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问题他们通过増程器破解,由于控制了充放电深度,还可能延长电池寿命。
乘坐体验方面,通过车和家电控的调教,我在试乘的时候,急加速虽然有推背感,但不是被拍到座椅上的,回收也比较柔和。
特别难得的是増程器的NVH。増程器的这一问题,是全行业长期没有多少车企做增程的原因之一。我试乘理想ONE的时候,低速启步时増程器没有启动,在加速路段,我并无什么感觉,但司机告诉我,増程器已经介入。
对于这点,车和家到底是怎么实现的,我还没有听到好的解释。一位车企的新能源总工程师觉得车和家的增程模式有问题,“大脚油门马上激发増程器,用户感觉及国六排放都会成问题”。如果要保证体验,必须限制输出功率,而且还要限不少。
这一点我不太懂,后续再请教各方。
李想在解释増程器的NVH时提及一句,増程器并非直接安装在车架上,所以震动不会传递到乘坐舱。
理想ONE増程器位置
材料和配置方面,理想ONE列出了长长的列表,足以证明厚道。特别的是,“百万级豪华配置都是标配 ”,李想说,无需加钱选装。
设计、性能、材料配置都可以看得见。为什么我还相信理想ONE的完成度?
这款车,首先是造给李想自己的。大家都知道他是泡泡网、汽车之家的创始人,当然买得起豪华车。但可能并不广为人知的是,他是一个豪华汽车的重度使用者,家里多辆好车,对豪华品牌的各种车型也非常熟悉。他也是特斯拉第一批中国车主。
这批新造车企业,不少被纳入互联网造车派别。其实所谓互联网思维,不是用画饼的商业模式圈钱烧钱,然后讲什么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来买单的鬼话,核心是用户思维。这点无需证明,因为他自己就是用户。他好像已经有四个孩子,这就是为啥要六座、七座。除了李想本人购车,他要求所有车和家总监级别以上的员工购买理想ONE。“让高管来测试降落伞的公司,造的降落伞质量一定是好的。”
另外,车和家的工厂也是着实不错。在新造车势力都还在纸上谈兵,争论自建工厂还是代工模式的时候,李想是坚持自建工厂的那一派。他认为,要让老工厂改造达到可以生产他所需的全铝车身的工厂,费用可能比新建还高。
我去过大概十个工厂。论自动化、数字化程度,车和家工厂是最好的之一,不逊于华晨宝马沈阳工厂。
车和家焊装车间
理想已于今年年初通过收购力帆集团的一个子公司获得生产资质,现在工厂已经完成了第一批试生产。这个工厂设计年产能10万辆,刘杰承诺,量产开始后会迅速爬坡,明年二季度达到年产5万辆的交付能力,年底完全达产。
我们这次试乘的李想ONE,人机交互部分和智能驾驶辅助功能部分还没有装载到车上。李想对车和家人机交互的描述是,所有功能,一键直达、一句直达。他也强调,量产车肯定也将具备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无需后续升级。
刘杰透露,8月份以后的各地消费者可以到理想零售中心试驾理想ONE。首批5家零售中心将在5月初开业,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天津。其他8个城市(武汉、成都、苏州、杭州、郑州、西安、南京、重庆)的零售中心也将在今年内陆续开业。
3、尚存的疑问
我看好车和家还有一些理由,此前在“李想的蹊径与正道”也阐释了很多,不再吹捧。
不过我也确实还有些疑惑。
首先,车和家发布会少,很少秀肌肉,大家对他们团队其实不太了解。李想一直说他们有最好的团队(貌似说过只要合资、外资车企的人),自动驾驶研发团队世界一流。这次工厂开放日,介绍说生产团队来自沃尔沃、捷豹路虎、通用等企业,拥有充分生产经验,但我们不知道是谁?都有什么成功经验。团队是不是真好,能不能达成李想的承诺,只能等量产车来评估。
其次,増程器供应商东安动力行不行?我曾去东安动力官方网站浏览,这个东北老牌国营企业,底子可能不错。北汽新能源、云度也曾去考察増程器,但最终并未和东安动力合作。
再次,李想和马斯克类似,不怎么在传播上花钱。和蔚来、小鹏、威马等相比,理想品牌可能知名度要低一些。李想和马斯克的风靡程度还是有距离,如今好酒也怕巷子深。我个人还觉得上汽荣威Marvel X比蔚来es8好,但架不住蔚来的知名度高,销量还是远胜Marvel X的。
最后,钱会是问题吗?我最近看到一个FA的资料。资料说,车和家正在做Pre-IPO轮融资,融资规模5-8亿美金,投前估值25-35亿美金,预计两年内启动美股IPO。但车和家公关负责人表示,车和家没有在做融资。
也许是假,但新造车势力肯定要持续融资的。如今融资环境差毋庸多言,希望车和家有足够多的投资。
李想形容,4月10日的工厂开放日和价格发布日,如同诺曼底登陆日,“就一次出牌机会,出不好,就没机会了。” 二战中盟军的诺曼底登陆,牌无疑是出好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