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长期霸榜自主汽车销量,却在新能源赛道命运多舛,这究竟是为何?

雨前财经观察
关注


观察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广汽埃安新能源、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等十大典型新能源车企,近四年销量情况会发现,只有吉利和北汽受到的冲击最大。

如上图所示,比亚迪和上汽乘用车也受到大环境影响,2020年销量有所回落,但受影响程度较小。

更多的新能源车企,如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广汽埃安新能源、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等,则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趋势。

这也意味着,疫情、政策等影响并不是造成吉利新能源车销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其由盛转衰节节败退?

仔细研究吉利和北汽,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前几年它们都过于依赖B端市场。

2015年吉利发布“蓝色吉利行动”,高举高打喊出新能源车要占总销量的90%后,吉利就立刻开始开拓新能源市场了。

当年,帝豪品牌的年销量已突破20万辆,是吉利的绝对头牌。借此招牌,吉利以燃油版帝豪为雏形,推出了帝豪EV,并于2015年11月上市。

当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规模不大,C端消费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还不高,吉利结合自身在B端市场的优势,顺势将帝豪EV大量投放至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

数据显示,2016-2018年帝豪EV共卖出了7.7万辆,这个成绩在当时算非常不错了。

彼时,为新能源汽车打造全新品牌,已经成为新老车企的共同认知。与传统汽车品牌区分开,这样做能让新能源汽车建立起自己良好的供应链和管理体系,利用独立的品牌与网络销售、服务等形成竞争优势。

吉利也趁热打铁,于2019年4月推出了高端纯电动车品牌几何汽车,但几何汽车实在是有些生不逢时。

当年几何汽车的销量为12662辆,进入2020年以后,吉利宣布推出几何+平台,将其定义为“科技出行创意共享站”,但收效甚微,全年仅销售10328辆,同比下滑19%。

吉利官方认为,新能源车型在B端市场(曹操出行)并没有进行消耗,是几何汽车销量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在出行板块拥有曹操出行、礼帽出行和耀出行三项业务的吉利来说,B端市场是推高其市场份额的最好路径。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产业政策是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主要受益的领域就是B端市场。

直至2019年,B端市场仍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战场,其最高比例甚至达到80%左右,这直接助推了吉利、北汽等偏重B端市场新能源车企的发展,但同时,也成为它们跌落的重要原因。

B端市场超高的占比,曾引发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吐槽:

“看了中美2019年前9月电动汽车的拆分数据,感到很沉重。”

“中国新能源汽车如果剔除卖给出租车公司、出行公司等大客户的,剔除实际销售价格12万元以下面向出行金融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剩下的卖给私人消费者的大概只有十几万辆,和特斯拉在美国前三季度约14万辆的销量相差无几。”

“”我们经常说要做大做强,但是就好比净重和毛重一样,抱着借来的铁球称体重、冲排名,越到后面问题越多。”

不过,短短两年市场结构就已反转。

据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To C端销售39.19万辆,占比90.76%;二季度销售49.36万辆,占比87.22%;三季度销量65.64万辆,占比87.26%。

如此大的反转,打了吉利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从2021年前11月的销量看,吉利新能源已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不像北汽新能源,仍处于负增长状态。

这与B端市场回暖,以及吉利继续发力B端市场有关。

比如,几何汽车2021年8-10万辆的目标销量,就计划将一半的销量交由曹操出行消化。

同时,吉利最近再推出网约车聚合平台“幸福千万家”,准备在自营之外向第三方相对优质的合规运力提供商开放。这也意味着,在扩大共享出行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吉利新能源车的销量。

然而,依赖于B端的销售增长,含金量并不高。对吉利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抓住C端消费市场。而要抓住C端,就需要打造受欢迎的爆品。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