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北岸
下一个轮到谁被收购?当我们提出疑问时,或许收购者和标的早就已经在行动了。
责编丨查攸吟
编辑丨任哲
这个周末,很多人都在等一个消息。
德国汽车照明集团海拉(Hella),其控股家族即将揭晓出售其多数股权的最终决定。而在此之前,海拉已收到三家竞标者颇具诱惑力的报价,它们分别是零部件供应商佛吉亚( Faurecia )和彼欧(Plastic Omnium,原全耐塑料)以及德国的马勒( Mahle )。
在此之前,德国制动系统制造商克诺尔集团(Knorr Bremse)也曾向海拉抛出橄榄枝,但是该公司却在投资者的反对下放弃了收购申请。及至当下,到了八月上旬,只剩三家企业对最后一轮竞购持有兴趣,且收购要约均在每股60欧元左右的预期水平。
恰逢汽车产业百年一遇的大变革,虽然当下的零部件行业内卷厉害,但是从多家巨头争相竞购海拉一事可以看出,业界对优质资产的争夺还是非常激烈的。
海拉是一家典型的欧洲家族企业,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99年,最初为驾驶员辅助系统生产照明、电子元件以及雷达传感器。
之所以成为各大巨鳄争相收购的“香馍馍”,与汽车照明的广阔市场前景不无关系——有德国机构做过统计,到2030年,汽车LED灯市场将在当下的基础上翻一番,而随着整个汽车行业向新四化转型,自动驾驶与传感器业务也将在未来几年持续激增。
最后,究竟花落谁家?
01
第七大零部件集团诞生
北京时间8月15日,一锤定音。
佛吉亚与海拉正式签署了官方合并协议,前者将收购后者60%的股权,预计将在2022年走完所有流程。此外,佛吉亚还宣布了一项自愿公开的收购要约,愿意以每股60欧元的价格收购海拉剩余的所有股份。
据悉,佛吉亚将通过现金和股票的方式,从目前控股海拉的Hueck家族手里购买60%的股份,而Hueck家族将反向持股合并后新实体9%的股权。与此同时,佛吉亚还将任命一名海拉的家族股东代表,担任新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这笔交易有着特殊的意义。
它不仅宣告了全球第七大汽车零部件巨头即将诞生,还成为欧洲过去三年的时间里汽车零部件领域规模最大的合并交易之一,也是法国投资者对德国公司进行的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案之一。不仅如此,它将建立一个年销售额高达230亿欧元的全新巨头,未来五年,全球员工人数将达到15万人。
那么,海拉究竟值多少钱?
在这笔交易还处于竞购阶段之时,就有欧洲媒体撰文透露,佛吉亚和彼欧目前的市值其实比海拉低,这也意味着,如若他们想要拿下最终的竞标,未来可能将启动增资的方式来进行最终的收购。
合并官宣后,根据佛吉亚的一份官方声明,基于这笔交易,该公司估计海拉的总价值为6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1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67亿欧元的数据和此前业界通过股票市场做的初步估算基本一致。
选择佛吉亚,或是海拉的最优解。
事实上,当下的海拉有被收购的现实需求,据《南德意志报》此前的报道,该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受到的打击很大,刚过去的2020财年净亏损十分严重。
然而,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转型方面,海拉仍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该公司一位董事曾在上半年对德国记者表示,在新四化转型的过程中,汽车供应商将逐渐成为软件开发者与服务商,这些发展的大趋势,都非常有利于海拉的商业模式。即使是在新四化转型的特殊拐点,照明,依旧是一大刚需。
再来看看潜在的收购方。
其实,彼欧已经与海拉在汽车照明方面建立了合资企业,过去几年,也曾考虑过与海拉直接合并。公开信息显示,彼欧旗下一共有两个核心业务部门,一个是Plastic Omnium Industries,包括智能车身外饰系统以及清洁能源存储系统,另一个是Plastic Omnium Modules,它是彼欧与海拉的合资企业,涉及模块组装等业务。
另一方面,佛吉亚也曾在2018年与海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照明解决方案方面一直有业务往来。海拉现任首席执行官Rolf Breidenbach博士表示,佛吉亚和海拉的“触电”恰逢其时,尤其在产品范围和市场覆盖范围方面,双方在总体目标和基本企业价值观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这些都是继续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
02
佛吉亚的野心
此次交易,佛吉亚成最大受益方。
欧洲《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佛吉亚彼时以175亿美元的年度营收额位列世界第8名,是法国当之无愧的汽车零部件老大;海拉则排名第41名,营收业绩约是佛吉亚的三分之一,是另两家竞购者马勒与彼欧的一半。
对于佛吉亚来说,与海拉的结合标志着战略转型的再次加速。按照佛吉亚的最新声明,交易完成后该公司将专注于四个增长领域,聚焦于新时代的核心业务,佛吉亚致力于成为电子和软件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电气化(包括氢燃料路径)
-ADAS与自动驾驶
-面向未来的智能座舱
-全生命周期的价值管理
海拉能带给佛吉亚什么?
