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身兼人大代表一职的企业家们纷纷出谋划策,递交了不少的提案。
而在众多的提案中,由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递交的名为《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无疑让人最为关注。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作为近几年来最火热的风口,本来就比较吸引眼球;另一方面,自从“雷总”在去年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之后,最近大半年也没有更多新的消息,而这份提案会不会和其“造车大业”有关,也让人非常的感兴趣。
那么,这份提案背后,到底有没有藏着关于雷军造车的一些秘密呢?作为知名企业家的雷军,又为什么会提出这份提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直击“行业痛点”的一份提议
首先,让我们来细看一下这份提案。这份提案的具体内容共有三点:
1、建议强化政策引领,统筹推进大功率快充网络规划布局;
2、组建国家级创新合作平台,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3、加强建设服务保障,推动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普及。
简单来说,就是倡导通过政策引导和国家推动,让大功率充电的充电桩尽快普及。
其实,在目前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认为这份提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直击行业痛点!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国庆节期间出现的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的新闻,有新能源车车主排队等候充电,“充电一小时,排队四小时”,甚至不敢去洗手间,也有车主为争夺充电桩大打出手!这现象背后,其实就是因为充电桩数量不足,而且功率不高、充电太慢导致的。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严重的“车多桩少”的情况。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充电桩数量分别为492万辆和168.1万台,车桩比约为2.9:1。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截至2021年的6月,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为603万辆,增长了22.6%,而同期全国充电桩数量为194.7万台,只增长了15.8%,车桩比下降到3.1:1。
而且,值得重视的是,在这194.7万台充电桩中有102.4万台是私人充电桩,对外提供充电服务的公共充电桩只有92.3万台!如果以公共充电桩来计算,车桩比从去年底的6.1:1升至6.5:1,平均每个公共桩对应6—7辆车。
可能在平常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觉得充电桩不够,因为如果日常充电,一辆家用电车可能3~5天充电一次;但是,如果碰上节假日,充电需求大增的时候,充电桩就会显得不够用了。
此外,目前充电桩地区分配也并不均衡。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大量充电桩设置在市区,高速公路充电桩目前的保有量为10836个,在全国公共充电桩总量中的占比不到1.2%,这也难怪会出现节假日抢充电桩的情况了!
再看看雷军的这份提案,虽然加装充电桩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但高速服务站总是有限的,也不可能腾一个大地方就去安装充电桩,毕竟平常的时候,来高速服务站充电的电车并不多,这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而如果可以提高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加快充电速度,其实也不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原本一辆电车充电要半个小时,换了充电桩可能15小时就能充满,这样充电的效率大大提高,自然就能减少排队充电的情况了!
窥探小米和雷军的“造车大业”
说完了雷总的提案之后,下面我们再来八卦一下雷军的“造车大业”。
自从去年3月份,雷军扬言要“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去造车后,小米和雷军的“造车大业”就备受关注;但是,现在距离当时雷军宣布进军造车已经快过去了一年时间,但小米的新能源汽车却还不见影子,而友商华为都已经推出第二款新能源汽车了,着实让人感到着急。
不过,从今年雷军的提案来看,“造车大业”应该还在稳步推进中,而且方向也很明确:造车要低碳和环保。因为除了上面充电桩的提案以外,雷军今年递交的4份提案,有许多的内容都是和碳有关。甚至有媒体解读这些提案——小米不止要造新能源汽车,可能同时还想要是在打造低碳更有甚至是零碳的新能源汽车生态产业链!
当然了,对于雷军和小米造车这件事,目前我们也只是捕风捉影,没有确切的信息之前,不便过分猜测。不过,还记得当年小米手机推出后,国产智能手机便迎来了一轮革新——不但手机的配置高了,而且价格低了;那么小米汽车什么时候能下线,究竟他能给行业带来什么变革呢?
原文标题 : 雷军这个提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