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建下的车路协同:“车路云一体化”还有多远?

谈擎说AI
关注

“车路云一体化”还有多远?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眼下,构建全国主要城市的“车路云一体化”已经成为许多独角兽公司进军车路协同赛道的口号。

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工程,虽说有了国家推进大基建的机遇,但车路协同行业是否能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是否能发挥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在现阶段仍面临着诸多考验,而企业也更应从城市管理者视角设计商业模式。

* 车与路技术发展不同步

首先,车和路的技术迭代不能同步进行,交替发展之下,两个技术领域的落地难以形成互相促进的飞轮效应。

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经典思辨一样,车路协同发展过程中,先有“车”还是先有“路”,也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探索。

提到“车”,当然绕不开主机厂。而看遍当前“蔚小理特”等新势力,依赖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等感知技术和大算力芯片的搭载,各自在单车智能驾驶领域有所建树,却对八字没一撇的车路协同方案还提不起兴趣。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车和路同时到位,难就难在路端设施、和云控平台的技术滞后且过于复杂,如果现实的演变路线注定是车与路交替向前,两者间肯定会有多段不能恰好匹配的时期。

换言之,车路协同涉及的行业过多,路和车的技术主导方难以统一,不是一个企业能单独完成的。就连布局车路协同多年的百度,在为旗下集度打造“汽车机器人”技术方案时,也仍未给车路协同的车载系统一个预留位。

原因并不难理解,在主机厂如火如荼的存量竞争中,搭载相对成熟的单车智能才能获得市场认同。就像Facebook去年掀起的元宇宙热潮,愿景固然美好,但VR、AR等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还不够成熟,穿戴设备还是贵且笨重的小众玩具,所以在风平浪静之后,元宇宙仍需期待下一个元年。

* 碎片化的道路信息

当前存在于少数试点城市或道路的车路协同运营项目中,首批建设完成的“聪明的路”还是一个个孤岛,城市内部尚未完成完全覆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通更加困难。

如果用终局思维来看技术的最终形态,关乎车路协同行业话语权的技术标准,最终可能只有一两套方案。

不同的AI企业在不同的试点城市采用不同的方案,假如有多种方案都已经成熟,那么,一辆车在A城市使用车路协同功能A,开往相邻的B城市后,为何要使用另一套呢?

这种本不必要的切换不仅会降低用户体验,过多的方案并存将会是云控算力、RSU、电力等资源的严重浪费。对技术方案输出型的企业来说,割裂导致的不同厂商无法形成统一技术标准,也影响整个行业的规模效应的释放。

对用户来说,最好的肯定是全国统一的解决方案,一套无缝连接的统一标准很可能会是车路协同的终局。

由此反向推测,车路协同技术未来的标准如果必将统一,对相关AI企业来说,要么优胜劣汰,要么合作共赢,差异化优势或许难以存在的,超强的马太效应或许也会影响初创企业入局的积极性。

就像福特EVOS、Mustang Mach-E及探险者等车系已经搭载的车路协同系统,目前只能在无锡、长沙和广州三个城市的特定区域中使用。其他主机厂未必愿意和福特使用同一种技术方案,将来不同车企围绕车路协同是否会形成统一联盟?或许值得画上一个问号。

* 车与路的主辅之辩

单车智能让汽车变得更聪明,车路协同则让驾驶环境变得更智能。在未来,要实现L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需要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两种解决方案的融合。

一种声音认为,智能驾驶终极形态应该是“路为主,车为辅”,即让路的传感器替代或大部分取代车端传感器,在V2X的交互过程中,由路侧信号来控制车辆。

但也有另一种对立的声音表示,限于成本压力,第一代智慧的路还较弱,难以彻底解决自动驾驶车辆视距范围内的感知、控制等问题,让路来主导车,前期需要投入的成本极高,导致难以迅速做大智慧之路的规模。

一位RSU设施生产商的业务人员向谈擎说AI表示,“当前技术成本条件下,部署一公里RSU等路侧设施,需要的平均成本大致在500万-750万之间,显然不是一个很不理想的成本。”

对此,智能驾驶芯片企业地平线联合创始人黄畅也曾表示,“完全自动驾驶将以单车智能为主、车路协同为辅。”

或许黄畅的见解有着为其单车智能芯片产品代言的倾向,但如果考虑到当前单车智能行业发展取得的一些成果,如果完全弃之不用,转而让“过于聪明的路”控制“不怎么聪明的车”,或许也不是一种明智之举。

因此在谈擎说AI看来,究竟车控制路还是路控制车?或许也是一个需要行业内深入探究的问题。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