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鼎股份2021年报简析:足够便宜了,大订单不断的低位潜力品种

新能源大爆炸
关注

 02 中鼎股份2021年报简析

中鼎股份2021年营业收入125.77亿元,同比增长8.91%。归母净利润9.65亿元,同比增长95.96%。扣非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增长126.55%。 从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看,还算是挺不错的,至少对得起去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火热,但看营收的话,才同比增长8.91%,就没啥亮点了,毕竟如果当它做新能源标的,那么严重不符合行业去年的火爆。

光是中国,去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达到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

那么为什么中鼎股份的营收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速度呢?

因为公司的主要收入并非来自新能源汽车,而是传统燃油车业务。

去年公司的新能源领域业务为20.61亿销售额,只占全年汽车业务营业收入比例的17.28%,也就是公司超过8成依然来自于传统燃油车业务。 而去年燃油车市场并没有很好,就看中国的话,去年传统燃油车销量1813.4万台,同比下滑3.1% 。

如果不分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就看整个汽车市场,那么去年也很一般,前十大汽车市场中,也就印度增长幅度比较大一点,其他的国家要不就是小幅度上涨,要不就是同比下滑。 如果和2019年相比,除了中国和印度,其他8个国家全部是大幅度下滑的。

也就是如果拿掉新能源汽车概念,只看中鼎股份汽车配件公司本质的话,这两年它所处的大环境是比较困难的。 但去年的营收却是过去10年最高的一年,也是挺不容易的,虽然增长幅度并不明显。

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虽然没能跟着创新高,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去年上游原材料各种涨价,很多制造业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净利润创历史新高,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了。 更不要说它还有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海运价格的疯狂上涨我们都是清楚的。

好在分季度看,有开始逐步走出前两年净利润泥潭的迹象。

分产品看,空气悬挂系统,去年做了6.3亿,相比2020年下滑了19%,占营收5%,占比也下滑了,2020年是6.75%  。 

空气悬挂系统的发展有点低于预期了,虽然从营收收入体量来看,目前中鼎算是国内空气悬挂行业的老大,但去年的营收却是下滑的,天润工业、中集车辆、正裕工业等相关的产品营收却是增长的,尤其是天润工业增幅还很大!

公司的空气悬挂技术是不错的,主要来自于并购的德国AMK,行业也有逐步放量的趋势,为何营收却起不来? 目前看应该主要跟去年的汽车行业总体大盘不大行有关,好在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起来,空悬系统的需求量是逐步上升的,据年报的数据,截至去年底AMK中国已获订单总产值24.85亿元,未来有 望拿到更多项目定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项目定点。

智能底盘轻量化业务则是表现最亮眼的,去年营收7.9亿,同比暴涨78.78%,成长性非常明显。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表现跟汽车重量息息相关,对于轻量化的需求也非常迫切,轻量化业务的营收增长很好地体现了公司受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这块业务后续还将有持续亮眼的表现。

公司的三大主营业务,密封系统、热管理、减震降噪底盘业务,去年则表现好坏不一,密封系统是个非常成熟的业务,几乎没有什么成长性,热管理业务保持着和汽车行业相近的成长性,表现比较亮眼的是减震降噪底盘业务,营收同比上涨了24%,大幅度跑赢整个汽车大盘。

毛利率方面,2021年只比2020年稍稍下降了1个多点,可以说非常不错了,毕竟去年很多大宗商品大涨价,加上公司超过一半的营收来自于海外,而去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海运价格大幅度涨价,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毛利率竟然稳住了,也是非常难得了。

分项目看,空悬、冷却和降噪减震底盘业务都甚至都实现了毛利率的提升,只有轻量化和其他业务毛利率下滑。

仔细分析下来,应该是得益于2021年天然橡胶价格的整体下行走势。

由于公司并购资产比较多,所以商誉,包括整体的财务结构一直不是很好看,好在去年和今年一季度都有所改善。

资产负债率也在持续下降,已经跌破50% 了。

有息负债率也在逐步下降。

03 中鼎股份的逻辑

总的来说,中鼎股份的2021年报,传统业务并没有太多亮眼的地方,新能源领域,尤其是底盘轻量化业务则呈现出了明显的成长性,前几天刚刚接到国内主机厂30亿的大订单,都证明了公司在这块业务上的优势。 但无可否认,如果从总体来看,中鼎股份2021年的财报并没有太大的亮点,甚至包括202122年一季报,也没有太大的亮眼。

中鼎股份2022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3.59亿元,同比上升5.1%;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上升5.56%;扣非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上升5.42%;其中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3.59亿元,同比上升5.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上升5.5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上升5.42%;负债率43.3%,投资收益2323.55万元,财务费用2301.73万元,毛利率22.1%。 只能说经营层面有所改善,但没有特别大的亮点,此前对它的一季报,leo个人还是有一些期待的,逻辑是下游主机厂商的补库存,但一季报并没有验证补库存的逻辑。

好在估值也不算高,也就16倍。

不过研究了它的年报后,却突然明白了:为何市场不愿意给它更高的估值水平了? 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还是传统燃油车,而传统燃油车业务的未来,都决定了公司在这块业务的成长性不会很好,加上并购太多,商誉很多,财务结构不是很好,市场也担心暴雷。

除非并购的那些资产,可以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打开营收,营收占比快速提升起来,比如说超过50%,市场才会将它当一个纯正的新能源公司看待,估值水平才能跟上。

现在汽车底盘轻量化业务,已经初步体现出明显的成长性,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主力军,有望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业务在公司整体营收中的占比。

空悬系统理论上后续也会逐步放量的,公司在这一块业务其实也是有望提升的。 还有热管理系统,理论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会增加,这块业务也有望增加公司的营收。

至于中报,考虑到整个汽车行业,尤其是国内的实际情况,大家也不用有过高的期待,只需要关注一点就好了: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表现情况如何,尤其是营收占比如何?

总的而言,中鼎的逻辑是很清楚的:就是看它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突破,包括营收的增长,利润的增长,营收占比情况等。

       原文标题 : 足够便宜了,大订单不断的低位潜力品种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