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智电大变局浪潮,先行者日产汽车的难题

帮宁工作室
关注

▍渠道

按照计划,2025年前,东风日产将通过日产、英菲尼迪、启辰这三个品牌,推出10款搭载电气化动力总成的车型,其中3到4款是纯电动车型,7款左右为e-POWER车型。

在竞争惨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即使电动化产品技术过硬,也面临巨大压力。一段时间以来,ARIYA之所以备受质疑,在于它一再跳票的上市时间。

按照规划,ARIYA应该于2021年在华销售,但受疫情加缺芯双重影响,直到2022年6月25日的重庆车展上,ARIYA状态依然是亮相。

在华亮相3年仍未上市,ARIYA先发优势被耗掉。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日新月异,谁跑得快谁就拥有更多机会,这无疑给日产汽车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ARIYA要想后来居上,还必须具有足够优越的营销渠道。ARIYA成为东风日产转型新零售模式的开山之作。

帮宁工作室了解到,为配合ARIYA中国市场电动化步伐,东风日产将利用全国800家专营店体系力,采用开设新能源体验中心(NCH,上海已开业两家)与授权4S店经销模式相结合的零售方式。

按照东风日产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辛宇的说法,ARIYA将秉承“一城一策”原则,加强线下触电和营销力度。

来看看其他跨国公司的营销模式。其中,大众ID.品牌采用原有渠道共网代理制销售+鼓励代理商自建商超店方式。

丰田汽车采取线下重点店销售模式。发动原有渠道销售bZ纯电专属系列的同时,打造EV重点店和遍布各大城市主要商圈的体验店。

本田汽车采取两种策略。其中,广汽本田率先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推出e:N销售服务店和商超店;东风本田则在现有特约店中设立e:N品牌专区。

长安福特最为激进。其不仅成立全新Ford Select高端智能电动车专属品牌,而且把渠道从原有经销体系中剥离,建立直销网络体系。

由此可见,东风日产新能源零售渠道与丰田汽车、本田汽车大同小异。其相关负责人强调,这种模式体系建立在消费群体对优质销售/售后服务,以及便捷充电设施体验等核心需求基础上。

帮宁工作室认为,这种方式优劣并存。

优势方面,体验店与售后服务中心功能分化,可以优化资源利用,帮助东风日产更好地触达消费者,快速树立纯电品牌形象,快速上量。

在21万~30万元价格区间,纯电SUV市场已处于激烈竞争之中。这其中,有擅长智能化的问界M5、零跑C11、威马W6、AION LX、天际ME7等新势力对手,有源于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比亚迪唐EV、摩卡DHT-PHEV、极狐阿尔法T、飞凡MARVEL R等。

还有南北大众ID.4、南北丰田bZ4X、南北本田e:N1、福特Mustang Mach-E,以来豪华品牌阵列smart精灵#1、沃尔沃XC40新能源……

留给ARIYA的时间并不多,它需要在第一时间扛起销量担当。

东风日产为它打造的体验中心,多选择在客流较多的热门商圈,承担树立品牌形象、体验、试驾等功能,全国800家专营店可负责交付和售后服务。

体系力向来是东风日产之长项。这些店面不像特斯拉等新势力的交付中心、售后服务中心那么偏远,而且服务体系成熟。新能源汽车对保养需求较低,这样的布局较为合理。

劣势方面,首先,体验中心如不采用直营模式,易流于表面功夫。

ARIYA体验中心究竟是采取品牌直营,还是类似大众ID.那样鼓励经销商自建商超店,包括ARIYA体验中心的数量,迄今东风日产方面仍未透露。

新势力的做法可作参考。如今,以造车新势力为代表的直营模式和代理模式,已逐渐被行业和消费者接受和习惯。

一家高端新能源初创品牌负责人告诉帮宁工作室,做用户型企业是新势力造车竞争的关键。“直营的好处在于,能更好地与用户直接链接,拿到一手信息,尽快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粘性,这是直营的最大吸引力。”他说。

某种程度上,ARIYA承担着东风日产向用户型企业转型的重任。体验中心可使其更快触达消费者,了解用户需求,倒逼自身成长。

如果采用鼓励经销商自建体验中心模式,主机厂与用户隔着一层窗户,只能隔靴搔痒,难以成长为真正的用户型企业。

其次,传统授权制不利于稳定售价,也不利于提供统一服务标准。

直营能保证终端售价与服务质量统一。消费者再也不必与销售顾问斗智斗勇,双方皆省去大量时间和精力成本。而统一售价,无形中成为一种品牌力。

依托传统经销商体系的代理制已经证明,传统渠道体系难以做到像新势力那样售价透明统一。一位商超店销售顾问告诉帮宁工作室,代理制在实行中困难重重,很多跟踪已久的客户跑到其他有购车礼包的店里去了,这跟原有经销制有何区别?

此外,直营模式下,消费者感受到的服务应是全国统一。

不在潮头掌握主动,就会在浪尾沉沦耽溺。智电大变局,是每个汽车制造商都输不起的战争。对日产汽车来说,新考验才刚刚开始。

       原文标题 : 日产:先行者的难题 | 智电大变局 ⑦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