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也只是过渡。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古廿编辑丨伊页
如果你问自动驾驶什么时候来临,马斯克的回答永远是明年。
最近,这句话被网友们总结为,何时全面实现自动驾驶的“马斯克时间规律”。因为在社交媒体平台有网友剪辑了一段不同时期马斯克的公开访谈视频,在被问到自动驾驶何时实现时,他的回答始终是相同的:大约1年时间。
最早在2014年谈及自动驾驶时,马斯克表示会在未来1年内到来。接着,2017年马斯克公开表示L5级别自动驾驶会在未来几个月时间到来;2018年时,马斯克再次重申这一承诺。之后,同样的时间规律,一直延续到2022年。
不过薛定谔的自动驾驶,并没有阻挡特斯拉成为电动汽车销量之王。毕竟,即使屡次爽约自动驾驶,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特斯拉依然没有遇到一个能打的对手。
在卖车方面遥遥领先,没有压力的特斯拉,先后开拓了多个副业,小到线上商城曾经上架的帽子、口哨等文化周边,大到马斯克认为将来可以占到营收40%的车险业务。
对于跨界车险业务的时间规划,马斯克也表示:“伴随着自动驾驶的进展,车险业务也将同步进行。”
可能是对于2022年全自动驾驶的实现很有信心,在2021年10月份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宣布将率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上线特斯拉保险,并希望在2022年开始全面推广。
这款保险产品上线两个月之后,马斯克在2022年初的财报会议上一如既往自信地表示,特斯拉2022年将实现全自动驾驶。
不过对于特斯拉保险,科技圈乐观的认为未来已来,而保险界则认为还要让子弹飞一会儿,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背后,是对于车险AI化两个圈层的代沟。
一地鸡毛的UBI车险
可能是因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狼来了”喊多了,对于特斯拉进军保险行业,大部分保险从业者认为:虽然首款产品上线在行业里荡起了涟漪,但是本质来看依然不是一个新东西。
一方面是在保险业内人士眼中,特斯拉保险依然是UBI保险的概念。所谓UBI就是“Usage Based Insurance”,即“基于实际使用的保险”。
这里的“实际使用”有三层含义:
一是基于车辆使用的时间和里程;
二是基于车辆驾驶时的外部环境、驾驶地点、路况等外部驾驶环境因素;
三是基于驾驶习惯,实时监测加速、减速、转弯、刹车等驾驶行为数据。
据此又可产生三种UBI产品形态。按里程付费型(PAYD)、按驾驶行为付费型(PHYD)以及管理驾驶习惯型(MHYD)。
前两种形态,部署、数据采集简单,是目前UBI车险的主要产品。后一者因为数据采集有效性的难度较大,因此产品并不成熟。
产品门槛低或者产品不成熟,使市场上的UBI车险企业并没有成就多少大气候。
在国际上,UBI以美国市场发展最早且最广泛,可以追溯到1937年成立于旧金山的Progressive。作为UBI车险鼻祖,其在1999年首次推出按里程付费的(PAYD)产品。国际市场的新秀则是2020年10月上市的Root,募资7.24亿美元,成为俄亥俄州历史上最大的IPO。
然而作为在美国36个州获得许可,拥有900名员工的UBI独角兽企业,Root从IPO的风光无限到如今的一路走低,只用了一年时间。
国际市场上的UBI企业不景气,国内市场上UBI企业更是全军覆没。起步于2013年,在政策红利与科技赋能的助力下,2014-2016年UBI在国内迎来爆发期。
大型险企纷纷试点UBI,中国人保携手第三方企业首次进行UBI项目尝试,随后,平安、太保、阳光、安盛天平等公司,相继开始UBI方面的探索。
中小险企及创业公司也紧跟UBI车险风口,里程保、评驾科技、斑马行车、车挣、几米等30余家科技公司,纷纷争抢UBI车险赛道。2016年,市场中涉及UBI概念的科技公司,甚至达到300余家。
在概念热炒下,信息不透明、缺乏行业标准、数据收集困难、计分不够精确灵活等问题集中爆发,使UBI产品定价和理赔方式粗暴,用户效果不理想,UBI车险成效甚微。
最终2017年底,在资本市场开始步入下行周期的大环境下,车险类的创业项目日渐供血不足,UBI车险遭遇寒冬,大批创业公司转型或倒闭。
UBI车险在传统保险行业曾经一地鸡毛的结局,是今天面对特斯拉车险,手握牌照资源的保险从业者围观“让子弹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