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联会公布2019年5月份最新销量数据,其中新能源狭义销量9.4万辆,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9.5%;1-5月累计销量42.8万辆,同比增长56.3%。总体来说,新能源市场增速回落较大,而这种情况其实从今年年初就已经出现了。相较去年排行榜上月销过万的成绩来说,如今新能源车的待遇比起燃油车也绝对说不上有多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原本炙手可热的新能源市场也遇到了挫折呢?
今年3月底,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了补贴新政策,将补贴简化成了两档,续航低于250公里的车型不再享受补贴,250公里(含)—400公里(不含)的车型补贴由3.4万—4.5万元不等下调至统一的1.8万元,其中,300公里(含)—400公里(不含)一档退坡幅度最大,达到60%,续航400公里之上的补贴金额则由5万元降至2.5万元,降幅也达到一半。另外,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补贴金额从2.2万元降至1万元(纯电续航需大于50公里),降幅同样超过50%。另外,所有的地方补贴,将在6月25日之后彻底取消。
在新能源市场起步之初,政策对其影响尤为深远,也为大量车企安排了通往新能源之路的"顺风车",政策,不限行、免摇号、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一步到位,让车企愿意生产与销售新能源车,而消费者也乐意购买。可惜,即使我们不用具体数字来推算,也知道这对政府的经济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毕竟汽车是高额消费品,当补贴金额超出预期,政策调整也就成了意料中事。尽管能预料到这一现象,但退补对行业的影响仍然会很大,受限于成本,车企不得不将产品涨价,于是接连就会出现财务不佳,销量下滑的情况,届时这个"寒冬"会更加难熬。
不过,补贴其实并不能算是影响新能源增速的唯一理由,事实上,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大城市限号限牌的问题,但大城市毕竟有限,想购买新车的人也有限,而汽车作为大宗商品,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人们的购买力,大部分家庭只会买一到两辆车。因此,在新能源发展飞速的几年中,需要绿牌的用户基本都已经买到了新车,而没有这种压力的用户则更愿意选择成熟的传统燃油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存量市场萎缩"。
除上述两点之外,还有一个偏向主观性的原因——电动车危险事件频发,我们姑且不提是哪些品牌,但动力电池PACK的稳定性目前的确没有达到完美的地步。事实上,大部分消费者原本就不是很能接受新能源车,他们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清洁能源,何况还存在续航里程短,价格偏高等情况,目前来说,用车体验其实是不如燃油车的。而安全性对于所有消费者来说都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无论是撞击还是自然停放导致的自燃,都可能让人们对电动汽车敬而远之。新能源行业其实与我国任何一个工业开始时的进程相差无几,新事物的诞生都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车企们面临的竞争只会更加残酷。唯有潜心修炼,提高造车水平,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