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步骤二、会车区域方案构思
整个会车区域方案,核心是利用辅助通行区域,加大会车空间,规避剐蹭等风险。
集度的工程师的思路并不出奇,有新意的地方是,集度工程师如何界定辅助通行区域。
简单点解释说,集度工程师将会车区域分为车道通行区域和辅助通行区域,人为扩大了两车会车的区域。
车道通行区域,大家都能理解,就是一般的公路车行道,辅助通行区域啥意思?
这里指的是车道相邻的非车道区域。
说白了,如果道路太窄,实在不行,机动车道不满足会车安全,就去抢非机动车道的地盘,所以要借非车道区域行驶。
很多双向单行道、尤其小城镇的道路机动车道比较窄,机动车道旁边就是草地或者人行道等非机动车道区域。
但是,辅助通行区域并非安全行驶的水泥公路,可能杂草蔓延、碎石遍地,也可能是泥潭、悬崖,很危险的!
05步骤三 何时确定会车区域
对司机或者车辆而言,什么时间节点要开始确定会车区域?
这一步是基础信息收集。
只有提前测算两辆车会车的大概方位,才能根据特定路况出具体的会车方案。
集度工程师把这个节点设定为,两辆车进入各自视野100-300米内。
解释下,当车辆行驶在双向单车道道路上、车辆的对向来车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时,系统就要开始确定会车区域。
预设距离可以为车辆(比如车辆雷达)识别到对向来车时两车之间的距离。
通常,预设距离的取值在100-300米的范围内。
通俗点讲,双向单车道上,对向来的那辆车靠近本车300米内时,在车辆雷达识别范畴内,就开始确定会车区域了。
目标会车区域的形状可以为矩形、类矩形、圆形、椭圆形、扇形、不规则形状等任意适合规划会车路径的形状。
当目标会车区域的形状为矩形或者类矩形时,目标会车区域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100米。
确定矩形、类矩形的目的,也在于方便测算两车并行的宽度与道路本身宽度差多少,确定最终的会车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