海拉现阶段的中高层人才将直接被佛吉亚接纳,新集团预计将拥有1.8万名技术维度的工程师和专家,其中软件工程师将有3000人左右。新实体未来将在电子和软件领域实现高达37亿欧元的销售额,将针对新四化转型有的放矢地运营24个生产基地和21个研发中心。
其一,是优势互补。
在收购以前,佛吉亚一直看重海拉高技术含量的支柱型业务,并计划在合并后将后者的业务优势进一步推广到全球范围内的更多市场,不仅专注于汽车领域的原始设备供应(如照明和电子),还将专注于售后市场与其他衍生性的服务。
在交易完成后,德国的利普施塔特(Lippstadt)将继续发挥主要作用,并将成为新集团三个业务部门的总部:电子、照明和生命周期价值管理。
其二,是协同效应。
按照佛吉亚方面的预估,2025年的营收协同效应将高达3亿至4亿欧元之间,而在2022年到2025年之间,新实体将通过运营管理和资本维度的开源节流,产生每年55亿欧元的净现金流和约2亿欧元的现金流优化。
其三,是盈利能力。
佛吉亚给出了一组数据,合并后的新实体将在关键财务指标上更加强势,到2025年,预计佛吉亚销售额将增长至330亿欧元以上,这一数据将是市场平均增长率的两倍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新实体的利润率将提升到15.5%以上,营业利润率则将高达8.5%以上,超过佛吉亚此前的历史指标。从这些关键指标的中短期憧憬可以看出,至少在未来3-5年,佛吉亚在面对现代摩比斯、李尔以及法雷奥等竞争对手时,将更加自信。
03
欧洲零部件巨头内卷加剧
行业洗牌,是内卷,也是自救。
业界众所周知,过去的2020年对于汽车零部件巨头们异常艰难,大陆集团前首席执行官德根哈特(Elmar Degenhart)甚至在一次财报发布会上直言,汽车行业正面临70年来最大的危机,零部件供应商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他们面临的,是二战以来70年里最大的危机。
大家调侃,当整个产业链条集体遇冷,就连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了。春江水暖鸭先知,当危机即将到来,身处上游的鸭子们也最先感知到江水的寒冷,而汽车产业链条的部分河段,因为疫情的原因,在过去的2020年硬生生被冻住了,直到当下也尚未彻底解冻。
巨无霸们,不愿坐以待毙。
部分企业选择快刀斩乱麻,如大陆集团,去年第二季度就率先宣布裁员占比高达13%,直接影响到3万个工作岗位,特别是在德国大本营,将有约1.3万个职位转移至其它地区或被裁撤。不仅如此,他们重整了高层队伍,那位早前宣布大规模裁员的掌门人德根哈特,不得不在转型的关键节点提前谢幕。
部分企业选择从长计议,暂缓裁员与高层换血,从2021年开始,很多来自欧洲的零部件巨头启动新一轮的结构与业务重组。
就在上周,德国媒体爆料舍弗勒集团正计划剥离其内燃机板块的链传动业务,并整体打包给慕尼黑的一家私募股权基金。舍弗勒的链条传动业务累计运营了约25年,与乘用车的内燃机驱动息息相关,迄今为止,该公司在欧洲、亚洲、北美和南美的9个不同地点都有链条传动相关的研发和生产。
在传统燃油时代,该业务一度是集团内部的业务核心,但是在新四化转型的当下,昔日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舍弗勒预计,到2030年,全球只有30%的车辆完全由内燃机驱动,基于业务发展轨迹的现实考量,集团层面决定专注于其它更有前途的领域。而且从现阶段的资本喜好来看,链条传动这样的“夕阳业务”也越来越不被投资方待见,适合尽早售出。
时间轴再往前推。
就在刚过去的7月份,麦格纳国际与瑞典的竞争对手维宁尔(Veoneer)签署了最终合并协议,将以约38亿美元的现金对后者进行战略性收购,作为扩大其自动驾驶相关业务的一部分。
两家公司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麦格纳将以每股31.25美元的价格收购 维宁尔流通股和债务,且此次收购的企业总价值高达33亿美元。
目前,维宁尔是世界范围内汽车安全技术和辅助驾驶技术的领导者,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于2018年从安全系统巨头奥托立夫分拆出来。此次收购将帮助麦格纳在2024年之前达到每年约1亿美元的成本节约,交易完成后,维宁尔将与麦格纳现有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业务合并。
从当下的收购规模和行业关注度来看,还是佛吉亚与海拉的交易影响力最大,无论是对于欧洲的零部件竞争格局,还是收购案的交易金额。
作为业界首屈一指的照明业务领头羊,汽车行业现阶段依旧对海拉的大灯和雷达感应器等核心产品十分依赖,而这比交易对于佛吉亚而言,其重要性,也绝非零部件百强榜位置更进一步那么简单。
剧变之下,下一个海拉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