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改电的本田,一开始就输给了丰田

TMC动力
关注

传统车企进入电动汽车市场,都默契地将产品用英文和数字来进行命名,比如大众的ID、丰田的bZ和本田的e:N,各个车型则是加上数字以示区分,颇有奥迪、奔驰和宝马的BBA豪华范。电动汽车的历史,总有那些让人耳熟能详的词汇,比如资金黑洞、代工、油改电、纯电平台和自动驾驶等等。大众宣布全面转向MEB纯电平台,推出大众ID和奥迪e-tron,而丰田也与斯巴鲁合作推出了e-TNGA纯电平台,并发布了bZ4X和Solterra EV。丰田和大众的纯电动汽车将于今年在全球市场短兵相接,而作为曾经日系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代言人,本田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e:N系列纯电产品,东风本田e:NS1和广汽本田的e:NP1,或许是中国专属车型。

种种迹象表明,bZ4X依旧是双车战略在南北丰田投产,不同的是,从外观设计到车型命名,丰田似乎要打破原有的差异化操作,甚至我们经常能破天荒地在各大平台看到这辆bZ4X的广告。这一辆bZ4X是丰田面向全球开发的纯电SUV车型,在中国、日本、北美和欧洲四大市场陆续上市。为了这辆首发的全新纯电SUV。丰田在中国市场让宁德时代打造了专属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可见丰田对于电动汽车的转变多么巨大。反观在全球市场收缩战线的本田却似乎要借助更多的外部力量:在北美借助通用纯电平台开发纯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则推出了中国专属的e:N系列纯电车型,依旧延续双车战略在南北本田生产。广汽本田e:N P1和东风本田e:NS1已经正式亮相,前者刚刚发布了全新的中文品牌名称和口号——“极致与澎湃”的极湃1,后者则以18万元至21万元价格开始预售,看来是来势汹汹。

在广汽本田纯电品牌——e:NP“极湃”的发布会现场,我们看到极湃1的动力电池并不是当下经常看到的纯平设计,从造型上看,就是丰田“油改电”车型——C-HR EV的那一块动力电池。对比丰田给bZ系列车型带来的e-TNGA和比亚迪e平台两大专属平台,当我们细看本田在中国推出的这两款纯电SUV车型,却发现它们竟然是“油改电”车型,而且还有更多本土化的元素。先说说车型平台带来的最大差异,纯电专属平台可以在同样的车身尺寸下,带来越级的轴距尺寸和车内空间,而这是“油改电”车型无法匹及的优势。对比日本市场的新一代缤智以及工信部公布的新车信息,新一代缤智的车身尺寸为4330*1790*1580,轴距为2610mm,而e:N P1的车身尺寸4388*1790*1560mm,轴距为2610mm,e:N P1的车身尺寸为4390*1790*1560mm,轴距为2610mm。不管是广汽本田的e:N P1和东风本田的e:NS1,从外观、内饰到车身尺寸,这就是新一代缤智的“油改电”车型。

奉行拿来主义,本田中国将新一代缤智的中控台变成了一个15.2英寸超大尺寸竖状中控屏,再加上按键式电子挡把,背后是适配中国市场的中控系统和软件生态。在此之外,这两款e:N SUV车型还有更多的中国元素。在已经公布的车型信息中,这两款车型的驱动电机都是由大陆旗下的天津纬湃生产,但是三元锂动力电池却因为车型的不一样,由江苏时代和武汉睿驰新能源动力制造,后者是主营软件的东软集团和主营汽车音响及汽车通信系统的日本阿尔派的合资公司。虽然本田说e:N纯电采用了“全新的智能高效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 F’,整合了高效率?高功率驱动电机、大容量?高密度电池、纯电动车专属车架以及底盘平台”,这或许只是本田理解的纯电动汽车,跟大众ID和丰田bZ的“纯电专属”截然不同。

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融入了更多中国化的设计,在中国市场率先打造4S四位一体服务的本田,正在打破以前的模式,采用线上和线下全面融合的新模式,究竟是双重合力,还是最终变成“四不像”,只能看看本田具体会怎么操作。当大众ID纯电系列的全球车型率先接受中国市场的挑战,并真实地感受到中国市场从汽车到用户的全面变化;当丰田bZ纯电车型即将全球同步,在中国市场还有比亚迪的助力,本田则要打造海外和中国两个独立模式。本田这两辆“油改电”的极湃1和e:NS1,究竟能否延续本田品牌的信仰而得到用户的认可,2022年就有结果。

大众ID纯电和本田e:N纯电在中国延续以往“两家车企、两款车型”的策略,前者并没有实现销量和市场的突破,后者或许很大概率也将是如此。融合全球资源的丰田,却似乎要让南北丰田回归一个丰田,又或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丰田,这样策略风险很大,却也拥有更大的机会。线控转向系统和异形方向盘、X-MODE电动四驱越野驾驶模式和10年/100公里90%电池电量保持率,传统车企如何突破电动汽车,或许丰田还真的有点新意。最后一个问题,一辆拥有异形方向盘的丰田bZ纯电和一辆拥有超大尺寸中控屏的本田e:N纯电,你会选择谁?

— END —

       原文标题 : 油改电的本田,一开始就输给了丰田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