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中心共发布13个召回公告,涉及车辆达到60多万辆,而且售价5万到200多万不等,召回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接下来就去看看有哪些车型。
“突然加速”的特斯拉涉及28万多辆
六月份涉及特斯拉的召回公告有三个,其中6月3日就有两个,首先是召回涉及2019年1月12日至2019年11月2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Model 3共计311辆,因固定前排安全带顶部D形环的螺钉未紧固至标准扭矩,事故时安全带锚点可能松脱。
其次是2019年2月2日至2019年11月2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Model 3,因紧固制动卡钳的螺栓未按标准扭矩上紧,极端情况下卡钳可能松脱,与轮辋内部接触,卡住车轮。
以上的小规模召回并没有引起关注,而6月26日的召回公告才是“大镬”,特斯拉召回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交付的超过28万辆进口Model 3和国产Model 3/Model Y,修复“突然加速问题”。
此前是的“刹车门”闹得沸沸扬扬,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巨头丰田没落下
虽然特斯拉市值超过了丰田,但是真正的大佬还是“偷油塔”,就连这次召回也没“输”,丰田、雷克萨斯六月同样进行了大范围召回,涉及包括卡罗拉、汉兰达、雷克萨斯RX在内超过23万台汽车。
啥原因?主要是因为高压燃油泵内部构成件组装工序中的制造偏差等原因,导致部分构成件未充分压紧,在使用过程中高压燃油泵内部可能会发生异常磨损,受内部构成件活动的影响,高压燃油泵焊接处可能会产生疲劳裂纹,存在燃油渗出的可能。极端情况下车辆起火的风险可能会增大。
其实,丰田六月份在印度、印尼、澳大利亚等多个市场,因油泵渗油隐患召回多款车型,可见此次是全球性的大规模召回。
大众集团多个品牌召回
史上最大规模的召回就是高铁气囊,而且现在都还没“完事”。这不,6月3日,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发布召回公告,召回2012年4月24日至2014年7月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2012-2014款进口甲壳虫系列汽车,共计30687辆,原因就是因为高铁气囊,简直就是阴魂不散。
而且召回公告也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驾驶员正面安全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带干燥剂型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在车辆使用较长时间后,如果驾驶员正面安全气囊在碰撞事故中被触发展开,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宾利添越、奥迪S8,6月11日,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备案了召回计划,召回2020年10月至11月间生产的7台宾利添越V8和1台奥迪S8。
本次召回的7台车装备了供应商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V8发动机。由于工艺瑕疵,第6缸缸壁处可能存在裂隙,造成发动机运转时第6缸缸体破损。发动机损坏后,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并失去驱动力;同时泄漏的机油如果接触到下方的排气管,不排除起火的可能性。
而这涉及发动机问题的8辆车,可以通过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及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授权经销商,免费更换发动机总成。
同样在6月11日,保时捷召回2021年2月2日至2021年5月1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2021款Panamera和Taycan,共计1571辆。在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的原因,受影响的车辆上可能安装了不符合锻造要求的前桥右下拖臂,其耐用性得不到保障。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开裂,导致车辆的操控性能受到影响,从而增加碰撞的风险。
日产竟与保时捷“同病相怜”?
除了上面的保时捷存在掉轮子风险之外,日产旗下的部分车辆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其在6月3日连发多个召回公告,召回2020年9月8日至2020年11月5日生产的部分天籁和楼兰,共计23641辆,以及2020年8月19日至2020年11月3日生产的部分国产英菲尼迪Q50L和QX50,共计4977辆
召回原因是部分车辆的前轮转向节及后轮的后轴座零件因热处理不足,导致硬度不满足要求。可能后果 极端情况下前轮转向节及后轮的后轴座可能因外力冲击发生变形、在车辆长时间使用后开裂,导致无法行驶或车轮脱落。
电气化之殇
新能源汽车如今为啥崛起,这是离不开补贴、利好,但是对于一些不上进的车企可能就变成“利诱”,为了低成本、尽快的得到这波红利,而忘记生产质量,就比如6月11日和6月26日,猎豹、郑州日产和众泰分别发布召回公告,召回2017至2019年间生产的猎豹CS9、郑州日产帅客和众泰云100S三款纯电动车型。
三款车的电池包不是存在工艺问题,就是有性能衰减,亦或是电池管理程序存在缺陷。无论故障为何,最终的安全隐患倒是惊人地相似: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动力电池热失控。
值得一说的是,去年5月份,东莞就发生了一起纯电版的日产帅客在充电时自燃的事件,火势凶猛,波及多车,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好家伙”,事发一年后郑州日产才申请召回,这处理问题的节奏简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