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7月销量首降 全面取代燃油车尚为时过早

大众侃车
关注

持续了一年多之久的车市“寒冬”,新能源汽车市场本是例外,结果现在也开始“沦陷”了。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中国车市7月产销数据,跌跌不休的传统汽车好不容易出现了降幅收窄的利好现象,但一向不让人“操心”的新能源汽车却出现罕见的同比下滑。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产销量分别完成180.0万辆和180.8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5.0%和12.1%,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9%和4.3%,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缩小5.4和5.3个百分点。

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93.3万辆和1413.2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5%和11.4%,产销量降幅比1-6月分别收窄0.2和1.0个百分点。

但7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却发生两年都来的首次下滑,单月销量降至8万辆,同比下降4.7%,虽然今年1-7月份累计销量69.9万辆,整体依然是实现40.9%的高增长。

补贴退坡导致

一向强势的新能源汽车突然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行业普遍的观点是补贴退坡导致。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7月出现的同比下跌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其一,6月补贴过渡期结束,大致部分购车需求提前释放,6月处于相对高位,7月下调实属正常;其二,国五、国六在切换期间,国五车辆的性价比对于非限购城市车主而言更具吸引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陈士华表示:“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的转变。”这里的政策转变即指的是上月削减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举措。

回顾一下今年3月26日正式发布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力度号称“史上最严”,“国补”大幅退坡,同比2018年平均退坡幅度约50%,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档位在退坡后仅为2.5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由2018年的2.2万元减少为1万元,“地补”直接取消,同时技术指标提升,更强调安全性一致性,没有再推高能量密度上限。

同时为了保证产业平稳过渡,设置了三个月过渡期,从3月26日起至6月26日止。

在全面实施补贴新政的前夕,引发了一波电动车抢购热潮,新能源汽车6月销量销量达到15.2万辆,实现同比八成的大幅增长。可见,6月份透支了部分需求,导致随后的7月份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下滑。

不过,虽然短期下滑“情有可原”,但长久来看,新能源车市面临后继乏力的问题。

前不久中汽协由于半年市场表现低于预期,下调年初对于2019年汽车销量的预判。其中新能源汽车部分, 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预计销售从160万下调至1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19.4%。

外企进场 新能源市场恐“变天”

而除了外部形势进一步严峻化,随着外企的进场,新能源市场恐怕很快“变天”,以中国品牌为主力的中国新能源市场格局或将发生改变,以蔚来、小鹏、威马为首的造车新势力形势更加严峻。

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不久前官方发布消息,称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建设顺利,动工至今7个月整体工厂的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已进入到生产设备的安装阶段,预计年底投产。最快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能看到或是买到在中国上海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

大众、日产、通用、丰田等传统巨头均提出在华新能源发展战略,尽快将有大量新车型导入中国市场。其中,大众计划在2020年国产新能源汽车达到30万辆;以奔驰、宝马、奥迪等为代表的豪华品牌首款纯电动车型也即将进入中国市场。

以大众为例,前不久上汽-大众旗下首款量产纯电动轿车朗逸纯电正式展开预售,此前帕萨特、途观L的混动车型也已经推向市场;一汽-大众今年计划推出8款新车型,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据一半,分别为e-Bora、e-Golf以及迈腾GTE、探岳GTE的插电式混动车型。

奔驰将2019年定为“电力驱动”部署元年。奔驰旗下纯电动SUV--EQC最快将于9月国产下线,今年年底前将正式上市未来几年,其将在全球范围内带来超过10款纯电动车型,全面发力电动时代

反观中国品牌,在已公布7月成绩单的新能源车企中,多家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也出现下滑,包括比亚迪、江淮新能源、吉利新能源等。

整体来说,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上半年销量目标完成率却不是很乐观,过半者寥寥,尤其造车新势力,完成率仅一到二成。

部分细分市场失守,根据乘联会公布数据显示,6月份插电式混动销量排行榜前五名,中国仅唐新能源DM上榜,为列第三,其余均为合资或豪华品牌车型。

中美两国均出现下降,新能源车市走弱

事实上,除了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另一大市场美国表现也不容乐观。据外媒报道,2019年7月,美国市场共销售新能源汽车26395辆,同比下降11%,环比6月的37818辆下降30%。

这同样也是美国新能源市场近几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原因分析是由于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成绩不好看,连带美国新能源车销售出现负增长。

从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最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或许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强势增长多年的新能源车市开始走弱,未来竞争进一步加剧。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走弱,归根结底或许还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现阶段需求的脆弱性。

很多人购买新能源产品的消费者并不是发自内心为新能源产品买单,或由于补贴,或由于政府限行政策等现实因素,购买电动车成为唯一选择。

日产汽车副社长坂本秀行近期发表观点,“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喜好程度并没有那么强烈”,理由是补贴一旦退坡,电动车的销量也随之急剧下滑。

而宝马研发总监弗罗里希(Klaus Froelich)更直白,“没有消费者对纯电动车有真需求,一个也没有,有的只是监管机构的需求,而非消费者的需求。”

数据很直观,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到2018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61万辆,但主要仍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限牌城市。

侃车观点

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新能源汽车的确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市场规模相对还很小,同时技术、配套、政策等等也不够成熟,随着补贴的退坡,发展正从“狂热期”进入“冷静期”,要想真正取代市场化已经上百年的燃油车,目前来看尚为时过早。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