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迎大考
张维发布《2019年将是造车新势力的倒闭年》文章的时间节点,正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大考之时。
3月21日,知乎上一条帖子“自导自演的蔚来”瞬间刷爆网络。这位ID“纸孩子”的知乎用户,自称为蔚来前员工,声称蔚来汽车正在大肆裁员,尤其爆炸性的是,蔚来对外宣称的2018年交付一万辆汽车,实际上多数是内部员工购买。
这条帖子目前已经删除。3月22日,蔚来官方发布声明辟谣,表示所谓的“销量作假”及“大幅裁员”纯属捏造。
这一条帖子发酵的背景,是蔚来正因为亏损、取消自建工厂等不利消息而饱受质疑。3月6日,蔚来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蔚来汽车2018年总收入为49.512亿元人民币,净亏损96.390亿元人民币。同时蔚来确定取消上海嘉定的自建工厂,被解读为被特斯拉“挤出了上海”。财报发布后,蔚来的股价两天内重挫超过30%。
蔚来是造车新势力的绝对领头羊,也是最早上市的一家,交出来的答卷给了看空者不少的素材。
实际上,2019年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量产年。从2015年前后到现在,中国涌现出上百家新能源车企,得到了上千亿元的资金支持,而这一切要求在2019年看到初步成果。蔚来、威马、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均在2018年开始交付首批量产汽车,陆续从研发阶段进入量产阶段,2019年将是检验成绩的关键之年。
在2019年2月致员工的公开信中,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表示:“2019年是小鹏汽车的品质年、交付年、运营年。2月底开始,小鹏G3将进入规模生产和交付阶段。”在2019年3月9日界面的采访中,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则放言,要在“2019年成为造车新势力圈子中交付数量的第一名”。
在这个量产年,造车新势力面对的挑战并不少。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在逐步弱化乃至取消。2019年的补贴政策尚未出台,但市场预期补贴力度将减少三至五成。
另一方面,特斯拉就在不久前把全系车型大幅降价,Model 3在中国地区降价幅度为6.0%至8.8%。业内基本上认为,这不会是特斯拉最后一次降价。到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新车开始交付,特斯拉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将几乎没有价格上的优势。
2019年将会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突破困境,迈上新台阶的一年吗?还是如张维所说,进入倒闭潮的一年?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陶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