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可能是本身处在上海,经历了最近几周各种魔幻的操作后,心态有些过于悲观,所以才有了本文那个略显“偏激”的标题。但努力平复情绪过后,用更加冷静、理性的角度去看待目前几家身处头部梯队新势力造车的处境,依然想说:“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尽管刚刚结束的3月,从它们最终所交出的阶段性表现,已经愈发接近单月交付量集体破万的里程碑时刻,可在享受外界所给予鲜花与掌声的同时,还是需要警惕危险的突然降临,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例如,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作为小鹏总部的所在地,广州的疫情虽然并未像上海这般严重,但是伴随4月9日宣布全市11个区全部开始全员核酸检测,更像是提前敲响了警钟。
Q4及2021年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何小鹏也曾表示,小鹏目前很多有关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的硬件供应,也集中在上海附近。由此可以推断,疫情的加剧同样或将对其供应链产生影响。
反观总部位于北京的理想,处境也非常类似。如何保证供应链能够在新一轮的冲击下,尽可能的稳定,也令它绞尽脑汁。尤其是其位于常州的第一工厂,与上海的距离并不算远,更有可能遭受到疫情暴发的波及。
除此之外,“魔都”作为上述两家车企绝对的主销细分市场,陷入停摆后必然也会影响各自本来十分充沛的订单量。位于该区域进行新车交付,只能被迫无限期地向后延迟。
而在产品推新层面,就小鹏官方近日所放出的海报来看,6月将会是去年广州车展就已亮相G9的一个关键节点,但按照其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的说法,并不是上市日期。
相比之下,大多参数配置已经通过微博陆陆续续剧透,就差最终售价的理想L9,与蔚来ES7一样计划于本月正式发布,同样受限于疫情只能宣布延期,具体时间还未确定。即便按照其官方说法,不会迟到太久,但是如果想要继续线下举办,可操作难度依然不小。
“疫情的突然加剧,打乱了所有人的传播节奏,现在又严重威胁到供应链与终端市场,整个上半年是不抱有太大希望了。下半年,我们现在也不好预测,走一步看一步吧,销量预期不会那么高了。”
相信,这样一段来自某新势力造车内部人士的心声,已经能够反映出最真实的情况。而如果非要选出本轮疫情,受到影响最大的新能源品牌,或许我会把票投给万分依赖上海工厂的特斯拉。
早在3月28日,疫情刚刚加重之时,特斯拉便选择用四天停产进行应对。奈何,随着管控持续升级,不得不取消了原定4月1日的复工计划。
殊不知,早在3月16日至3月17日,这家美国车企也曾有过两天的停产。进一步了解后得知,截至目前,特斯拉员工仍未收到何时复工的消息。
粗略计算,3月共停产六天,4月已经停产十天,共计停产十六天。如果按照网传目前特斯拉工厂每周生产6,000辆Model 3与10,000辆Model Y作为衡量标准,那么这超过半个月的时间,就已损失超过32,000辆新车产能。
“由于中国受到供应链中断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第一季度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实际上,早在之前Q1产销成绩公布后,马斯克就曾针对上海工厂的现状发表看法。但随着时间推移,结合目前的大环境,需要面对的困难可能远超他的想象。
文末,重新将视线拉回到新势力造车身上,与其说疫情杀死了它们的2022,可能用“搅乱”更为合适,所以在本文完稿前,还是在标题的最后加上了一个问号。毕竟,结果尚未盖棺论定。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纷纷挺过了类似2019年那般生死攸关、稍有不慎就会坠落深渊的至暗阶段,此刻的考验已经算不了什么。
当电动化的潮水奔涌而来,即便遇到再多的“礁石”,也无法阻碍真正的强者踏着浪头起舞。所以说,“坚持住、挺过去,更大的绽放只会虽迟但到。”
原文标题 : 疫情,杀死了新势力的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