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华为混战自动驾驶,腾讯重押蘑菇车联胜算如何?

节点AUTO
关注

/ 03 /商业化占得先机为何业内并不看好?

针对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路线之争,小马智行CTO楼天城曾做过一个生动的类比,“单车智能是军队中每个士兵的能力都很强,车路协同更多是军队指挥系统,两者相互促进,并不矛盾。”

“车路协同”与“单车智能”的发展悖论

从本质上看,二者的关系是:车路协同离不开单车智能,但单车智能却可以离开车路协同。

2021年7月举办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接近五成展区被自动驾驶占据,抢尽风头。恰是这样分量不轻的场合,却有不少业内人士对车路协同发出质疑。据财新报道,在自动驾驶的分论坛上,几乎所有嘉宾对车路协同表示并不看好。这其中就包括了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顺义指数 2021)》排在百度 Apollo、蘑菇车联之后,位列自动驾驶综合得分第四名的文远知行。

在论坛上,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韩旭称,单车智能就好像每台车必须安装的前照灯,而车路协同是城市里的路灯,如果一辆车要全自动驾驶,两者可以相互协助,但不可能要求一辆车自身不具备自动驾驶的能力。

原华为自动驾驶负责人苏箐则指出,车路协同系统并不能完全填补单车智能所无法企及的那部分,而单车智能完成度高,那就不需要车路协同了。也有人质疑车路协同达不到车规级要求。

在他们看来,车路协同似乎显得“鸡肋”。

一边是政府高调支持,一边却是不少车企唱反调。蘑菇车联处境尴尬。

反对者更大的底气或许在于,蘑菇车联作为车路协同第一阵营企业,年订单量10亿已属难得,与之对比,造车企业财大气粗,说话自然底气十足。以小鹏汽车为例,2021年全年营收达到209.9亿元。两个阵营的选手们在营收层面难以同日而语。

宿命是自动驾驶“摆渡人”?

持反对者未提及的是车路协同的最大优势之一,即成本。根据蘑菇车联的计算,通过道路智能化改造,路端感知及云端感知将有效补充单车感知不足,单车的自动驾驶改造成本有望降低90%以上。

单车智能路线下造出的车有多贵呢?一辆普通的出租车成本最高也不过二十万元,而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成本可以达到上百万。一整套的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等配件价格不菲。到这一路线仍被看好。

比如,百度旗下的Robotaxi业务“萝卜快跑”,已累计服务超40万用户,尽管目前在运行区域、价格等方面劣势明显。被分拆出来的滴滴自动驾驶公司曾对外表示,“到2030年,滴滴出行计划通过其网约车平台运营超过1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

蘑菇车联的自动驾驶出租车 来源:蘑菇车联官网

他们看重的是未来量产化后成本降低的消费级市场。而蘑菇车联面对政府G端市场,在政策红利下,的确“吃得开”,却鲜有B端企业买单。

在自动驾驶大规模消费级产品尚未问世前,蘑菇车联作为轻资产投入,以第三方服务为主营业务,尝到了国内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甜头。

蘑菇车联的自动驾驶规模化运营项目已在北京、上海、河南等多地进行。蘑菇车联为何能跑得更快?去年9月,朱磊曾对外解释,“我们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套技术体系加一套运营体系。”

蘑菇车联所提供的含运营体系在内的一套解决方案,恰恰弥补了自动驾驶政府项目的一大短板。中国政府将车路协同作为缓解交通拥堵、帮助高级别自动驾驶项目落地的手段。据财新此前的报道称,车路协同的未来能做到什么程度并不清晰,不少地方政府抱着“先入局,抢占高地”的想法。然而,一些项目在前期建设完成后,甚至出现了后续缺乏运营而空置的局面。

蘑菇车联产品应用场景示意 来源:蘑菇车联官网

作为某种“过渡期”项目,未来是否可以大规模进入大众市场尚未被验证。但是,这些均挡不住蘑菇车联高歌猛进的势头。蘑菇车联最近一次出圈,是因为高调的高薪招人活动。

2021年末,蘑菇车联开展2022年秋招,并发布“双百人才计划”,寻找100位年薪超100万的顶尖毕业生。当互联网大厂纷纷裁员之际,蘑菇车联却呈现出另一个面向。蘑菇车联研发团队比例超过80%,其研发核心团队来自于腾讯、百度、微软、华为、宝马等公司。100位年薪超100万的毕业生,大概集中于技术人才。

或许蘑菇车联可以建立起一套技术护城河,为未来转型赢得时间。

节点AUTO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AUTO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原文标题 : BAT华为混战自动驾驶,腾讯重押蘑菇车联胜算如何?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