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融资历程
见了很多VC/PE,吃了闭门羹
不过,相比起当时其他造车新势力动辄十亿、百亿的融资金额,理想汽车的融资历程却颇显“寒酸”。
“不管是自建工厂这种重资产模式,还是增程式的方案,对于很多投资人、尤其是美元基金都称不上是一个好故事。”黄明明坦言,早期拉着李想见了几乎所有头部的VC、PE等投资机构,吃到的大都是闭门羹。
据投资界估算,理想汽车C轮融资以前的总融资金额仅为约10亿美元,甚至顶不上蔚来的一轮融资金额。
山行资本是理想汽车的两轮投资人,创始合伙人杨浩涌早期在看着DEMO听李想描述就已经内心激动。被李想传教士般的信念所打动,杨浩涌不停地帮助理想汽车做后面的工作,从帮忙找钱到讨论战略,“李想本来就是顶尖的创业者,在交流的时候可以互相启发,他专注在造好车上,我要将目光投至整个行业,从出行整个产业链的视角上提供不同的思路与借鉴。”
2017年,经纬中国领投了理想汽车B轮,随后在B+轮、C轮等多次持续加码,是除理想汽车团队和美团王兴之外,理想汽车最大的机构投资人。
经纬最早的一笔投资堪称“及时雨”。李想曾说,“当时停掉了一个项目,融资也不那么顺利,那是一个比较难的时期”。与大多新造车公司不同的是,理想汽车为了解决里程焦虑,采用了增程式技术路线,但市场当时对于这种技术路线的判断存在比较大的分歧,这让理想汽车的融资屡屡碰壁。
但基于对李想及其团队的坚定看好,以及对这个赛道的认可,经纬选择重比率地投资了理想汽车。“对于早期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人,优秀的创始人大于一切。”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直言,造一款车比弄个手机APP,或是设计一款手机难多了,这需要创始人真的足够凶悍、资源丰富,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找准方向,建立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