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质疑,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是推动全球新能源车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虽然车市整体出现近30年来首次负增长,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却逆市增长,成为一股暖流。
一个直观的数字便是,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5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超过50%,规模是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3.4倍,并且还在快速增长。这让全球各大汽车企业诸如大众、奔驰、特斯拉等等觊觎不已,尤其是特斯拉,更是已经开始独资在中国建厂。
当然,中国的企业也都开始加速在新能源市场的布局。一方面,以蔚来、小鹏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已经开始上市并交付。一方面,传统自主品牌也在不断转型,如吉利、长城等都在加速新能源产品的推出。
对于已经连续六年成为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的北汽新能源(北汽蓝谷(7.90 +0.00%,诊股) 600733)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这种变化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市场依旧在快速扩张,忧的是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想要继续保持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领导者地位,高质量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连续六年销量第一 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头羊地位愈发稳固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企业之一,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经按照“大中小、高中低、234”的产品战略布局,推出了EH、EU、EX、EV、EC、LITE等六大系列十余款纯电动乘用车,覆盖A00级到B级市场,产品种类包含轿车、SUV及微客,续航里程从最初的200公里逐步提升到550公里,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无缝覆盖各个阶层的消费者,让北汽新能源的销量连续六年成为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尤其是在2018年实现销量158012辆,同比增长53%,市场保有量超过34万辆,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北汽新能源如此的亮眼表现,给股价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一位证券分析师对金融界汽车表示:“作为这个行业中的稀缺标的,能有如此销量业绩,北汽新能源前景很明确。”
新能源汽车市场拐点将至 高品质成企业未来发展重点
在以北汽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的共同助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如今已达百万量级。不断涌入的新玩家,让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不断退坡的补贴政策,让市场的驱动因素逐渐从政策驱动,转向需求驱动。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拐点将至,而产品技术、智能化水平等品质将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可以看到,北汽新能源正在从销量至上向品质至上不断转变。一个直观的数字便是,成立九年以来,北汽新能源在研发方面投入累计达到39.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平均为11%,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8年,北汽新能源正式发布了技术品牌“达尔文系统”,涵盖了整车技术、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以及平台开放与数据安全等多个领域的11项智能电动“黑科技”,以此打造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实力,并做了详细的技术路径规划。除此之外,北汽新能源挂牌成立了北汽新能源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提供商,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落地。
截止2018年底,北汽新能源围绕电动车的动力系统及策略控制、动力电池管理、智能网联、整车轻量化等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工作,累计授权专利800余项,其中核心三电(电机、电控加电池)技术的授权专利600余项,占核心专利总量的70%以上,充分说明了北汽新能源在三电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和领先性。
刚刚进入2019年,北汽新能源更是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加速狂奔。1月11日,北汽新能源首台自主研发的搭载超级快充的电动车通过测试。据介绍,搭载该技术的是一款即将量产的北汽新能源车型,可在700V的高压下,实现最大300A直流充电电流,常温下10min即可充满300KM里程,比目前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效率高数倍。
1月15日,北汽新能源与麦格纳国际合资的技术公司——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并同步启动了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的建设。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与麦格纳国际的合资合作项目正式落地,为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对此,有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向金融界汽车表示,北汽和麦格纳双方合资合作打造新能源高端品牌不失为一个创举,毕竟塑造一个高端品牌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与高端品牌匹配的大量资源、技术和质量的积累,短期要达成难度颇大,北汽和麦格纳深度整合双方资源有可能取得1加1大于2的效果。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跨国品牌、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的不断加入,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只有不断提高技术竞争力,才能保持市场优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北汽新能源快速的技术与产品自我进化,有望使其在新的竞争形势下继续保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