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张勇与朱江明
曾几何时,较为不解,当下的中国新能源赛道,为何最终是李斌、李想、何小鹏三位“外来者”,成为了意见领袖?
“蔚小理”每当发布新的产品、新的战略甚至新的服务体系、商业模式,都会迎来后续追赶者,争先恐后的模仿?
随着时间推移,认知逐渐完善,渐渐意识到更大的原因,还是由于三家新造车自品牌创建之初,就构建起较为清晰的发展路径。想要打造怎样的一款产品、受众是谁、采用怎样的标签,早早被确定下来。
而三位创始人本身,都具有极强的互联网思维,快速迭代、凡事讲究高效,以及过往成功创业的经历,深知其中的挑战与痛点,加之本身就为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甚至不惜赌上全部身家,所以凡事更愿意亲力亲为、拼尽全力。
换言之,能够突出重围的关键要素,完全可以归纳为:清醒+决心。尤其作为一个品牌的“掌舵者”,必须具有这样的特质。
“如果我们刚开始走高端,不走大众化市场,我认为公司早就倒闭了。”
去年11月结束的广州车展上,哪吒汽车CEO张勇面对媒体的专访,说出了上面一段十分锐利的观点。
的确,抛开那些华而不实,就像本文第一段提到的那样,这家新造车之所以能够成为二线梯队中的佼佼者,放下一味追求高端化的执念,走更加亲民的路线,就是主要原因。
同在去年,零跑迎来六周岁的生日。
作为创始人、董事长的朱江明,在写给全体员工的一封公开信中,诚恳地表示:“我们要看清全面繁荣下的冷酷真相:未来无限美好,但终局席位有限。绝大多数品牌将凋零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不想被淘汰,只能在赛道上不断加速。”
当下,既然选择造车,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胜利,依然还是属于少数佼佼者;而输,则慢慢成为了行业常态。
显然,未到终局,朱江明无法保证,零跑就是最终留下的玩家。张勇,同样无法笃定地做出承诺。
所以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时刻保持清醒,警惕地洞察行业可能突然改变的风向,并提前预判危险的袭来。
至于另一点特质,无论哪吒,还是零跑,哪一家不是在经历足够刻骨铭心的至暗时刻,才获得当下还算令人欣慰的阶段性成绩。
作为车圈老炮重新创业的张勇,作为IT人跨界造车的朱江明,自身所具有的决心,已然得到较好的证明。
更加欣慰的是,他们渐渐适应了这条赛道的玩法,并愿意接受外界的客观批评,采纳他人对的意见。
或许,也正因如此,拥有了清醒与决心的特质过后,面对未来,才有底气分别说出,“到2025年哪吒要做的,就是活下去。我们要做到50万辆的销量,有50万辆的销量,才能活下去。”
“到2025年,零跑的销量目标,将会是80万辆。为此,会在2025年底前推出8款车型,覆盖35万以内的价格区间,并在2022年进军海外市场。”
这绝不仅仅是为了提振信心,获得资本青睐,许下不切实际的豪言。而是张勇与朱江明深知,2025年各自品牌如果能够继续存在,理应达到的“门槛”。
文末,仍想用《无间道》中刘德华所扮演角色,所说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我们都在不断赶路,忘记了出路,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我们都在梦中解脱清醒的苦,流浪在灯火阑珊处,去不到终点回到原点,享受那走不完的路。”
毫无疑问,当电动化转型的浪潮奔涌袭来,真真切切催生出一批机遇。可创业之路,哪有什么轻松可言,也绝没有一蹴而就的伟大。
有的则是不断试错,不断跌倒后爬起,继续奋不顾身的拼命狂奔。今年,一道道关卡,各种挑战,就明晃晃摆在张勇与朱江明面前。
怎样令哪吒V与零跑T03保持热度?怎样令哪吒U与零跑C11持续增长?怎样令哪吒S与零跑C01突出重围?
怎样使得智能化板块的自研成果尽快落地?怎样在缺芯、疫情、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的大背景保证供应链、产能的稳定?
怎样令各自赴港IPO的进程不出差错?怎样令品牌层面实现有效冲高?怎样改变终端用户心中的刻板印象?
每一个问题,都在考验着两位创始人的功力。稍有不慎,仍会遭到反噬,存在坠落深渊的可能。
而十分笃定的是,在此过程中,两家新造车之间的关系,继续维系着:“既是同赛道的队友,又是彼此最好的对手。”
至于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则需要各自作出最终选择。
原文标题 : 哪吒与零跑,队友与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