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得好,我们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赢家
作者 | 陈清泰
编辑 | 葛帮宁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 编者按
“智能汽车正在颠覆功能汽车。在这场汽车革命中,我国汽车产业换道先行,取得某些先发效应,为我国由汽车大国转向汽车强国提供了机会。但机会窗口期不会太长。”2022年3月26日下午,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高层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发表《未来汽车的竞争形势与汽车强国之路》主题演讲时如此告诫道。他的建议有三:
一是,把握好汽车革命的方向;
二是,高度重视汽车定义和属性的变化;
三是,高度重视汽车价值链、供应链重构的机会。
他认为,汽车强国的底层是零部件强国,要抓住时机,针对那些短板和卡脖子环节下大功夫,力争一项项突破,改变我国汽车零部件空心化的状况。“中国走向汽车强国的窗口期尚在,把握得好,我们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赢家。”他总结道。以下为主题演讲摘要,帮宁工作室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核对。
2012年,我国在全球率先启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这十年间,经历了孕育期、成长期,以较高水平走过电动化发展阶段,成为新能源汽车创新最活跃的国家。 智能汽车正在颠覆功能汽车。它比智能手机颠覆功能手机的影响范围更大,对经济社会的改变更加深刻,造福社会的效果也更加明显。 在这场汽车革命中,我国汽车产业换道先行,取得某些先发效应,为我国由汽车大国转向汽车强国提供了机会。但机会窗口期不会太长。
第一, 把握好汽车革命的方向。
这次汽车革命不是孤立进行的,与它并行和衔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支撑这场汽车革命的是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这些因素与汽车变革交融和互动,为未来汽车的电动化、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丰富的使用场景。因此,要把未来汽车放在一个更大的范畴,以更加广阔的视野评估它的发展前景,部署它的未来,才能把稳前进的方向。
未来的汽车是吸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强大载体;是把绿色能源、智能电网、未来出行、新一代移动通信链接在一起的纽带;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拉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支柱型引领性产品。 它有极强的能力广泛吸纳信息化、网联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材料、电子电力、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新发展、新势能,是众多产业融合创新的大平台。它正以强大的力量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和诸多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电动化只是这场汽车革命的序幕。目前人们所担忧的充电难、续航短等问题正在逐渐成为过去,而造福居民,深度改变经济社会的是汽车的电动化、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 最终实现智能汽车、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协同融合。这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也是下一步竞争的焦点。
第二, 高度重视汽车“定义”和“属性”的变化。
随着汽车革命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公司加入其中,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服务软件越来越丰富。 与传统汽车相比,它的“属性”变了、“定义”变了;它的内核变了,边界也变了。它正在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子电力产品、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的数字化产品。它是一个从A到B的移动机器,更是一个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产品的移动智能终端。
软件定义汽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使汽车具备了自我进化的能力。使它由一个“买到手就开始落后”的“死物”,转化为一个可以不断进化的新物种。 驱动汽车功能进化的是数据,而保障数据采集、处理和利用的是软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并不夸张。
就是说,同样的汽车、同样的芯片、同样的算力,但数据丰富了、软件迭代进步了,不仅可以不断给用户提供安全、暖心、愉悦的新服务、新体验,而且根据用户的偏好不同,汽车也可以成为“千车千面”的个性化产品和系统。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厂商和用户将由一次性的买卖关系,转化为全寿命周期的合作关系,形成用户不断提供数据、厂商不断扩展服务的良性循环。厂家的商业模式正在由“制造”转变为“制造+服务”,而服务的收益占比会逐步增长。
在中国,一些跨界企业、投资者勇敢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一股造车新势力,至今还没有看到第二个国家有这样强大的势头,这既是中国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势。
重要的是,这些新势力没有传统造车理念的禁锢和资产存量的拖累。他们的进入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技术,开阔了人们的思路,加速了创新迭代的过程。特别是一些有互联网基因的造车新势力,一开始就把互联网思维、网联化、智能化概念融入产品定义和营销模式中,使我国较早地把握住网联化、智能化的方向。
经过一哄而起、大浪淘沙的筛选,留下若干有互联网基因的“根”,这是难能可贵的。进入网联化、智能化深度竞争的阶段,这些企业很可能会显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第三, 要高度重视汽车价值链、供应链重构的机会。
从汽车产业发展历史看,每一次汽车技术和产品的重要突破,都是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密切配合的结果。一般而言,整车企业在技术集成上功不可没,但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却大都出自零部件公司,如汽油喷射、涡轮增压、防抱死刹车、安全气囊、子午线轮胎等。
在此之前,中国汽车产业对零部件的关注度和投入度都很不足,致使我国汽车行业饱尝了零部件空心化的苦果。
汽车强国的底层是零部件强国。未来汽车对传统汽车的颠覆性,使传统零部件体系50%以上面临重构。未来汽车这个新物种使汽车零部件的概念和范畴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功率半导体,到网联化、智能化涉及的芯片、系统软件、计算平台、视频传感器、激光雷达、控制器、执行器件,到车载控制系统、高清地图、互联网通信、云控平台、AI算法等软硬件,都成为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三大特征。要赢得这场汽车革命,必须超常规地重视电动化、网络化、智能化这三条供应链的建设。目标是做到在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可控。 与此同时,价值链也在迅速变化。软件将是未来汽车智能化的基础和竞争力的核心。
目前,未来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壁垒和体系壁垒尚未形成,一些技术路线还有选择余地,很多新技术还在开发之中,为中国零部件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可喜的是,新型产业链涉及的信息化、网联化、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是近年来我国发展状况较好的领域。要抓住时机,针对那些短板和卡脖子环节下大功夫,力争一项项突破,改变我国汽车零部件空心化的状况。 中国走向汽车强国的窗口期尚在,把握得好,我们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赢家。
原文标题 : 陈清泰:窗口期尚在,但不会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