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最近车市的销量,也已经有所耳闻。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4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04.3万辆,同比下滑35.5%,环比下滑34.0%,销量近乎腰斩,这在国内近十年的发展进程中实属罕见。
当然,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端,3、4月份汽车重镇长春和上海先后封闭,国内汽车零部件体系一度停摆。加上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这直接导致了4月份的生产数据断崖式下滑。另一方面,则是疫情对经济、生活产生持续冲击,以及国内油价的不断攀升,导致消费端出现萎缩。
看到这,有不少网友调侃道:不是说缺芯片吗,大家这是在帮助厂家渡过难关!有的网友甚至提倡,大家都先不要买,等车企急了降价。
可事实是,如果汽车市场持续萎靡,汽车的价格不但不会降下来,反而会越来越高。为啥这么说?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汽车行业发展,靠的其实是“规模效应”。简单地说,就是靠走量来平摊成本,才能让汽车企业盈利。这也是为什么,超级跑车、奢侈豪车品牌往往难以盈利的原因。如果汽车市场消费萎靡,没有足够的规模支撑企业运营,汽车厂商只能通过提高单车价格,来保证足够的利润空间。
其次,国内汽车市场有2000多万辆的市场规模,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汽车行业,有着很长的产业链条,从原材料、市场调研、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还有相关的金融保险业。
当然,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汽车整车企业才解决了生存问题,这个链条才能有效地运行下去。如果汽车市场萎靡,整车企业减产、停产,整个产业链条也会深受其害。
另外,截止 2021 年,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广义乘用车销售量为2145.6 万辆,而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 4089 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 52.47%。
在乘用车产能总体过剩的情况下,已经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还有 1046 万辆在建产能将陆续建成投产,其中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车。如果汽车消费持续下滑,总体产能过剩的问题会愈发严重,投资上的浪费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其实,汽车涨价也已经略有苗头了。早在3月份,受补贴退坡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不少新能源车在第一季度都进行了调价,上涨5k-3w不等。另外,最近上汽大众、宝马等品牌,对传统燃油车也进行了调价,幅度从1k-1w不等。
来源:汽车行业关注
因此,在疫情严重影响各个产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已经多次提及要鼓励汽车等大宗消费,全国各地也密集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序幕”,因为拉动消费是抢回损失、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最有效的办法。
目前疫情大环境下,国人的经济收入不稳定,未来经济发展不明朗,消费信心还是受到打击的。但对于手上有预算,又有购买需求的消费者而言,其实现在出手购车,或许是一个好的时机。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原文标题 : 坏消息再次传出,比车市销量惨淡更糟糕的是,车价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