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拥有60多年造车历史的商用车制造商,中国重汽的威名在重卡界如雷贯耳。但实际上,中国重汽并不满足于重卡界的辉煌,早在十多年前,潍柴动力便收购了位于重庆的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并顺利获得了乘用车造车资质,以潍柴英致的身份成为了乘用车市场一员。2021年年初,潍柴英致改名中国重汽VGV,试图在汽车市场更进一步,今天咱们就来讨论一下,中国重汽转行造乘用车,能成功吗?
首先,中国重汽为什么要转行乘用车市场?原因很简单,重卡市场相对狭小,已经登顶的中国重汽很难再进一步。相比之下,乘用车市场较为宽松,中国重汽也试图通过其行业影响力,扩充产品矩阵,以增强品牌竞争力。然而与传统重卡行业不同的是,乘用车市场也不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今年9月份,福田汽车参股的北京宝沃汽车深陷债务问题无法自拔,以宝沃汽车当前的形式来看,福田汽车跨界造乘用车功亏一篑。
大家可能不知道,福田和重汽进军乘用车市场,几乎是“结伴而行”,2010年福田宣布进军乘用车市场,另一边,中国重汽前身潍柴动力进入乘用车市场则是在2009年,甚至两家重卡车企进军乘用车市场的手段都出奇地一致,福田通过收购海外的宝沃汽车起家,而中国重汽则是通过收购重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车企起家。如今福田造车美梦破碎,中国重汽又该如何避坑呢?
都是造车,重卡转型乘用车难度相当之大,中国重汽VGV空有造车资质以及口号,但却难以实现重点突破。以中国重汽U75 PLUS为例,中国重汽在其中扮演着组装工人的角色,中国重汽U75 PLUS采用的是来自长城蜂巢的2.0T发动机,匹配的是国产自主研发且行业口碑极差的盛瑞8AT变速箱,甚至在内饰设计上,中国重汽U75 PLUS都多多少少借鉴了全新奔驰S级的内饰。就这样的造车态度,也难怪中国重汽十多年没什么进步。
写在最后
中国重汽虽然贵为重卡行业的大佬,但其跨界造乘用车表现却是一塌糊涂。今年前8个月,中国重汽下属的乘用车板块累计销量6737辆车,情况比宝沃汽车好不到哪去。当前福田和宝沃堪称借尸还魂的合作告一段落,中国重汽的造车美梦还能坚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