超低排放车辆成本得到补偿和奖励。加强安全运行管理与服务,取消对续驶里程、能量密度等细节要求,把产品技术的选择权交给企业和市场。基于此,电车汇认为,增程式将在2019年迎来持续发展的机会,原因如下:

2016年,国家先后发布了《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和《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等指导文件,明确规定“动力电池8年质保”,这对全生命周期行驶里程超过40万公里、甚至达到50-100万公里的车辆。然而,以目前国内的动力电池水平为例,虽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却依旧存在着脱离补贴,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维护、更换成本较高等问题。

目前,受国家补贴下坡和整车成本压力,车辆装电量的平衡点与用户实际需求仍存在差距,造成部分细分市场的车辆里程焦虑仍然存在,如城市内日均行驶里程超过200公里的中、重型物流卡车、用于城市间的纯电动客车,且随着车辆使用,动力电池容量衰减,里程焦虑问题会加重。

高昂的动力电池置换成本造成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高和动力电池初始容量配置及容量衰减带来的里程焦虑,成为部分细分市场新能源车辆使用过程中两个最大痛点。

以电动轻卡为例,目前动力电池成本约在9万元以上。

重磅|除了燃料电池,万钢部长政府撰文中还提到了这项重要技术

然而,吉利商用车近期却反其道而行之,发布了装电量仅为25kWh的增程式轻卡。电车汇在经过调研后,将该款车型的动力系统总成本进行了核算:

(1)电池成本为:25*1300=32500元;

(2)1.5T汽油增程器及驱动系统系统,225000元左右;

如上述,增程式轻卡电池系统成本在55000元左右,比之纯电轻卡成本节省了至少三分之二。由此看,这样的系统成本较传统同类型轻卡节油率超过了50%,价格只贵了2-3万元,完全可以不需要国家补贴而发展了!

重磅|除了燃料电池,万钢部长政府撰文中还提到了这项重要技术

何谓增程式?

简单理解,增程式不同于多见的并联式混动车,增程式车只用电机驱动,而不使用内燃发动机进行驱动。对于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来说,既可以纯电动运行也可以插电式运行,动力系统能量转换率很高,完全无续航里程忧虑。而增程式系统中搭载的超小型内燃发动机,在启动工作时即进入工作高效区为电池和其他用电设备充电,如空调,取暖,12V电源等。

因此,采用增程式方案的新能源汽车,90%以上依靠纯电驱动。车辆行驶中,在电池容量衰减至一定值且无法满足纯电持续工作时,启动增程器恒功率发电,继续满足车辆纯电工况,以提升电池循环寿命,减少排放。

过去十多年,通用、宝马等企业应用在乘用车体系内的主流技术之一。而对应的并联式、混联式插电式混合动力,由于发动机系统深度参与整车驱动,从政策导向和应用前景看,短期内在部分地区尚存在推广压力。

不过,电车汇认为,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只用电机驱动,而不使用内燃发动机驱动,对于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来说,小型内燃发动机的唯一作用就是充电。因此增程式亦是纯电动的一种形式。

重磅|除了燃料电池,万钢部长政府撰文中还提到了这项重要技术

增程式 真正的纯电驱动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2-2020)内容,纯电动、插电式、燃料电池统称为新能源汽车。虽然目前增程式尚未被完全定义为纯电动或插电式,但其作为“纯电驱动”战略的重要代名词,

早在2010年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增程器方案成为国家和企业的主流技术方案之一。政策规划层面,我国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指导文件,明确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而采用增程式方案的新能源汽车,纯电续航里程完全可以达到《规划》目标50km,90%以上依靠新型能源驱动要求。产业培育过程中,根据《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国家发改委批复《关于要求核准万向集团公司年产50000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申请报告的请示》(浙发改产业[2016]624号)。上述充分说明,无论是国家政策规划制定和实施层面,早在2016年开始,增程式的应用已被国家层面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万钢:纯电动存在短板,及时推动增程式和燃料电池发展

纯电动汽车的短板是续驶里程和充电时间,尚不能满足量大面广的远程公交、双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市场需求。应及时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向增程式混合动力发展,充分利用内燃机领域新技术,推广应用诸如稀薄燃烧、均质压燃、转子发动机等创新成果,促进内燃机与电驱动技术的融合发展,在带动产能转换的同时,使排放降到更低,有效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也应及时把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建议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借鉴,制定科学安全的氢能、加氢站和储氢罐技术标准,提升检测能力,尽快破除制约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标准检测障碍和市场准入壁垒,加强和完善氢能生产、储运和供销体系建设。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