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如果美国还不加快本土汽车工业进行改革,中国将会在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目前美国的特斯拉在全球吸引了极大的关注,但由于中国近年来不断推出政策支持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数据显示,中国的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9月份创下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去年在上海建立了其位于海外的第一家生产工厂,并预期将在该工厂生产的Model 3电动汽车销往欧洲。特斯拉表示,部分在上海制造的Model 3电动汽车将被运往包括德国、法国和瑞士在内的10多个国家。
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总监宋钢在接受当地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希望向全球客户服务,出口中国制造的Model 3是公司全球布局的关键一步。
瑞银近期发布的报告表示,蓄电池作为电动汽车能源的源动力,蓄电池的供应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生产的蓄电池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此外,世界上主要的蓄电池制造商有6家来自亚洲。
瑞信分析师指出,“未来5年,预计来自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的企业将会陆续参与到海外市场的竞争中。我们认为,中国的原材料成本远低于海外市场,如果中国能将这个优势维系下去,将会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
研究人员预计,得益于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兴起,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将从2019年的2%提升至2025年的14%。
电动汽车曾是以石油为核心的全球能源市场的边缘项目,但目前则是一个潜在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除了电动汽车,还包括自动驾驶和叫车服务。
IHS Markit副主席Yergin上个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很可能帮助其在未来成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导者,“显然,中国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尤为重视,不仅是因为石油需求和污染问题,还涉及到竞争力的因素。”
Yergin认为,从竞争角度来看,如果美国要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行业,势必会将推动本地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发展。
近两年,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双方紧张的关系甚至影响到了科技和金融领域。随着全球疫情走向缓和,确保本地汽车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对两国经济都尤为重要。
根据美国众议院于上月底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汽车行业提供了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约占本国GDP的3.5%;而根据中国商务部于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汽车行业的就业人数约占总就业人数的六分之一,汽车销售额约占零售额的10%。
另外,总部位于华盛顿倡导组织Securing America’s Future Energy (SAFE)于发布《制高点:全球交通》(The Commanding Heights of Global Transportation)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共有142个在建的锂离子电池工厂,其中中国占据了107个,而美国仅有9个,这表明,中国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报告指出,全世界的大型汽车制造商都在积极应对交通运输向电动化转型的趋势,并在该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未来5-10年内,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的开发和生产领域的投资将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近一半的投资将发生在中国,这指标表明,汽车行业一致认为中国将会是行业需求增长的关键。”
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可以追溯至十多年前,中国政府推出300亿元人民币的补贴吸引了许多初创企业入局电动汽车行业,尽管大部分在竞争中被淘汰,但也有少数的幸存者。
近几年,中国的电动汽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亦诞生了几家明星企业。2018年,蔚来汽车在纽约上市,上市至今股价上涨超过340%,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亦在今年完成在美上市,股价分别上涨超过65%和35%。
此外,宁德时代的股价今年来上涨超过110%,至于巴菲特参与投资的比亚迪,今年股价亦飙升250%,创下历史新高。
SAFE的首席执行官Robbie Diamond上个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对欧佩克的依赖程度处于历史峰值,如果美国还不推动本土电动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发展,很可能将会对中国形成依赖。
他续称,“我们不应该将国家安全从依赖中东和欧佩克组织的经济安全,转变成依赖中国的蓄电池和电动汽车技术”。
国际清洁运输理事会高级研究员何晖(音译)表示,通过与矿山和其他行业参与者的交易,中国企业获得了未来5年内用于生产蓄电池的矿物和其他关键材料,这意味着,至少在5年内他们都不需要考虑缺乏原材料的问题。
她指出,从目前行业发展来看,电动汽车行业的跨国合作相对较多,该行业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蓄电池的成本问题,制造商将会努力降低成本,促使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分析师普遍预计,大约4年后,消费者使用电动车的成本将会与传统汽车相同。
另据麦肯锡估计,到2030年,在中国和欧洲销售的汽车市场,有30%-50%的汽车将会是电池供电或混合动力汽车,美国的市场份额将会从今年的3%提升至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