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吉利戴姆勒各持股50%!smart国产还有多远?

电动大咖
关注

前几日,关于吉利收购戴姆勒旗下smart品牌50%股权的传闻沸沸扬扬,而在今天,靴子落地。

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和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戴姆勒”)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双方各持股50%。

根据合资协议,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戴姆勒选择放手“鸡肋”的smart

想必大家对smart品牌不会感到陌生,今年是它进入中国的第十个年头。

smart品牌最早由时尚腕表品牌斯沃琪(Swatch)集团掌门人尼古拉斯·海耶克提出,他希望打造一款只供两人乘坐的小车,来应对未来的都市通勤。最终他与戴姆勒“情投意合”,定位于高端微型车市场的smart品牌于1994年正式问世。

不过,smart品牌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由于smart的定位是家庭的第二甚至第三辆车,或者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再加之其并不便宜的价格(11.38万—21.29万元),导致销量受限。2018年,smart品牌全球销量为12.9万辆,同比下滑了4.6%。美勒茨银行预计,smart品牌累计损失约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2.87亿元),年损失在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14亿元)左右。

亏损也迫使smart开始改变,事实上,戴姆勒正在重新定位smart的未来。“到2020年,smart品牌在欧洲及北美将完全转型为电动车品牌,其他市场随后也将实现转型。”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博士(Dr. Dieter Zetsche)曾表示,戴姆勒规划将smart品牌转型成电动城市汽车。

要扭转smart的困境,就必须找到需求旺盛的市场和雄厚的资金支持。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无疑是smart品牌“浴火重生”的最佳选择。

国产后的smart会走向何方?

吉利控股为戴姆勒带来了“及时雨”,而中国市场承担了使smart这一品牌以电动化形式重获新生的任务。

《电动大咖》了解到,smart合资公司预计将于2019年底成立,目前有关该合资公司的商务条款尚未披露。

对于此次合作,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吉利控股将把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优势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资公司,促进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加强线上技术竞争优势,推动产业变革。”

不难看出,李书福主张“合作与协同”来实现共赢。过去几年,吉利通过收购豪华品牌沃尔沃汽车、收购DRB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美国飞行汽车公司太力等,加速其全球化布局。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初吉利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10月,双方在华成立合资公司,准备共同开拓共享出行市场,尤其是高端出行领域。

对于吉利来说,此次收购smart品牌50%的股权,更是填补了高端A00级车型的空白。吉利集团2019年初发布了最新品牌架构,目前集团旗下有吉利汽车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吉利集团(新业务)、铭泰集团五大子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管理吉利、领克、宝腾、路特斯、沃尔沃、远程商用车等多个汽车品牌。而smart品牌定位高端,与吉利的“精品车”战略相吻合。

无独有偶,和smart定位相仿的精致小车品牌——宝马旗下的MINI,也已经决定转型。去年7月,长城与宝马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光束汽车,预计投产车型为电动版MINI,将于今年面世。

不过,在2020年后的中国市场,这样的精品小车能有多大的市场潜力,眼下还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